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对你的教育投资结果还满意吗?

文 / 钱富通集团
2017-06-27 21:52

高考结束,对你的教育投资结果还满意吗?

高考结束,北京市高考文科最高分获得者熊轩昂成为了这两天的网红。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说:“农村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大学,而第一名都是我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这话真是“有人听了沉默,有人听了流泪”。

类似于熊轩昂的考生很多,伴随着高考结束,各地的高考状元瞬间刷爆了朋友圈,成为新闻热点事件,当然也成了许多家长茶余饭后的谈资。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热衷于“晒孩子”,很多不是晒孩子有多么可爱,而是晒他们有多么厉害,掌握了多少技能,考试考了多少分,考上了什么名牌大学……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家长们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越来越关注,现在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了,也就越来越关注孩子的多方面发展,有些孩子很小就在父母的安排下学习钢琴、跳舞等等各种兴趣班;提及孩子教育的问题,是每个家长都很关心的问题,孩子不禁要专业课学习好还要利用平时时间学习兴趣班,孩子的空闲时间都被占用了,没有了玩儿的时间,孩子报的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有些一年都花费上万块钱,也是一笔不小的家庭支出。表面上看,家长们为孩子提供了优质的教育环境,实际上,这种“优质”并不全然合适。受“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观念影响,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了“巨婴”,他们跑不动、跳不高、走不赢,把对人生更重要的大学问忘得一干二净。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式焦虑

这种现象体现在一句话:“再苦都不能苦孩子,再穷都不能穷教育。”“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观念是中国家长中的普遍现象;在很多家庭的教育观念中,都可谓是根深蒂固。然而,这种所谓“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像是一种焦虑症。

这也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持有的基本观点,“再苦也不能苦孩子”,这种观点作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站在国家层面来说,一定是正确的,一个有远见的国家,一定要把他的更多的资源投在教育上面,但对一个家庭来说,孩子教育无疑是很重要的,但是要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并不代表钱砸进去了就一定是好的教育。

高考结束,对你的教育投资结果还满意吗?

各种培训班成为孩子的攀比对象

许多家长,很难逃出“望子成龙”的心情,当所有家庭都是这样的心态,大环境使然,出于“攀比”心态,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所以,就从自己这里开始,一定要尽自己所能的提供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条件。有些家长甚至给孩子制定了什么“成才计划”,把孩子的业余时间全部占用了,而忽略了孩子究竟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孩子之间的竞争,其实是每个家庭之间的博弈。很多家庭把子女教育视为一笔投资,然而,教育不仅是一门“技术活”,也是一门“艺术活”。父母节衣缩食,却让孩子参加各种高价培训班,逼孩子学各种技能,这样的爱不可谓不深,可这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还是说,这仅仅是家长们的意愿?

高考结束,对你的教育投资结果还满意吗?

家庭支出中较为合理的开支比例

教育支出应该占家庭支出多少才合理?

当然,还有些家庭给孩子提供了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的教育培养,使得我们有孩子的家庭,家庭支出的相当大一部分是给孩子教育的。这样就很容易出问题,首先,把过多的资源提供给孩子,放在孩子身上,有些家长还会给孩子施加口头压力,例如“爸爸妈妈放弃了这个那个就是给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你还不好好读书。”在这样的压力下,孩子也不一定会学好;第二,给孩子选择超出家庭经济能力的所谓贵族学校、私立学校,到一个很贵的班级,经济能力达不到这个水平的时候,孩子在和其他同学对比起来,就会有巨大的落差,而这样的落差,对孩子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这种影响远超过孩子学会了一个技能带来的正能量。很多家长并不是不了解,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也很无奈,这样的情况也是这句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是错误的,当这样告诉孩子的时候,无疑是在告诉孩子,你的人生就是一场竞赛,你的身边都是你的竞争对手。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显得很冷漠,不太愿意帮助其他人,因为从小教育输送的观念就是“你周围的人都是你的竞争对手”。然而,人生不光是一场竞赛,而且还是一场百米赛跑,因为只有在短跑的时候,起跑线才显得如此重要。一百米赛跑,起跑晚一点就很难追上,而马拉松在起跑时,起跑的速度并不重要,很多马拉松教练也会告诉选手,一开始不要跑那么用力,要保存体力。

比如投资,现在社会上很多人都想发财,他们最想知道那只股票最挣钱,要不要投资房地产,而不关心投资理财本身对自己带来的哪些好处,哪些生活观念上的变化。其实,理财不仅仅是实现资产的增值,而是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实现资产的最优配置,这个问题在之前的文章就有提到《投资和理财的区别》,理财的最终目标是追求人的一生满足感的最大化。

投资和教育犯了同样一个错误,只看到眼前短期的既得利益。在被灌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时,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的孩子,幸福指数有多高?答案显而易见。

人生应该是一场旅程而不是竞赛

人生不是一场竞赛,人生是一场旅程。出现在人命中的人,家人,朋友,孩子,有过交集的那些人都是这场旅途当中的伴侣,对待伴侣要怀着感恩、惜缘的心态,而不是竞争的心态。如果人生一定是一场竞赛,就会有竞争,就要论输赢,论高下,那么,人生这场竞赛,也应该是马拉松式的,而不是百米赛跑。对于一场马拉松来说,起跑线就不那么重要,甚至,最后的成功,往往在起跑的时候保存体力的,最后才能有精力冲刺。

那么,我们再来看家庭给孩子的教育支出,应该是家庭支出的正常水平就好。很多家长称给孩子的教育,称为教育投资。这一点是不恰当的,投资一定要有一个投入产出比,投入一定不能大于产出或者等于产出,否则,投资就没有意义。孩子的教育应该称为教育消费,适当的教育是孩子成长当中必须经历的内容,它和穿衣吃饭同等重要。但是重要,不代表要过度,过度的教育,孩子也会承受不了,既然是消费也应该遵循适度消费的理念。

高考落下帷幕,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时刻。然而,高考并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所以,高考成绩只能代表你曾经为了学业努力的过程有了好的结果,考上好的大学固然是一件好事,是一个敲门砖,但它并不能代表以后的人生。

或许,每对父母都会担心孩子淋雨,担心他们输在起跑线上,而每个家庭都会面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考虑,但必须强调的是,想要让孩子奔跑起来,就不要让他们总是模仿优秀者的姿态,按照既定的模式去生活。在培养孩子上应该遵循教育消费,而不是教育投资,也不应该过度消费,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在有限的条件下,给孩子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教育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