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该打真打、该狠真狠、该爱真爱,感受捷克的家庭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原生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终生的。这一点,不管是什么民族,不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的。
出于职业习惯,旅行期间不管走到哪里,我对当地的教育文化,人文历史都比较感兴趣。在捷克期间,我耳闻目睹了几件小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很愿意将看到的,亲耳听到的告诉中国家长。
一、有一天早晨,我去乘坐地铁,站台上人不多,其中有一个上了点年岁的妇女和一个年轻的妈妈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初看到她们时,妈妈还在微笑着指着男孩与上了岁数的女人说着什么。
转眼车来了,小男孩突然向车跑去,说时迟,那时快,孩子的妈妈一个箭步上前,一把拉住了小男孩,瞬时就狠狠的一巴掌打在小男孩的肩上,小男孩顿时就傻住了。
捷克地铁的站台还是以前北京地铁站台的样子,站台与轨道之间没有隔离措施。车来了,小孩子往站台边上跑是很危险的。
点评:别看平时捷克父母对孩子都很尊重、和善,但到了关键时刻,重重的一击,可以叫孩子永远的记住:这种危险举动不能有。国外,教育孩子是父母的事,即便是爷爷奶奶也无权干涉,更不要说外人了。这样不冲突、没矛盾,教育效果会更好。
二、一个嫁到捷克很多年的中国女人给我讲了一个他儿子的故事。
她儿子18岁了,现在在踢捷克的足球联赛。从小练习足球,经常会磕碰的青一块、紫一块的,有时会摔得皮开肉绽、血淋淋的。
这时,中国妈妈就心疼地说,歇几天吧。而捷克爸爸却坚决说,不行,必须接着练。如果你比赛时摔破了怎么办?就不踢了吗?男孩不能这么娇气,听我的,练!
点评:捷克人爱孩子,但不娇生惯养孩子。他们认为磕碰是练习中不可避免的,平时就要真刀真枪地练,上场才能勇往取胜。再看我们,如果这样早带孩子上医院了,可别感染,等好了再踢吧。
三、受邀到捷克人家拜访时,送给了这家8岁小男孩一副太阳镜,当接到礼物时,小男孩说的一番话,引得我很震惊。
“见到你我就很高兴。其实你不必送我礼物,当然,你送我礼物会让我更高兴”。他只是个8岁的孩子,就这样落落大方,说话得体,颇具外交官的风度。
点评:孩子的表现是家长教育的结果。即便你没有见过他的父母,通过孩子,你也可以窥见一斑。对比我们的教育,缺少仪式感的孩子,很难落落大方。
四、雪后,我与捷克人一家在小路上散步,孩子攥好雪球就向父亲扔去,父亲不说话,立即蹲下身、攥好雪球直接砸向孩子,那可是真砸啊。
点评:身教胜于言教,潜台词就是我不贱招,你也别欺负我。遇袭,立即反击。
五、在捷克,我还遇见过许多关于孩子的有趣事情。
平时自己经常欺负妹妹的小哥哥,但有外人欺负妹妹时,他像小男子汉似的,立刻冲上去推挡对方。
当你临走时,13岁的小男孩,可以立即抢着拎起两个重重的大行李箱,给你送到车旁,与你拥抱告别。
在街上,你还可以经常看到家长教自己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给卖艺的人捐钱。
中捷家庭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捷克的父母,对孩子该打真打、该狠真狠、该爱真爱,他们经常是身教胜于言教。
而我们中国的父母对孩子却是宠溺有余,该打不打,该说的好像只有考试成绩。如果将中国与捷克同龄孩子放在一起,结果不难想象。
在捷克,从孩子身上看到了家长,从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看到了未来的孩子,往大了说,看到了这个民族的未来,这个国家的未来。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原创不易,欢迎转发、点赞、打赏。
在侥幸、忐忑、希望中难以决定的捷克之行
办理申根签证,没有一次是跑一次就OK的
北京飞布拉格的便宜机票 得来全不费功夫
慕尼黑机场转机,让我初识德国,留下三个第一
在慕尼黑机场转机 一不留神就会误机
捷克高中毕业舞会,你只要参加一次,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我眼中的捷克生活 全民喝啤酒 女人爱烘焙
从三个捷克家庭看捷克 重视家庭 重视孩子
清明时节话尽孝 你的孝就是让她笑
不把自己当老人,快乐过好每一天,我的生活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