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抑郁症不能上班,喝酒可以”
数日前,一个杭州年轻人骑车逆行被拦后当场崩溃,他在哭诉中提到此行是从加班途中赶出来,想给女朋友送钥匙。
很多网民在感同身受、强烈共鸣的同时,也指责起公司和他的女朋友。
所以,他新近又发了一个回应:
在这份回应里,一个原本在想象里充满现代职场压力的悲惨故事,混入了一些奇怪的东西......
- “可能是最近运动太少了。”
- “一定怪戒烟,要是当时我有根烟抽了就冷静下来了”
- “肯定怪打游戏输,一想到连电脑都欺负我我就哭了”
有点像我们小时候被罚写的检讨,上上下下给自己找出很多毛病……
“说我是巨婴我也能接受,我心态上不成熟......从小家庭就教育我.....我才不会讲脏话,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但是我还是失去控制了......我真是让医生失望了。我得反省我自己......"
在这里面,除了一种深入骨髓的”反省教育“的痕迹外,
还是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去年,他接受过一年的心理治疗。
一种我们身边人常见的情绪状态跃然纸上:
偶尔崩溃,经常开玩笑,大多数时候(假性)乖巧平静。
//“我有抑郁症不能上班,喝酒可以”
这可能是一种被称之为“新型职场抑郁症”的症状。
日本NHK纪录片《侵袭职场的新型忧郁症》里,就记录了这个现象。
NHK对2200家上市公司进行问卷调查,有65%的企业反映自己的公司存在患上新型抑郁症的员工。
症状有以下这些:
1、完全没有原因,突然要求休息,即使复职,也反反复复发作;2、食欲不振、失眠。有很强烈的忧郁感、无法集中精力、无法工作;3、整个工作环境中弥漫着一股疲惫感,喜欢责备同事和上司;
与传统抑郁症一样,它也有失眠和抑郁等症状,但其特点是:人又不总是陷入抑郁症——
- “上班如上坟”
- “一下班就活跃”
- “我得了抑郁症,我不能上班,但我可以和朋友喝酒、旅行。”
除了工作,这些人在其他活动上都很积极:
请了病假回家吧,但又在朋友圈秀出出去玩、参加马拉松大赛......
而只要一上班,又立马恢复抑郁的症状。
所以,是不是偷懒、装病呢?
的确,这种现代型抑郁症通常被误认为是“懒惰”和性格有问题。
27岁的今井健人是一名普通的IT行业职员,因为写错一个数字被上司责怪,“为什么连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好?”
回到家后,他开始一个人胡思乱想,睡不着,之后就被诊断出抑郁症。
然而,对于诊断结果,他的第一反应是,“哈哈哈哈我就说嘛。”
“不是我的错!得了抑郁症很痛苦,但我现在可以放大假了!”
于是,他开始计划三个月的旅行。
然而,当收到上司的关心时,他又开始生气:他这就是故意的!
之后,他用笔名奥利翁开博客指责这个上司。
当收到网友的安慰和支持时,他的态度更笃定了:对,就是上司的错。
不仅公司的同事怀疑今井偷懒,连他爸妈也觉得奇怪:
“你明明看起来脸色不错,食欲很好,你真的得病了吗?”
在博客上,今井也看到了质疑的回帖:
“什么抑郁症,又是海外旅行,又是和朋友喝酒,你装病真辛苦啊。”
面对铺天盖地的怀疑,他不敢接上司的电话,还越来越紧张。
//“自我中心的年轻人们”
当人被包裹在一种丰满的人际关系里时,他真实的情绪常常被自己下意识地忽视。
习惯性”开心“,活跃气氛,让他常常误以为自己,”还挺开心“。
实际上,他们的负面情绪,总是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显露出来。
或者在崩了很长时间以后,因为一点点刺激而泄洪。
纪录片调查显示,该新型抑郁症与以前的抑郁症的区别在于:
以前的抑郁症多见于责任感很强、很较真的人,但现在的患者多是在20-30岁的年轻人中蔓延。
不仅出现在白领中,也扩展到越来越多的工种。
过去的抑郁症多是因为长时间劳动、失业等造成巨大压力引发的。
而新型抑郁症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对周边些微小事扩大化、严重化,原因不一定在周围,很多是在自身的思考方式和性格上。
因此很难治疗。
纪录片里的今井健人在聚会上遇见的心理医生,指出了她的看法:
“主要原因是患者精神上的幼稚”
从背后的社会环境原因来看,可能有以下这些方面:
1、企业的要求与年轻一代人特质的鸿沟。
在日本,许多企业总是认为,新一批年轻人心理素质太弱,会采取许多高压训练。
现在的经济环境,使得公司无法像过去那样,对员工进行充分的员工教育,快节奏的环境下,员工普遍欠缺与人交流的能力和接受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
2018年,国内《新生代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其对职业成长的影响研究》也提到,新生代员工(90后)兼有积极和消极的工作态度。
他们宁愿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不是自己的工作、对千篇一律的工作不感兴趣、喜欢接触新的事物。
同时,他们也存在着诸如缺乏自我定位和责任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等问题,
这些特质与上一代人把持下的企业文化常常产生冲突,
最后使得公司环境变得“难以适应”。
2、经济构造的变化而导致适应社会难度加大
过去,在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性就可以。
而在如今新经济的经济构造中,交流技巧变得日益重要,适应环境的方式更复杂,无法适应的人增加了。
3、 亲子原因
如今,许多妈妈对孩子的要求是,要学这学那,要表现好。
“只要照妈妈说的做,就是好孩子。”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用管。
于是,许多人从小在被过分保护的环境下长大,没有经历足够的冲突经验。
当他们进入社会时,只要有人批评自己马上就产生攻击性。
当被上司指责时,年轻人常常立马把责任推给对方来保护自己。
在纪录片中,24岁的铃木香织,在新人培训中,因被指责不知道寒暄的方法,而得了抑郁症。
退职后,抑郁症反反复复发作,最终无法再继续工作。
“大概是上司的教育态度太恶劣了,那种傲慢的眼光……不想干了。”
心理医生指出,其实从小铃木香织过于在意妈妈对她的看法。
这种动不动就责怪别人的倾向,与妈妈过去总是要求她学这学那、一些重要的事情要抢先做好有关。
于是,这种过度谨小慎微的、“妈妈对我生气了吗”的念头一直悬在铃木的心里。
她没有脱离母亲的指导而自己完成一件事的经验,非常不自信,当被上司指责时,她只能通过指责对方来保护自己。
却不知道该如何接着往下走。
那么,对于职场抑郁,我们真的束手无策吗?
目前,日本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通过工作支援抑郁症病人的康复。
还有的企业,规定公司管理层在工作中多和员工交流,帮助在工作中获得自信,习惯职场。
有效管理“职业倦怠”的发生,也可以预防职场抑郁的发生。2018年国内的一项关于职业倦怠的研究指出,职业倦怠与抑郁之间存在着中到高度相关。
此外,精神科医生齐藤环则给出了一些解决建议。
- “人是一味药,工作也是”
- “要为每个人安排合适的工作,这是非常耗费精力的,但这种耗费对很多人的精神方面是很好的。”
- “有可以进行亲密会谈的朋友和同事。”
- “能够一直从事适合的工作,不会有无理的要求,不会感到压力,这样就不会出现抑郁症。”
如果觉得累了就去休息。
“不能上班不能出门,但出门喝酒可以”听起来好笑,但它其实只是个很正当的需求而已。
祝大家假期愉快!(但也别喝酒喝个三天.....)
最后,如果你也有这种“奇怪”的症状,
欢迎在留言底下倾诉,
一起交流
编辑整理:ivy、chu
参考资料:
王刚,《新生代员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其对职业成长的影响研究》2018年
宋丽萍, 都菁, 蔡晶, 李新影,《职业倦怠与抑郁的关系及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研究》2018年
NHK纪录片《侵袭职场的新型忧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