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家庭教育,学点“方法”再谈“结果”

文 / 此地芳菲
2019-05-02 21:06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快乐生活。正如美国前任国务卿希拉里所言:“我是第一次做母亲,你是第一次做女儿,让我们彼此关照,共同成长。”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当别人的父母,但是教育孩子的能力又是那么的重要,那么作为家长的你的教育能力怎么样呢?

下面我们以5个常见的小问题来判断家长的教育能力。

1、 你有曾在孩子超过三件的物品上标注孩子的名字吗?A、没有 B、有

2、 地上掉落的食物怎么处理呢?A、让孩子不要动,自己捡起来扔掉 B、清洗擦拭干净继续吃

3、 孩子学习不好,你曾批评斥责过孩子吗?A、经常 B、偶尔

4、 你对孩子吃饭看电视的行为的态度是?A、为了让他能吃饭看会儿电视没关系 B、不能看,分散注意力,影响亲子交流

5、 你总是为如何安排孩子的培训班而苦恼吗?A、是的 B、从来没有

以上5题,如果您的答案超过3题是选择A的,那么不好意思,您可能需要再学习,补充一下教育孩子的知识。那么如何获取教育孩子的知识呢?(答案分析见下文)

今天我们来介绍一本书《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该书介绍了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基本技巧。从孩子握笔的姿势到排便习惯,从孩子学校的表现到家长关心的问题的解答,从孩子生活的每一天入手,于细微处见真知。作者通过自己长期的观察与实践,总结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对我们家长朋友颇有指导意义。

书评|家庭教育,学点“方法”再谈“结果”

本书的作者是亲野智可等,一个曾执教23年的公立小学的教师,他善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家庭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来教授家长怎么样养育自己的孩子。从2003年10月开始,亲野智可等通过邮件杂志的方式陆续发表文章《父母的力量决定孩子的将来》,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并在2004年度mag2(电子杂志发行机构)电子杂志大奖赛中荣获学校.教育.研究部门第一名。他出版过多部育儿作品,在日本亚马逊网站销量位居榜首。并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在台湾发行。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亲野智可等家教系列的其中一本,该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对生活细节教育。

生活是由每一天组成,而每一天又由生活的点滴细节组成。细节教育,涉及到方方面面,没有人能够告诉你所有的事情该怎么做。作者在告诉你在生活中一些普遍的重要的细节处理的同时,告诉了我们点子来源于生活,是在养育孩子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在亲子教育中,没有标准答案,无法照搬照抄,只有秉持积极正面的态度去思考,才能真正促进家庭情感交流,提升亲子关系。

测试题中,1、2题都是对生活细节的教育指导。亲野智可等指出对在孩子物品上标注上名字,可以培养区分物品与他人物品的意识,使孩子重视、珍惜每一件物品。作者在这里举了一个单位经常丢笔的例子让人很有共鸣,可不就是我们自己吗?对于测试题2,很多家长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掉在地上的东西怎么能清洗后再让孩子吃呢?特别是对有洁癖的家长这很难接受。亲野智可等在这里指出了现在很多家庭缺失的一项教育,即生活能力的培养。“假如将来您的孩子连呕吐物都处理不来,怎么会有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呢?”
书评|家庭教育,学点“方法”再谈“结果”

第二部分作者选取孩子在学校生活中遇到的棘手的问题予以建议。这些问题包括孩子不愿与家长谈及学校的事儿,孩子突然不愿提及学校的事儿,遇到负面思考的老师怎么办,孩子学习不好怎么办,厌恶暑假的孩子与家长等。不得不说,作者从事二十多年的教育,对孩子的观察可谓细致入微,对于家长忧心的问题也多有把握。他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与我们日常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很现实,对家长来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测试题3可以从这部分找到答案。当孩子学习不好时,家长对孩子批评斥责只是自己情绪压力宣泄的一种需要,而并非真正从孩子角度出发关心孩子,作者提出了对孩子学习不好的建议:针对学习弱点重点练习,不过分苛求结果,帮助孩子拓展、发挥优点等等。
书评|家庭教育,学点“方法”再谈“结果”

第三部分是如何让孩子精彩地度过每一天。这部分内容包括对孩子每天时间的安排的选择,以及培养孩子对生活的态度,减压解放心灵等。这些建议做着眼于保护孩子的心灵。印象深刻的例子在于对两种事实认知的选择:食堂员工为孩子做美食是处于工作需要还是因为为孩子的着想,作者提出虽然这两者都是事实,但是他建议选择第二种,这样才能培养孩子感恩的心,提升孩子对事物深层联系的思考。

测试题5是对家长过分干预孩子生活的测试。我们现在的父母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往往容易保护过度。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庸,是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自尊和情感表达需要,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现在家长过于干涉孩子的生活,替孩子安排各种培训班,安排起居生活,使孩子缺少自我管理的时间。/全球最成功的女性之一,马克·扎克伯格 的左膀右臂,谢丽尔·桑德伯格被称为具有天生的管理天赋。她曾表示她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是从小在组织孩子们一起游戏中培养起来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使得孩子缺乏经验,包括自我主张经验,调整妥协经验,制定规则的经验、甚至吵架的经验。
书评|家庭教育,学点“方法”再谈“结果”

从生活的点滴打磨,不断从生活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不仅授于家长们“鱼”,更授于家长“渔”。有时候,理念比方法更重要,理念指导着总体的方向,很多人无法把握细节,但是只要牢记理念,方向总不会偏离。亲野智可等老师在传授教育孩子的方法的同时,在全书中始终贯穿了两种理念:

一是尽自己最大努力,达观看待结果。

成人在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愈成熟越趋向追求结果。包括社会主流意识也是拿结果来说话。我们在职场中,老板对我们的要求是:我不需要看到你怎样做的过程,我只需要你拿出成果来。这种导向导致成年人容易过分苛求结果,没有看到成果就意味着失败。然而在家庭教育中,结果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所有的孩子能够在使用一些方式教导后就呈现不同与往的表现,急功近利的心态往往会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急躁、焦虑,效果往往适得其反。著名主持人董卿的父亲在她幼年时很严苛,每次吃饭的时候,父亲都要边吃饭边训斥,董卿也就一边哭一边吃饭,这让董卿一度想要自杀。董卿表示自己现在还深受影响容易自卑。这就是父母从主观愿望出发,一味追求结果,忽视孩子的感受,容易给孩子带来身心的伤害。

亲野智可等提出家长需要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过分苛求结果,应该平静认真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书评|家庭教育,学点“方法”再谈“结果”

二是知易行难,行动从生活点滴开始。

家庭教育的书籍市场上很多,我们在看书时往往会有共鸣,总觉得说的道理我们都懂,但是放下书真正照做的人很少,因为事情的后果不能马上显现。测试题4中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一时之间并无区别,人类只有将想象的结果与现实联系在一起才能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亲可智野等认识到这一问题。他从自己经验中精选了12月份的教育建议,1个月一个主题,建议家长贴于家里显要的地方,方便家长随时阅读,真正将方法理念融入到生活中,不可谓不用心。

中国有古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深远之行,需要一步一个脚印,从日常点滴慢慢积累而成。不可急功近利,亦不可放任自流,家长必须以一个正面积极的态度,总结吸收经验,掌握一定的方法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至于结果,即使未尽如人意,也未必不会出人意料。

书评|家庭教育,学点“方法”再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