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背后的厌学,根源是早恋问题
谈情色变,许多家长面对早恋问题,当成是洪水猛兽,马上为孩子打上“不良行为”的标签,然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处理。殊不知,家长若对孩子早恋的事情处理不当的话,很可能会引发孩子患上双相情感障碍。
也许你会觉得以上言过其实,那我就以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希望能够为广大患者和家属带来一点点启示。
在我女儿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突然有一段时间,她情绪十分低落,吃饭更是没胃口。于是在我不断追问之下,女儿说出了原因:班上有个男生表示喜欢她,可不到一周的时间,这个男生喜欢上了另一个女生,心里很不是滋味。
当时着急的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举动:由于十分担心孩子早恋问题,于是告诉她爸,并且狠狠地骂了她一顿。我记得当时女儿很伤心很委屈,还连续好几天不跟我们说话。
初三开始,我们逐渐发现她性情有所改变:容易心烦气躁,尤其早上很明显,起床困难、厌学,找点事由就发脾气、摔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以为只是中考的升学压力,还让老师带她去学校的心理咨询,一开始的确是有好转,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而停止咨询,从早期还能控制情绪,后来已经发展到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不能与他人正常沟通,和同学相处不融洽。而且她一直很痴迷手机游戏,只要拿到手机,就不肯放下来。
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面对中考的步步逼近,我们很担心她情况。在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带她去看精神科医生,希望能够从专业的角度排解她压力。
医生简单聊了一下,说是抑郁症,于是女儿便开始服药治疗,服药2个月病情有所好转,不再轻易摔东西。但是同时也因药物作用,女儿表示上午上课的时候容易犯困,越到晚上越精神,后来停服阿立派唑,其他用药量没变化。
本来我们以为,只要坚持服药、定期复诊,孩子就能好起来,但是她居然开始了自残行为。第一次被发现是在学校,老师刚好看到;第二次是家里,被保姆看到。追问之下,原来是女儿最好的朋友知道她有心理问题便排斥疏远她,觉得自己不被理解,没有生存的意义,于是便用小刀往胳膊上划道,通过伤害自己来发泄。
我们立刻带她去所在城市的精神中心就医,当时已诊断为中度抑郁症,于是高一下学期休学半年,暑假过后复学。上学那段时间,基本能够控制情绪,但回到家还是一不顺心就心烦,发脾气。
高二时,原先平和文静的她甚至与老师发生矛盾。我们都认为自那次之后病情加重:根据老师反映,她在教室老是坐不住,心烦意乱;非常害怕人多的场合;只要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总能想到过去的不愉快,就开始闹情绪,大哭大闹,小事化大。任何人的话都听不进去,眼神呆滞。于是我们就带她去广州的中山医就诊,医生说并非抑郁症,而是双相情感障碍。
作为家里唯一的独女,她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听到病情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加重,我们一度陷入绝望之中。结果,又是换药、加药,严重的时候还需要留院观察与治疗。但是情况并没有如我们想象中缓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我听到一个患者家属提及一个在双相情感治疗领域有权威的医生,说是很多双相都是误诊的,靠认知治疗等是能够完全康复并戒断药的。于是我记下了这个医生的名字,何日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查找资料、了解过往病情案例、与医生沟通…….个中的劳碌奔波最后在成功预约到医生后都显得微不足道。
经过医生的详细问诊,医生说这是抑郁症,并伴有轻微的社交恐惧障碍。经过与女儿的详细面谈,医生说到一点很重要,同时也是很多家长做不到的:鼓励孩子和异性同学正常交往。要引导他们相处要有度,但是一味的拒绝他们接触、了解,苛责和打骂会让孩子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孩子就越越发新奇,非要尝试和异性在一起的感觉。
这确实让我想到了以前不妥的处理方式,但医生说,还有更深一层的创伤,需要通过深度催眠治疗才能找到。
原来女儿在初二的时候,又有一名男生对她很好,当她看到他与其他女生打闹、聊天时,很难受,回到家就会情绪低落、脾气不好,爱哭闹。青春期敏感的情绪,加上家长老师的不理解,无人倾诉,多次陷入自我怀疑之中:为什么他要这样对我?为什么我们不能在一起?……之类的问题让她无心学习,更是情绪起伏。
另一件事对她造成的伤害也很大——朋友接二连三的疏远。初中的时候经过一段时间咨询,情绪稳定了,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而停止了,通过催眠找到了,竟是女儿的好朋友看到她找心理老师,然后把这件事传遍班级,说她有心理病会伤害到其他人。
那一段时间,女儿孤独无助,失去好朋友,觉得不能再相信任何人。而到了高中,也是同样的原因,好朋友再次疏远她。相似的经历叠加,让她觉得患病的自己不值得被爱,不值得原谅,就像是被众人弃之的怪物。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深度催眠治疗,医生几经波折终于修复好女儿的创伤。家庭对于早恋问题的处理不当、朋友的不解与背叛,多重打击,无从宣泄,导致女儿患病。经过三个多月的治疗,女儿的病情慢慢好转,虽然中间还是有过反复,有时忍不住会哭,但大体上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孩子多次跟我反映,很感谢何医生和lucy医生,他们总是很耐心地引导她,听她说话,这是很多医生做不到的。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医患,更像朋友。
在医生的引导下,女儿也慢慢树立了一些可行的目标:学会接纳生病的自己,正视心理病带来的变化;学会与家人的正确沟通方式;试着去相信他人,正常地结交朋友。虽然药物还在服用,但是已经撤掉很多药了,我们和医生都跟女儿说,慢慢来,总有一天会好起来。
现在,女儿已经升上大学,并且能够正常交友呢,最近还恋爱了。真的十分感谢何日辉医生等同仁一直以来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