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就是一道怎么解都对的证明题

文 / 家庭教育迟玉龙
2019-04-11 11:10


有些父母虽然学习了家庭教育的原理,但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仍然在艰难前行,一直没有明显的成效,这背后到底有没有哪些看不见的因素在起作用?有没有更有力量的教育工具,可以帮助到各位父母呢?

面对一件事,我们的眼睛看见了什么,我们要把事情导向哪个方向,取决于我们的思维状态,利导思维导向的是美好,弊导思维导向的是糟糕。

面对学习被动、厌学,甚至休学的孩子,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不为打翻的牛奶哭泣”这句话,那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接受事实,接纳孩子目前的状态,然后再去想办法如何教育孩子。孩子会向着哪个方向发展,我们一般会有一个前提假设,然后在生活中寻找证据,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证明孩子越来越好,也可以证明孩子越来越差,我们想证明什么,我们在证明什么,这是一道怎么解都对的证明题,关键取决于我们怎么解这道题。


家庭教育就是一道怎么解都对的证明题



一位爸爸讲述了自家孩子的经历。刚开始时,孩子在家玩游戏,爸爸控制孩子玩游戏时间,最终引发孩子激烈的对抗。爸爸认识到这种管教方式行不通,于是开始学习家庭教育,然后开始改变做法,逐步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却发展成孩子肆无忌惮地玩游戏了,爸爸又说服孩子去工地打工,想让孩子体验一下生活的艰难。孩子刚去打工的时候,爸爸就说,他坚持不了多久的。果然,不出爸爸所料,没多久孩子又回到了家里,继续不停地玩游戏。爸爸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又要再采取之前的办法——控制手机,把网络断掉。这样,教育方式又回到了老路上。控制孩子玩游戏行不通,放手也行不通,在这位爸爸的观念里,等于是给孩子提前下了判决书,用各种方式都无法挽救孩子,这孩子无可救药了。

痛定思痛,在找不到路的时候,总得找到一条正确的路走下去。纵观人类科技史、思想史的发展,都是先把所有的错路走完了,再回归到正确道路,家庭教育也是一样,我们是在尝试了各种错误的教育方法之后,才慢慢找到正确的方法。

其实孩子玩手机根本就不是手机的事,真正的原因是孩子情感上匮乏,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找不到做事的意义,学习没有动力所导致的。想让孩子放下手机,父母要做的,是给孩子补足匮乏的情感,让孩子找到人生的意义感。人的情感只有人能给,手机是给不了的,孩子需要父母的有氧陪伴,给孩子注入情感,孩子最终才能放下手机,重新回归到正常的道路上来。

这个道理大部分人好像也明白,但就是做不到。孩子玩手机的时候,我们知道控制孩子没有用,放手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他也管不住自己,又不敢放手。这样,我们就进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如果我们教育孩子,比作做证明题,可以有两个前提假设,一个是他能行,一个是他不行。

如果我们前提假设是孩子一定行,那么得出的答案就是孩子一定行。这么多孩子都变好了,我的孩子也会变好的,如果有这个信念,我们看到放手之后,孩子疯狂地玩游戏,知道这是一个正常阶段,能看到孩子这种状态,是因为精神空虚导致的,我们的内心是同情和理解孩子的,自己的情感就能自然流露出来,会去创造机会跟孩子沟通,做到有氧陪伴,慢慢地跟孩子有了情感上的交流,给孩子传递美好的感觉,孩子也能从爸妈的眼睛里,看到了希望,孩子就会按照爸妈提前假设好的命题,逐步证明他能行。

如果我们前提假设是孩子不行,那么解题过程就是另外一套方法。好多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在证明自己想法的过程,先从怀疑再到肯定,孩子得先做出来让我们信任的事,我们才能信任他,因为我们相信“眼见为实”,没有透过表象,看到人是有无限可能的,没有看见眼睛看不见的东西,没有看到孩子潜在的能力。

我们道理都懂,但是做不到的原因就在这——只有孩子做出来值得我们信任的事,我们才能信任他。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的话,那么我们想一下,自然界的规律我们是看不到的,譬如太阳东升西落,但为什么还能相信明天太阳一定能够从东边升起呢?我们靠头脑中的信念活在这个世界上。教育孩子的规律,我们也是看不见的,但是一定要相信这个规律是存在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先假设孩子一定能行,然后再证明他行,如果暂时看不到希望,要相信教育是有缓发性的,只要按科学的规律教育孩子,孩子一定会好起来的。

当我们的想法变了,证明题就变了,我们前提假设孩子一定能行,然后搜集证据,去证明孩子真的变好了。

家庭教育就是一道怎么解都对的证明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