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严重忽视的精神健康——精神卫生管理01
精神健康管理的重要性
说到身体的健康管理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对于精神的健康管理,很多人就很陌生了。然而我认为这一块可能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接下来一个系列我们就来谈谈精神健康管理。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呢?在文章《婚姻情感通识课089》中,我们借男性出轨的话题,描述了被出轨的女性如何从一个受伤害的角色,一步步沦为被公婆指责,被丈夫欺凌的加害者。这是一个极为荒唐但却非常普遍的现象,甚至被出轨的妻子自身也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的分裂处境之中。
前面我们不止一次地说过,要想处理好婚姻或者感情中的危机事件,对于当事人来说,真正要做的事情只有两件:1、搞定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自我疗愈。只有这样,你做事才有底气,不会患得患失,不会因为恐惧而不断丧失自己做人的底线。2、搞定对方,摆平关系。这需要你能在分析清楚自己当下的局势以及未来的期望后,展现自己的意愿和实力并积极采取行动。
前者是内功(心法),后者是外功(技术)。没有内功的支撑,你发现自己懂再多道理也没用,明明知道怎么做,但就是下不了手,做不了决策,甚至备受煎熬。没有外功的的指导,你会发现,怎么做都像是一厢情愿,最后往往事与愿违。人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无论是内功还是外功的修炼都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没有捷径。事实上,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这两者的配合:以强大的内心作为信念支撑,以理性的思考、方法和行动,作为积极进取的手段。
对于精神健康的了解以及管理,则是我们内功修炼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我们独立处理婚姻情感危机的前提,而且是我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保障。说到精神健康,那到底什么是精神健康呢?我们对它又有什么误解呢?
精神健康的定义以及国内现状
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包括认知、情绪、动机等等。精神健康,准确的说法是“精神卫生”,是相对于个人生理卫生而言。精神卫生主要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它不仅要求自我情况良好,而且还要和社会和谐相处。
在此,我们简单提一下精神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疾病)的分类。心理疾病,准确地说是“心理障碍”,包括常见的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心理障碍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面临的心理问题。根据世界卫生协会的数据,每4个人中,就会有1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中被心理障碍所困扰。没错,你身边人很大概率上就会有。只是他自己不清楚,而你又不知道而已。
举个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例子,很多人去医院之前觉得身体这不舒服,那不痛快,甚至出现明显的胸闷气短,心慌、胸痛等症状。但是在医院检查了个遍,却没能找到任何身体明显的病变。这一般很有可能是心理障碍引起的。也就是我们之前在文章《你的身体知道答案(疗愈篇1)——《婚姻情感通识课099》》中所提到的心理疾病的“躯体化”表现。心理障碍就像感冒发烧一般常见。大多数美国人都把咨询心理医生和保持精神卫生看得很平常,就像感冒以后去看门诊一样。当然,这种情况在我们国内则是无法想象的。具体原因我们后面细说。
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我们称之为“精神病”。比如我们常听说的精神分裂症,它的核心症状是幻觉和妄想。也就是失去了检验现实的能力,把自己的想象直接看成现实,并且坚信自己的想象。精神病通常需要服用精神科医生开的处方药,严重的还需要接受住院治疗。不过,精神病只占心理障碍的很小的一部分,以美国的数据为例,大概有46%的人至少经历过一次心理障碍,而其中仅有3%的人会经历一次精神病。
说完了精神卫生的定义以及精神疾病的简单分类,下面我们看看,国内精神卫生的现状。
我们国家目前正在大踏步地迈向发达国家行列,但在精神卫生方面却是一直处于严重忽略的状态。一个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心理疾病的诊断率极低。低到什么程度呢?说来你都惊讶,在医院门诊心理疾病的识别率只有可怜的10%~20%,而这意味着心理疾病有80%~90%的漏诊率!那心理疾病在我们国内的发病率有多高呢?三甲医院的抽样调查显示,光心内科就诊的患者中,发病率就高大42.5%。也就是说,接近两个患者里面就有一个是心理疾病,或伴发心理疾病。
在这里需要格外强调一下,心理疾病是病。以抑郁症来说,在旁人看来或许是他想不开,甚至病人自己也这么认为。但事实上,他们的脑部生理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病变,通过简单的口头劝慰或陪伴根本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病人得不到理解和治疗,往往只会越陷越深,甚至变成重度抑郁,最后“被迫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
为什么国内精神卫生的情况如此糟糕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三点:
1、我们重视身体疾病而忽视精神健康。
这导致大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病了。即使去医院也只和医生讨论自己这不舒服,那不舒服,而不会讨论自己心中的念头和想法,以及最近遇到的困扰。
2、精神卫生这样的概念在大众心中非常模糊,甚至精神疾病还被人为妖魔化了。
至少在很多地方,我们甚至都用“一个人有精神疾病”来骂人。而且很多人分不清,什么是心理疾病,什么是精神病以及什么是神经病。一提到精神病,人立马就联想到影视剧里精神病人穿着病号服手舞足蹈神志不清地站在危险阳台上的画面,而且恨不得赶紧和他划清界限,离他远远的。可想而知,我们对这一类疾病的包容性有多差。
3、医学模式。
国内医院大多停留在关注病人明显器质性病变上,也就是哪得了病,该怎么治。而焦虑、抑郁等心理类疾病往往不在主流医生的关注范围内。话说回来,要是你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你,你是这是因为想不开所导致的,我想你都有和医生抡拳头的心。
另外多说一句,精神方面的疾病,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只是以前人们一直不重视罢了。到目前为止,很多农村地区,依然盛行给严重抑郁症患者躁狂症患者等,用迷信的方式来“驱鬼”。这些都是以前人的操作模式。萧红笔下“小团圆媳妇”这样一个正常人,都能被折腾死,可想而知,那些患有此类严重疾病的人该有多么被动和无助了。
不过你不要悲观,至于精神卫生这块,我们普通人一旦能有清晰的认识就能够很好的预防和面对。另外,人群中真正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只会被轻度的心理障碍所困扰,这也是我关注这一块信息的重要原因。对于简单的心理障碍患者,我们能理解、看见并陪伴,就是疗愈,其它的交给精神科医生就好。而无知、误解和歧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罪恶。
精神卫生管理,完全可以从我们自身做起。
保持精神健康的基本方法
在高强度高压力高焦虑的现代社会中,我们该如何保持自身的精神健康呢?如果出现一些精神问题而我们自己又无法调节后该如何求援呢?简单来说有三个有效途径:
1、心理自助。
包括压力管理,焦虑管理等。具体如何操作,我会在后面的文章里进行更新。
2、通过定期的精神运动来修炼自己的内功。
比如我们前面一再提到的冥想、正念。当然还有瑜伽以及禅修(抛却宗教神秘色彩的禅修)。这里面辟个谣,之前我看有人练瑜伽出现拉伤等问题。是这么回事,瑜伽几乎适用于任何群体,但有一点,不是所有的姿势都适合任何人。而且,瑜伽里面真正有价值的还是在于冥想,不过很多人练习瑜伽时过渡追求姿势和体位,这有点本末倒置。
3、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医生。
需要说明一下,心理咨询师不是心理医生,他不具备给病人下诊断的资格,也不能给病人治疗。他的主要作用在于陪伴、支持和心理疏导。
请记住,有时候,看见和了解本身,对于心理障碍患者来说就是疗愈。
今天就到这里吧,下一节,我们聊聊心理这身体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它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介绍如何防忽悠。毕竟,精神卫生这一块在国内如此混乱,各种骗子自然也就层出不穷。
冥想时刻: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最无助的场景莫过于,你独自承受很多压力和痛苦,但却不知与谁人诉说。
愿你从此有笑容!
题图摄影:PIRO4D
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