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思维力训练】数学启蒙绝不是学数数或计算!
“我家孩子很小就会念1-100的数字了。”
“我家孩子中班就能够做100以内的加减了。”
“我家孩子没上小学就会背九九乘法表啦!”
···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家长这么炫耀自家的“数学小天才”。
事实上,
会数数不等于数学好!
会计算也不等于数学好!
科学家发现,人们在进行加减乘除时,大脑中和语言有关的部分被激活了。也就是说我们常说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更接近于文科,并非真正的数学能力。
数学培养的是孩子的综合能力,数感、空间感、逻辑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
因此,学龄前的数学启蒙,并非是让孩子天天学1-100的数数,更不是学会多少以内的加减乘除,或者是会背什么九九乘法表。
错误的数学启蒙,不仅会扼杀孩子的兴趣、思维能力等更为重要的东西,同时也会使孩子陷入“超前教育”的危害中。
作为数学专业出身,并曾经从事过数学教学,我知道:
理论上,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数感、空间感···
手段上,三岁之前我们需要调动孩子的触觉、三岁之后引入视觉联系等等。
但在现实中,学龄前数学启蒙,最根本的并非是这个思维、那个感觉,而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担心孩子数学不好!
说到兴趣培养相信很多人嘴上是认同的,但是实际操作中,我发现大家并没有真正这么做。
在我这里,兴趣是战略层面,而其他所有一切,都是战术层面。任何内容与手段只要与兴趣相左右,都必须让路!
我主要通过五个方面入手:
一、玩
玩是学龄前孩子最为重要的事情!
数学也是可以玩的。
让孩子“玩数学”不仅能够激发兴趣,让孩子在快乐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思维,同时还事半功倍!
1、游戏
孩子1岁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玩。比如,玩积木的时候,分成两堆,不数数的情况下问孩子,哪堆更多?
——这个培养的就是数感。
我们家娃儿理解2的概念时,我们还玩过“全家总动员,一起找一找”的游戏。
找一找身体上什么是2个一起出现的?
2只耳朵、2条腿······
找一找什么东西必须是2个一起才能用的?
筷子、鞋子···
还可以准备五张写着1-5的任务卡片,谁抽到什么数字的卡片,就要在家里找到相应数量的相同物品。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就建立起来了!
而分类、形状、空间感的培养就可以在玩乐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啦!
另外,也推荐一个神奇的数学启蒙玩具~!具体这里不多介绍哈,网上都有!
2、儿歌
儿歌作为童年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可以用来数学启蒙的!
“五只猴子荡秋千,嘲笑鳄鱼被水淹,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哦哦哦,吃掉一只小猴子···”
节奏感强、有趣的儿歌,搭配手指游戏,小朋友们通常都会玩的不亦乐乎。
与之类似的还有英文儿歌,还可以同步“玩数学”+“玩英语”:
Five little monkeys
五只小猴子
Jumping on the bed
在床上跳
One fell off
一只掉了下来
and bumped his head
撞到了头
Mama called the doctor and the doctor said
妈妈叫来了医生,医生说
"No more monkeys jumping on the bed!"
不能再在床上跳啦!
Four little monkeys
···
上面这两首歌都是可以帮助孩子建立5以内的数与量的对应关系,还能够了解减法的概念。比如五只小猴子摔下去一只,还有几只呢?四只小猴子摔下去一只,还有几只呢?
所以,千万不要拿着笔和练习册,对着一堆数字,让孩子去学加减法。
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通过动画片来引导,比如在蓝色小考拉动画片里,有一集是《learns about different shapes》,就可以看到生活中的很多不同形状。
3、APP
数学APP的游戏化方式也是数学启蒙不错的一个方式。最近Eric 喜欢玩Park Math 和Endless123 这两款APP。
二、读
绘本是数学启蒙路上必不可少的工具!
孩子浸润在故事的快乐氛围中,去感受数学的奇妙与美好,自然就更有兴趣!
绘本还有一个好处是提高孩子的阅读理解水平。有调查显示,有的孩子数学不好,就有可能是因为听不懂语言背后的数学含义。
比如《What Funny Shapes!》这本绘本,就是非常棒的形状认知绘本。
每一个形状都会先从单一图形认知,到单一图形应用,再到多图形应用,画面还充满童趣。
读完这本书后,可以与孩子一起模仿书上的方式,来玩“Can you spy a circle?”(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都可以替换),让孩子通过寻找身边不同形状的物品,加深对形状的认知。通过绘本与互动游戏,孩子不知不觉中也就了解了不同的形状概念。
再比如《数学游戏绘本》这套书。
绘本涉及数感、形状、找不同、序数基数等数学概念,但是故事标题却是《追踪百变大盗》《饥饿岛大冒险》《女巫的神奇罐》《抓住贪吃贼》《解救公主》这样的画风。
内容是这样的:
小朋友在与主人公一起闯关的过程中,开启并应用了数学思维。
三、用
学校更多是让孩子在考试中看到数学的价值。
对于家庭教育,更需要让孩子在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中看到价值。
这个过程让孩子产生成就感,提升自信心,自然对数学就更感兴趣!
我们家Eric是一个“小吃货”!而且还特别喜欢做事情。
所以每次吃桔子的时候,粑粑都会让Eric 负责给大家分配桔子。
首先,Eric需要拿我们建议数量的桔子。
—— 建立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其次,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分配。
麻麻:“你这次吃几片啊?”
Eric:“2片。”
“我要3片。”
“我要比你多2片哦。”
“我跟你一样多。”
“我不吃咯。”
“我要比你少1片啊。”
这个过程不仅建立数与量的对应关系,数的加减关系也通过对应量的变化来实现理解。
Eric 每天都在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比如点餐、摆餐具、买东西等。虽然他并不知道”数学是何物“,但数学帮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获得成就感与自信。相信他长大后自然而然就会对这个“不知道是何物的数学”有了兴趣!
四、看
对于学龄前孩子而言,除了兴趣激发与培养以外,我们还需要意识到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慢”。
在“应试”为主要目的的大环境下,家长们普遍焦虑,父母们都不知不觉中走入“快”的陷阱中:
孩子们几乎没有了”看“与”想“的空间与时间,就像吃快餐一样,虽然快,但营养未必均衡。如果孩子长期吃快餐,就会导致营养不良,发育不良。
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我们更需要慢一点、再慢一点!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人的智慧应从观察天上和地下的实在的东西中来,同时观察越多,获得的知识越牢固。”
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慢慢”看”的机会。
比如给孩子吃三明治的时候,可以告诉他这是三角形,问问孩子,“你看这个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刚接触的孩子这时候不一定能回答上来,但他会在那儿“看”。这时候给他一点时间,让他自己慢慢地看。
等他问你了,你可以带着孩子一起“慢慢看”。
“你看它有三条边,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条边,两条边,三条边,它还有三个角,一个角,两个角,三个角。所以三明治是三角形的。”边说边用手在上面比划着,让孩子慢慢地看,慢慢地观察,就更容易理解什么是三角形了。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专注力也得到了提升。
5、想
“看”的过程自然离不开“想”。当孩子在安静地“想”的时候,家长千万别过多地介入。
即使孩子刚开始跟你说的答案错了,你也不必急于公布答案。我们需要通过引导或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在数学的世界中互动,让他们自己找到答案。
这个过程中,家长怎么问就很重要。
举个Eric 小时候的例子。
有次收拾积木,他发现积木可以通过收纳桶盖上不同形状的空隙放回桶里。但是,当他遇到拱桥形状积木怎么也放不进去,就开始着急了。
我就问他:“你为什么要把拱桥积木塞到其他形状空隙里呢?”Eric告诉我这个(圆柱体)、那个(正方体)、那个(半圆体)都能从这里(正方形空隙)塞,手上的拱桥积木就是这里也不行,哪里都不行。
其实桶盖上有拱桥形状空隙,但Eric 没有放对方向,所以就放不进去。慢慢地,他也没什么耐心了,拱桥积木就放一边不收拾了。
有了上一次的经历,第二次我试了下另一种引导方式。
“Eric,你说我们怎么能够把这个拱桥积木放进桶里呢?”
看似简单的一句问话,却把Eric带向另一条路上。他开始尝试各种方式,在我的引导下尝试不同放法,最终把拱桥积木放入了收纳盒。
很多人会问,这次与上一次的提问有很大差别吗?
差别很大!
第一次我用的是破坏性的问句,当孩子没有做好,我问为什么,无疑就把他带入了找原因、找借口的道路上,后面问题没解决,自然而然就灰心,不想干了。这种情况被家长忽略后,久而久之,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破坏,他会觉得反正我就是不会了。
而第二次我用的是建设性问句,建设性的问句可以将孩子带到未来。Eric遇到问题,我问他怎么才能解决,才能做好,他自然就会去找办法,这个办法可以是他自己想,也可以是过程中遇到问题问你,然后你再一步步地引导他,直到最后他自己找到答案。
所以科学的引导方式才能够帮孩子进入有效思考的路径,从而使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培养与强化。
最后,我想说数学真的没那么可怕,也没那么枯燥。
父母更多需要以生活为课堂,以兴趣为老师,让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在快乐的过程中慢慢地接受数学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