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究竟怎么看待网红流浪汉?

文 / 赵小明心理团队
2019-03-23 14:05

@头条心理@头条健康@青云计划

心理学究竟怎么看待网红流浪汉?

(一)

最近突然爆红的捡垃圾“国学大师”沈先生,各种对他的分析层出不穷,并且还互相打架。

小明更是看到很多心理咨询师,甚至包括中国临床心理咨询最大腕儿的一个群也在对他进行各种心理分析。群里面都在对他到底是什么病进行各种讨论。

下面小明把各种分析言论给大家贴出来,让大家看看心理咨询师们的讨论。

1,A咨询师说,按照拉康精神分析的理论,这个人不懂得接受社会规则的阉割,所以无法融入社会。他按照本我的方式生活,自由自在。

2,B咨询师说,这不是正常人的生活方式,也许他试图在改变这个世界的一些东西,想唤醒大众,自己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平台,生不逢时,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在走自己的路。

3,C咨询师说,第一,综合来看,自知力还是有的,对外界信息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基本排除精神分裂。第二,因为捡垃圾和城管有冲突,这违反了部分社会规则,所以,初步来看,有些偏执的倾向,至于准确的临床结论还需要具体专业的系统诊断才能确定。

4,D咨询师说,他有表演型人格。现代人普遍焦虑,活得没有自我,而这个人活得自由,他的出现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心理需求。只不过把表演的舞台换了个地方。我认为这个人很聪明,他让自己火了。

5,E咨询师说,他具有表演型人格、偏执人格的种种特性。不过这种特质,在我们当今这个人人是传播源的自媒体、网络环境下,成功的塑造了一个‘热点人物‘,他具备了很高的知名度。

心理学究竟怎么看待网红流浪汉?

6,F咨询师说,如果这个人有足够的智商,能够利用好这个热度。也许会彻底改变人生,可惜,这个人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所以,他的问题不算是精神问题、心理问题,应该是认知水平和智商问题。

7,G咨询师说,要考虑到其成为现状之前经历了什么,童年时经历了什么,形成捡垃圾癖好的原因是什么。

8,H咨询师说,他的生活状态是焦虑的现代人的缩影,其次他的社会支持太少,所以追求精神理想。首先他的经济出问题,生活出问题才导致了心理失常。

9,I咨询师说,受到压抑,创伤打击,在边缘徘徊,寻找出路的,希望得到关注的高智商的一个人,用自己发明的不寻常的方式在表达诠释自己的人生

10,J咨询师说,人格层面应该有偏执型自恋人格,很聪明,懂得互联网传媒人设,他的身份包装的很好

11,K咨询师说,第一感觉,塑造的是正能量形象。自己讲环保,要求不多,爱读书。但明显感觉到的是,社会适应性不好。其实,收拾杂物这件事情,按理说不至于到被单位开除的地步,可见他当时的社会支持度并不高,平时的人际关系,可想而知了。在视频中和人讲各种知识,显示出看过很多书,但明显的有表演性,有点自恋。他给自己设定的怀才不遇的人设

12,L咨询师说,第一,这个人有偏执型人格和表演型人格,第二他的目前人设迎合了围观群众的好奇心理,在人们猎奇的同时也满足了他的心理需求-(想做官)被追捧的感觉。

13,M咨询师说,首先他是有文化,道德经随口而来,触发了大众内心对自己现状的共鸣,“国学大师”的火,也是时代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

心理学究竟怎么看待网红流浪汉?

14,N咨询师说,第一感觉, 这个人的社会适应性是存在问题的,但他内心并没有冲突,所以 他应该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反而是关注他的社会大众是有问题的。流浪者做了他们想做但没敢做的事,所以大众会去追捧他。追捧后就会让流浪者越来越热,为了流量又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追捧的行列,大众跟风很厉害 。

16,P咨询师说,1、这个人有自知力。2、过这样的生活有8年的时间,无碍。当成一种职业,能够接受这种方式。3、内心无冲突。4、社会适应良好。判断没有心理问题

17,Q咨询时说,心理诊断的特征~ 1、患者的日常行为和正常人不同,行为方式明显异常,8年流浪,行为比较固定,不容易纠正。2、 他行为的后果,对个人和社会而言并没有带来危害,只是他个体行为不能得到自我控制的后果。3、患者本人具有对这种行为的辨认能力,无法自制行为不符合一般的社会规范R,迫于舆论的压力,他也会出现一些诸如探视病中父亲,外婆等正常人的正常行为。4、根据上述,除了单一性心理障碍所表现的变态以外,一般的社会适应性是比较好的,没有突出的人格障碍,也无出现智能障碍

18,R咨询师说,1.第一感觉这个人社会适应不良。2.现实感偏弱,自我膨胀

19,S咨询师说,妻子女儿的突然身亡,给他造成创伤。妻子女儿的离开,也就是客体与他的分离,让他感觉到他主宰不了这个世界,他的全能自恋被打破了。他攻击投向自我,使用原始防御机制,逃避妻子与女儿离开他的伤痛

心理学究竟怎么看待网红流浪汉?

(二)

小明: 我们在诊断同一个案例的时候,为什么心理咨询师们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大家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原因是心理咨询师们要解决的是一个思维能力的问题,思维能力问题不解决,再去学多少心理培训都是白搭。

看一个案例,首先得建立一个与心理诊断有关的思维框架。这种思维框架叫做精神病理学模型。

要有一个多维分析的框架模型。第1个模型是生物医学模型。第2个模型是临床心理学模型。第3个模型是社会学模型

其中第2个模型又要再分为精神动力学模型认知行为模型,存在人本模型等等。

然后大家再按照这个思维框架,用精神病理学的模型对这个案例,逐条写出每一个模型,对其问题的原因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最恰当方式。

这个工作做完之后再来分析,针对不同的案例,哪一个模型是最适合的?哪一个维度的方法对这个案例来说,是最经济成本最有效的?

用上面的方式去从事临床心理工作才是专业靠谱的水准。千万不要一看到案例,就说这个人原生家庭有病,这就不是专业水平的人该说的话了。

心理学究竟怎么看待网红流浪汉?

(三)

生物医学模式来看,首先就是要分析该案例,是否具有阳性症状。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所有的退出社会的行为本质上都是一种精神病现象,但这并不代表着当事人就有精神病症状。从临床心理角度来看,有偏执的人格障碍可能,由于当事人缺乏精神痛苦,所以可以初步判断有自知力丧失,有发展成为精神病性障碍的可能,但由于其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整合人格,所以不太可能发展为精神分裂。他对垃圾环保分类的强烈行为需求,是他被认为有精神病的主要阳性症状,但是这又恰好符合大家对环保的赞赏性需要。

换个角度看,不管他有没有病。我们这么多人围观他,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也是一种病。而对于沈先生而言,不管他是否有病或者病的程度如何,如果它的症状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同,他就可能会好转。甚至会成为一个隐性的精神病人,而永远不发作

所以这很像中国传统的阴阳互换,有病的人可以像没病似的生活一生,没有病的人却像有病的一样,也生活了一生

~~小明讲科普心理学

心理学究竟怎么看待网红流浪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