正确认识抑郁症

文 / 重庆黄泥磅精神科
2019-05-04 12:20

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心境障碍患病率为4.06%,其中抑郁障碍3.59%,焦虑障碍患病率为4.98%,高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部分调查的结果。

世界卫生组织对抑郁障碍进行的终生发病率调查,结果显示,11%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个时期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

抑郁症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每个人身边都“潜伏”着一个抑郁症患者,抑郁症也被比喻为精神科的“感冒”,每个人心里也时常会住进“抑郁”这种不良的情绪。

一、关于抑郁症的N个误区

1. 有人认为,只要忘情工作,就能从抑郁状态中解脱:错

可能对于稍微有些忧郁状态的人来说,这真的是良药;然而,它对抑郁症真的无效。过度工作,尤其对男性来说,实际上是抑郁症的一个临床表现。

2. 抑郁症不是病:错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状态

然而,它常常被拿来与正常的「悲伤」混为一谈。和一般的情绪波动不同,抑郁症患者会在大脑影像扫描中显示出异常的状态;此外,大脑中用来在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也出现失衡,总地来说,抑制性的物质要多于兴奋性的。

3. 连医生都可能发现不了男性的抑郁症:对

这是因为,男性不会像女性那样公开表达自己的感受,一些抑郁的男性也不会显示出难过或失落的表情。实际上,男性处在抑郁状态时,更容易表现出易怒、烦躁,甚至会动粗。有些男性患者会努力通过蛮干、酗酒、嗑药来应付抑郁症状。

4. 抑郁症不过是种自怨自艾

现代文化推崇的是意志力和自我强大,轻易地就给退缩的人贴上「弱者」的标签。然而,患有抑郁症的人并非是懒惰或仅仅是自责。他们也不能「让」抑郁症滚远。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它伴随着脑部的改变,和其它疾病一样,在恰当的治疗之后,症状是能够缓解的。

5. 所有人都有可能抑郁

抑郁症患者不分职业、性格、种族、文化背景。女性抑郁症的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但是这也有可能是因为女性更愿意主动地去寻求他人帮助。更多人是在十几岁到二十来岁发病的,不过抑郁发作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历经艰苦的人更容易得抑郁症,或者更容易呈现出忧郁的特质。

6. 抑郁症会慢慢吞噬你

比起突然发生的急性疾病,抑郁症进展地非常慢,直到有一天,你实在撑不住了,开始翘班、逃学,或者远离社交。抑郁症有一种分型叫「心境障碍」,它是历久经年、症状严重程度很低的一种状态,默默地毁掉你的职业生涯和你的人际关系。抑郁症也可能呈现出严重的症状,让人无法正常工作、学习、生活。不过经过治疗,许多人的症状能在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内有明显改善。

7. 抑郁症患者需要吃一辈子药

要知道,药物并非是缓解抑郁症状的唯一途径,寻求帮助也并不意味着必须服用精神类药物。即使必须服用抗抑郁药,也不必服用一辈子,医生会根据病情决定何时减药、停药。实际上,研究显示,谈话治疗对于轻中度的抑郁治疗效果和药物治疗效果相当。

8. 抑郁症患者会使劲哭

抑郁症患者并不是总会哭。有些患者不哭或者特别悲伤,他们只是觉得「情绪空白」,觉得自己「没价值」或者「没用」。

9. 家族史不是宿命

虽然根据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情况看,遗传导致抑郁症的占比40%-50%,如果家里有人得过抑郁症,那么你仅仅是更可能患抑郁症。家里有抑郁症患者的人可需要关注抑郁症的早期症状,并且主动采取行动进行调节,比如减轻压力、增加锻炼、接受心理咨询或其它专业的干预手段。

10. 衰老会导致抑郁

许多人都成功做到了变老不抑郁,但是也有老年人没躲过抑郁,他们的症状可能会被忽视了。老年人也许会藏起他们的悲伤,并且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不明显的症状:饭不再好吃了,肌肉关节酸痛加重了,睡不安稳了,等等。身体上的疾病可能会让老人更容易得抑郁症,并且在手术后更难恢复。

11. 老年抑郁和痴呆症状相似

当老年人的记忆出问题、思维模糊甚至妄想,根本原因可能就是抑郁。护理人员和医生可能会把这些当作是痴呆的症状,或者以为是年龄相关的记忆衰退。通过治疗抑郁症状,大多数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会有改善;心理治疗对于不想服药的老年人而言,尤其有效。

12. 说出来只会更麻烦

有证据显示,跟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在一定设置下对问题进行讨论,会让事情变得好起来。不同种类的心理治疗通过处理消极的观念、未觉察到的情绪或者人际困境让抑郁症状得到缓解。需要走出来的第一步,是和受过专业训练的精神或心理工作者交谈。

13. 乐观的想法对康复有帮助

「往积极方面想」的老建议现在已发展为一种能够缓解抑郁症状的心理治疗方法,称作「认知行为疗法」。接受治疗时,来访者会学到新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咨询师会教其辨别出消极的「自我对话」及行为,并且替代以更乐观的想法和更积极的情绪。

许多研究中,认知行为疗法无论单用或者结合药物使用,都对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有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