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文 / 小夭悦读
2019-04-14 01:05

今天,看到了超级演说家梁凯恩的一段励志视频后,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近期的一些状态,感觉一定是情绪出了问题。

前不久我总是连续出差,工作也没什么头绪,好不容易约上几位老朋友叙叙旧,可发现大家过得也没几个舒坦的。

一位宝妈和我吐槽说:

“刚休完产假,回来就被调整了岗位。感觉领导没以前那样看重我了,虽然不用加那么多的

班,可是做得全是打杂的活。回到家,还要守着孩子喂奶,没有一天能睡好觉的。”

她刚说完,另外一位从事IT行业的朋友打断了她:

“你就别抱怨了,好歹还有份稳定工作。你们不知道我一个大男人都在家休息了一年,今年

好不容易才找到新的工作。”

“不是吧!你咋在家休息了呢?你身体不好吗?”我不解地问到。

“哪敢休息啊,身体不好也得扛着啊!关键是我们公司技术人员饱和了,养不活那么多人,

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中年人,也只能回家呆着了。在家里的这段时间,差点患上了抑郁症。”

看着眼前的这位朋友,我再也寻不到当年那个在足球场上叱咤风云的少年身影,剩下的只有被负面情绪包围的落魄中年大叔。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成年人的世界,崩溃无声

成年人的世界,不是这里苦,就是那里痛,那种醒来不用担心生活的幸福人生,似乎只能在电视剧里上演了。

人生,为什么会折腾成这样呢? 告诉你,这都是情绪在作祟。要想摆脱它的困扰,先学会这几招吧!


第一招: 正确对待情绪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而且总是处于各种情绪不断变化的状况中。

比如,当你的工作进展顺利时,或是业绩得到上级认可,你会觉得高兴、愉快;可当工作遇到瓶颈时,或是自己健康出现问题时,我们一定也会非常烦恼或沮丧。

要想掌控好这么多的情绪,首先得了解情绪的真面目。

第一,情绪是人类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

古人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情绪是再正常不过得的事了,那么“快乐、愤怒、悲哀、恐惧”就属于我们最基本的情绪。

在这四种情绪里,相信大家都乐意接受快乐的情绪,因为在我们的愿望得以实现或是需求得以满足之后,内心深处便会产生轻松、满意的情绪体验。

记得小时候有次考试,我考了一百分,拿着试卷给家长签字时,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人们之所以会快乐,主要因素是个人的目标得以达成,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因此快乐的情绪便油然而生。

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除了快乐,其他的可能都是些负面的情绪。

由于外界事物对我们产生了过多的妨碍和影响,愿望和目标受到抑制,就会产生挫败感和沮丧感,这种情绪叠加后就产生了愤怒。

最简单而直接的就是孩子们愤怒地表现,当父母拒绝他们的一些无理要求时,就会大哭大闹,骄纵一点的孩子甚至还会摔东西。

当我们失去亲人、失去自由或是没有安全感时,又会感到悲伤;面临危险的时候,就会感到恐惧,大家应该有过那种看到某一种特别害怕的动物时,全身汗毛竖起来的感觉,这也是人们规避伤害的一种本能反应。

虽然情绪多样且多变,但是归根到底它们都源自我们自身,只要我们想办法掌控自己,便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情绪就像孩子一样,是藏不住的

第二,人的情绪其实也是有周期性的

相关专家经过科学研究后,发现情绪是有周期的,也就是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天起,情绪周期就已经存在了。通常一个情绪周期大约会持续28天,并不断地在“良好情绪”和“不良情绪”之间交替更迭。

无论处于良好情绪的周期内还是不良情绪的周期内,我们都要注意控制这样的一个平衡。

那就是当良好情绪占据上风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乐极生悲;而当不良情绪占上风的时候,则要留神其巨大的破坏力,否则就真的会出现“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情况了。

情绪周期表就像”晴雨表”一样,时刻提醒我们注意情绪的变化。当掌握了情绪的周期规律以及某个周期内情绪变化的情况,我们就能更加轻松地处理自己的情绪。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情绪是有规律可循的

第三,要留心坏情绪的破坏效应。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父亲早上起床后洗漱时,随手将自己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被水淋湿了,就随手拿过去放在餐桌上。

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

结果父亲把儿子揍了一顿,又黑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双方争吵不休,当天两人上班都迟到了。

这一系列的情绪波动,不仅导致自己迟到被领导批评,还连累到他的妻子也因早退被扣除当月全勤奖,而儿子这天的球赛本来夺冠有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第一局就被淘汰了。

从这个故事不难看出,我们的情绪确实具有“多米诺骨牌效应”,而要避免这种效应的发生,聪明人的做法就是不让第一张牌倒下,也就是不给坏情绪影响我们的机会。

如果这位父亲如果能够在一开始耐心地了解下手表掉落的原因,后面发生的一连串事情就可以避免了。

所以,正确认识到了情绪,可以帮助我们及时调整心态,才会有迈向幸福人生的方向。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坏情绪来势汹汹,要想办法避免

第二招: 学会与“压力”这个坏情绪和平相处

现代社会,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由此产生的压力也演变成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项负面情绪。

在物理学上,有这样一个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弹簧的身长变化量成正比。

一旦弹簧的伸长量超过了它的弹性限度,那么它的弹力就会受到影响。这就和人需要承受的压力一样,一旦压力超过承受能力,整个人便会垮掉。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弹簧秤效应:注意保持压力的适度范围

去年,一位44岁女高管跳楼自杀的新闻就被朋友圈刷屏了。

她生前负责南京某商场项目,加班到凌晨两三点钟是家常便饭,为公司项目就近租房住,春节也只在家呆一小时。

即使用生命在拼,却还是在公司大会上被批任务没完成,甚至职位不保。

她当场关上电脑,说会不开了,我不干了,扬长而去。

直到第二天上午11点左右,警方通知,她已坠楼身亡。

一个从不服输的女强人,业内有口皆碑的女高管,却在压力面前,选择什么也不要了。

面对压力,很多人会错误地将压力视作洪水猛兽,认为它是不快乐的根源所在,殊不知压力就是纸老虎,如果我们能够学会转化压力,它不仅不会让我们感觉紧张,还会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

现任中国女排教练郎平就是这样一个将压力变为动力的杰出代表,她两次临危受命,带领中国女排一路披荆斩棘,重现了中国女排的辉煌。

但是,在这期间她却背负着“卖国贼”的骂名和家人的不理解,其中的艰辛与压力让我们难以想象。

然而正是这些压力,却让郎平越挫越勇。面对困境,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争一口气,我们失去的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郎平是中国女排的骄傲

面对生活中那些令人痛苦的局面,我们只有勇于面对,适度的转化压力,就是聪明的做法。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压力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对于压力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这时候我们也可以针对各自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抗压”策略。

小莉,是一位跨国企业的人事经理,是人们眼中令人羡慕的白领阶层,和她的那些同学相比,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但是职场上的压力也让她身心俱疲。

后来,她无意中发现了网上的漂流瓶游戏,她把所有的不快都写进“漂流瓶”里,读到消息的人就会来安慰她,通过这样的交流方式,她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这种既能宣泄情绪,又不伤害他人的减压方式,无疑是一种上佳的选择。当然,好的减压方式远远不止这一种。

记得我的一位职场前辈,在行业里打拼多年,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工作状态,虽然年龄不小了,但在他身上看不到一丝对职场生活的厌倦感。

后来,我发现他非常热衷于运动和旅游,每年都会和朋友或是家人出去旅行,是个不折不扣的驴友,同时也是一位业余的马拉松爱好者。

正是因为这样的户外运动,让他拥有了强健的体魄,同时每天也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有次他和我们一起分享他的抗压经验时,他说:

“人生路上,如果只是背着压力一直向前,怎么会有时间去欣赏路边的美景呢?”

李开复,是国内知名的企业家,也是一位抗癌斗士,他曾经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说过,“巨大的压力导致癌症,曾经的快乐都是错觉。”

这是他发现自己患癌后的真实体会,他用自己的教训也警示大家,不要用透支身体的代价去换得事业的成功,这样只会得不偿失。

人们想要获得更大的成就,就必须付出比以往更多的汗水和辛苦,可是如果用生命换来的结果,人生又何来美好可言?

无论是要求别人还是要求自己,凡事“尽力而为”吧!明白了这些道理,放下自己对结果的执念,释放心中的压力,别再为失败找借口了。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别再辜负生命中每一处美好的风景

第三招: 像聪明人那样做情绪排毒。

在很多女性眼里,排毒一直被认为是养颜美容、健体强身的有效方法,因为人身体内本身就包含有各种毒素,需要定期清除。

我们每天遇到的各种坏情绪,就如同这堆积在体内的毒素一般,如果不自行有效地清除掉,恐怕哪一天就会毒性发作。

如今,焦虑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状态,有些人的焦虑程度会变得十分惊人,当他们过度焦虑的时候,精神状态会变得极差,还给人一种神经质的感觉,对别人不经意的话,他们却能听出“弦外之音”,并为之惶恐不已。

我认识的一位销售员,曾经是业务精英,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可是在一次促销活动中,因为没有给老客户送礼品,被客户诋毁,名声受到了影响,他的情绪也因此产生了很大波动,总觉得以后在公司没办法正常开展业务了,最后只能提出辞职。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情绪毒素发作时,人的状态就会很差

如果有了这样的负面情绪,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以下的三种排毒方式:

首先,学会倾诉,将焦虑说给别人听。

当我们被焦虑困扰的时候,都希望得到劝解和宽慰,而倾诉恰恰可以起到这样“排毒”的作用。

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与别人分享快乐,你的快乐就会加倍;与别人分担痛苦,你的痛苦就会减半。当你将心中的焦虑说给别人听了之后,你的焦虑就会减少一半。

有次,坐飞机时遇到一阵阵雷电颠簸,我整个人都不好了,出现了手脚冰凉,心脏狂跳的状况。幸好临座的一位女士,看出了我的不安,一直在和我聊天,在她风趣幽默地谈话中,我很快就忘却了不适感。

所以,当我们有焦虑情绪的时候,千万不能一直憋在心里,因为总是胡思乱想的话,时间长了就会伤心劳神,久而久之你就会像那位销售员一样,给憋成内伤。

明智的选择就是想办法把烦恼倾诉出来,只有正视自己的情绪问题,才能更好地去解决它。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倾诉是最好的解毒方式

其次,不要和他人作比较。

曾经看到过一篇网络热文叫“别人家的孩子”,网友们纷纷响应“别人家的孩子”是自己的“夙敌”,因为自己一路就是被父母“比”着长大的。

上学时,比的是成绩,毕业时,比的是证书,而毕业后比的则是职业、收入,退休后比的是孩子。

不仅仅是孩子,现实中有很多人喜欢将别人的成功作为“比较”的标准,比如老公不如别人优秀,老婆不如别人体贴温柔,事业、财运不如那些贩夫走卒……在比较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发现,自己仿佛什么也没有,一切都不如意!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比较并不是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如果非要和别人比较,甚至是用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较,那真是给自己徒增烦恼。

我们所熟知的天才物理学家霍金,虽然已经离世,但他那奇迹般的人生经历却鼓舞了很多人。他在几乎全身瘫痪的状态下,还为这个世界奉献了一大堆沉甸甸的科学成果和学术著作,而支撑他的就是那种不向命运妥协,不向生活低头、永远相信自己的大无畏精神。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霍金是人类的奇迹

“天生我才必有用”,想必每个降生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即便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也依然可以有发挥自己能力和特长的空间。

我的堂哥,出生在一个家境贫寒的农村家庭,好容易考到到城市里的大学了,却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穿着土气,老是被同学们嘲笑。当同学们出去游玩时,他就窝在宿舍或图书馆认真学习,当大家相约去下馆子时,他也很少参与,而是自己在外面找兼职赚学费。

后来,没有任何背景的他,硬是一路逆袭到现在知名三甲医学院的资深教授,这让当年的同班同学们都不得不刮目相看。

谁说“寒门难出贵子”,那都是因为自己的自卑情绪在作祟。

自卑者会看低自己,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聪明人则会想办法去战胜自卑,以自信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最后,尝试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面对各种各样的坏情绪,坏情绪来临时,总会让人不愿意接受自己,不敢真实地面对自己。

面对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情绪不佳的时候,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这样一来,思维会被兴趣吸引,极有可能激发自己的另一项潜能。

一位织布业的巨头,名叫威尔福莱特,在为事业奋斗了大半辈子后,功成名就的他却觉得生活和心灵上有无比的空虚感。有一天,他想起了画画,这是因为工作繁忙而被一度搁浅的爱好。

于是,他每周抽出一小时来画画,并且几年如一日的坚持了下来,后来他开了画室,还设立了奖学金,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丰盈。

这是一位令人羡慕的成功人士,可是他同样会在某个阶段出现情绪不佳的情况,空虚的生活让他感觉落寞,而画画不仅排解了他的不良情绪,也让他在画画领域创造了另一种成功。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绘画是解压的良器

每一个普通人,也一样会面对这样的情况,就像我们很多的全职妈妈,她们为了孩子和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而投入到一日三餐的琐碎家务中去。

有的妈妈就像开头说的那位宝妈一样,只知道怨天尤人,牢骚满腹,而有的妈妈确依然会在繁忙的事务中保持一份清醒,她们有的做微商,有的学烹饪,有的学写作,努力地让自己不要与时代脱节。

在消极的情绪面前,有些人会表现得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它们掌控,并因此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人。

聪明的人则会适时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从最佳的角度和方向去看待它,并从中找到消除它的办法。

梁凯恩,是亚洲首席超级演说家,超越极限集团创始人。在无限风光的背后,谁会想到,如今意气风发的他,在此之前,曾是一个轻易轻生的抑郁症患者。

梁先生并不是人们口中的“天才”,他高中念了九年,比同龄人多出六年。生性偏执的他,经常陷入自我质疑的不可自拔的地步,因为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他尝试过割腕,跳楼等轻生举动。

长时间的自我封闭,梁凯恩先生对所经历的痛苦感到厌恶,他开始从内心排斥这种痛苦感,并决定摆脱这种生活。

由此,他开始大量研读各大中外演说家的案例,学习如何通过演讲来改变人的消极态度。经过不间断且有效的练习,演讲这个全新的技能为他迎来了积极的人生高峰。

从抑郁症患者到超级演说家,摆脱情绪困扰你需要学会这几招

青年创业励志演讲会—梁凯恩

周国平说:

“每个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一个对于他最合宜的位置。一个位置对于自己是否最

合宜,标准不是看社会上有多少人争夺它,眼红它,而应该去问自己的生命和灵魂,看它们

是否真正感到快乐。”

人的一生,我们都要和情绪打交道。接纳真实的自己,学会做情绪的主人,才能让自已的身心保持良好的状态。

总之,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