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要强 | 父母哪些不当教育会导致孩子自卑?

文 / 鲜橙
2017-07-05 15:28

有这么一个例子:

一个孩子因为不敢游泳而受到朋友嘲笑,终于,在一次班级游泳活动时因无法忍受羞辱,他反而“敢于”从跳板上跳入深水中,大家费了很大劲才把几乎淹死的他救上岸。

如果我们认为能通过使孩子感到丢脸或者受到羞辱,而期望他们自卑怯懦的行为得到改善,那就大错特错了。即使我们确实发现,通过刺激孩子似乎他们有所行动,但本身并不能消除心理的怯懦,只会强化他们不敢再面对现实或者采取铤而走险的行为。

自卑的性格会形成猜疑、嫉妒和自私的性格特质。自卑的儿童会表现为爱挑剔、抱怨和唠叨不休,不愿意赞扬别人,如果朋友受到表扬,这种儿童会因此嫉恨。

如果自己的孩子出现这种症状,父母需要做的不是告诉孩子要对别人友善,而是需要从孩子做错的日常生活小事入手,不要对孩子有人格侮辱的话语,“你笨死了”,“我怎么会有你这种儿子”,“你太让我失望了”,这只会加速孩子形成自卑情结。

儿童的自我评价也很重要,这种自我评价很难通过父母对孩子的直接询问得到答案,需要观察孩子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判断。

比如,父母都遇到孩子这个类似的事例,孩子信心满满的接受了一个任务,但是,当他越接近这项任务,就显得越缩手缩脚,最后,还没等到他真正接触这个任务,就开始裹足不前,刻意保持一定距离。不明情况的父母会认为孩子是懒惰或者不用心,可是以个体心理学观点审视,孩子这是缺乏自信---对自我评价过低的表现。

虽然儿童的自卑情结不是天生的,但是,如果儿童的父母是很自卑的,那他们的孩子往往会表现出自卑,因为他们是在这样一个充满恐惧感的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所以,对于孩子性格的发展,家庭氛围和父母性格特质是很重要的。

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为什么很多身体残疾的人内心会自卑,甚至会对这个社会充满不信任呢。因为,当身体残疾的人还是孩子时,他们需要其他人全身心的照顾才能让自己生活变得容易些,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孩子认可成年人这种照顾和保护,可是另一方面,孩子强烈感受到自己和健全人之间巨大的差距,形成强烈的自卑感,最终,表现出来的要么是把自己封闭起来,要么是敏感具有攻击性。

自卑情结在儿童学习上也会有体现。一些孩子学习会偏科,某些科目很爱学,可是却在数学上表现很差,而且出现越学越差的情况,老师和家长会不断夸大这种担忧,让孩子更加丧失信心,甚至出现了对这门功课的恐惧。

其实,数学本质上是给人类提供安全感的知识领域,是对人思维的训练,掌握数学可以让周围混乱的一切变的有秩序,对于内心有不安全感的孩子,往往在计算能力上表现的不好。

孩子最开始形成依恋关系的是自己母亲,他们会把情感和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自己母亲身上,可是,母亲要做的不是独占孩子的爱,去骄纵宠溺他,而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把关注点和兴趣扩展到其他更多人身上,这会为孩子接触社会后遭受打击产生自卑感减少风险。

女性也要注意了,一个家庭中谁做主对孩子未来影响很大,儿童心理学家建议母亲在孩子面前要维护父亲的地位。如果一个家庭是母亲做主的话,父亲通常是得不到孩子尊重的,而且,在女性占支配地位的家庭中,男孩子未来会对女性有一种潜意识的恐惧感,他未来组建的家庭中,会继续男性弱势的表现或者回避和女性的交往。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有过分收集物品倾向的儿童,表明他们有自卑倾向,渴望通过占有让自己变的强大并超越别人,如果父母不能教会孩子去和别人分享,这些孩子内心会发展贪婪欲望,又会体现为极度的虚弱感,希望通过占有或者心理支持。一旦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容易转向偷窃行为。

今天为年轻父母们分享了孩子有自卑倾向的一些行为特征和逻辑原因,父母们可以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否有这些行为?自己是否在错误引导的道路上越行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