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告诉你,为什么憨豆、卓别林、周星驰、崔永元等人都抑郁
我大学学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记得第一次上专业课,老师就抛给我们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心理健康?
当时我们班的班长站起来发言,他说:“心理健康就是一个人总是可以积极乐观,阳光向上,比如像我一样”。
大家被班长的幽默逗笑之余,也表示对这个答案很认同。可是老师不买账,他立马就否了这个答案。
接着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都有一个误解,一个人心理健康,他就总是积极乐观,阳光向上,其实不然。心理健康的定义是指一个人在这个环境下有适合这个环境的心理反应,比如遇到难过的事情,他就会感到伤心;遇到开心的事情,他就能很开心,总之他可以灵活应对。
对啊,所谓心理健康不就是灵活应对吗。世间万变,然后我就一招,这本身就有很大的问题。
一个人不管遇到啥事情,都特别坚强,特别积极向上,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看来,就是最大的问题,因为反映出他只有一种心理反应模式,只有这一招。
自恋、抑郁、强迫、偏执等,放在一起来看很矛盾,但这些却整合成了一个完整健康的人,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的心理特质。这里要补充一句,在精神分析动力取向的心理学看来,上述词汇都是中性的,每一种特质背后都是一种心理反应模式,个体用这种心理反应模式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比如,就拿自恋来说,当一个人说我不好,我不行的时候,难道我就要直接承认吗?那样我的自信和自尊体系会崩塌的,所以我必须采用自恋的反应模式来防御。
同样地,再拿抑郁来说,抑郁本身就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利于生存的心理特质,因为它可以让个体多总结,勤反思,少犯错。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特质,就会变得没有责任心,做事莽撞,不顾后果。
自恋、压抑、抑郁、强迫、偏执等,这些特质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具备的心理反应模式,不同的是有的人僵化的只使用其中的一种,用一种应对所有的变化,这才是心理问题的根源。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越外向,越内向;越快乐,越悲伤,反之亦然”,即一个人越是表现的外向,内心就越是内向;一个人越是表现的快乐,内心就越是悲伤,反过来也成立。
这就是单一的心理反应模式呈现结果,这种反应模式下,个体不允许自己表现出内向,不允许呈现出悲伤。就如同开头我们所讲的,一个人不管遇到啥事情,都特别坚强,特别积极向上,这很显然有问题。
其实这种“越外向,越内向;越快乐,越悲伤”在很多名人身上就很常见,比如憨豆先生、卓别林、周星驰、崔永元等,他们在舞台上给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但他们却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再比如,离我们最近的著名相声演员郭德纲,舞台上谈笑风生,外向、快乐,私底下却不爱交际,内向沉默。
舞台上的需要,使他们发展出了一套固有的心理反应模式,给观众带来了欢乐,但这套心理反应模式也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其他形式的痛苦,我想这就是他们作为大师或天才型创作者的“代价”吧。
但根据群体的正态分布规律,天才和大师级的人往往只占人群的极少一部分,绝大部分的我们只是普通人,所以我们的心理反应模式也很普通。
有时候自恋,有时候压抑,有时候还强迫自己,面对这样感觉,你不必矛盾,这都是很正常的,因为你心理反应模式不固定、不僵化、不单一,多种心理反应模式并存,让你可以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恭喜你,你心理很健康。
作者简介:心理相先生,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专栏签约作者、优质心理领域创作者。公众号:心理相先生,可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