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自信10种常见误解!
关于心理咨询的10种常见误解!99%的人中招!希望你是那1%,我们温暖前行!01. 我自己抗抗就过去了,我很坚强的!
仅仅依靠自己的意志力同心理问题抗争,原本很快就能走出的心理困境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造成幸福感和生活品质下滑,这种损失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其实就像“扭伤脚”一样,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遇到心理困境:愤怒、郁闷、焦虑、烦躁、躲避、恐惧、厌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难以适应新环境等。
明明贴上膏药静养两周就会好的,非要硬抗着去走路,结果花了更多的时间才能恢复健康。何苦呢?
02. 如果去心理咨询的话,很丢人!
心理咨询师帮助的对象就是日常生活中遇到心理困境的人,那种认为只有负面情绪累积到“病”的境地才要咨询的看法是错误的。
如果目前出现的问题开始无力解决,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就应该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如果发展到严重干扰生活的状态,那更应接受心理治疗。
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精神病是医学概念。
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是最严重的心理疾病,它与一般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有很大区别,而轻度的心理问题或者心理人格障碍、认知障碍、心理困惑等几乎人人都有,完全正常的。
如果经济情况比较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接触一些发展类的心理咨询,这些帮助会让个人更好地自我完善,生活得更幸福。
03. 不想讲隐私,去心理治疗感觉不安全!
这是一种常见的误解。
咨询师的确会面对来访者的某些隐私,但是专业咨询师在咨询时不带有任何个人的主观立场和价值判断,而是从来访者角度出发,为了解决问题而给出咨询和建议。
专业咨询严禁泄露病人姓名、病史及相关信息,因为咨询师有义务替咨询者保密,也必须遵守保密原则,并且严禁与咨询者之间有咨询业务之外的私人关系。
举个例子:
如果你在街上碰到你的咨询师,除非你主动上前说话,否则,咨询师是绝不会主动上前打招呼的。
04.咨询就是安慰一下,找朋友开导不也一样吗?
心理治疗当然也有宣泄、开导、安慰的作用,但是上面这种观点忽视或未意识到心理问题是需要专门治疗的,否定了咨询的专业性。
心理治疗行业中有着众多的学科流派,这些都是有学理基础的,决非简单的聊天或者宣泄。
咨询有一套完整的操作规程,有专门的测试量表和测试手段,有专门的交谈答问的技巧。
旨在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这也绝非一般的谈话开导所能做到的。
05. 去做一次心理咨询,就可以彻底解脱
许多人对心理师抱着魔术师一般的想法,认为咨询一次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事实上可能也会有这样的感觉,第一次咨询之后如释重负,其实,这种感觉很可能只是暂时的,当回到现实世界很可能又重头开始。
咨询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来访者问题的澄清、来访者的再发展等。
这就决定了咨询和治疗很少一次就完全见效。咨询耗时几个月甚至几年的事情比比皆是,因为心灵的成长、个性的完善是需要时间的。
比如多年的抑郁、强迫等神经症,是不可能通过一次50分钟左右的咨询就解决的。 对于那些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的人,除了心理治疗以外还要进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