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实验:五种方法让孩子聪明

文 / 积极家庭教育
2019-01-27 16:04

孩子聪不聪明,看来相当大的程度上由父母日常言行决定。所以,推荐为人父母的朋友们看看斯坦福大学做的这个实验。

在现代社会,我们说早教,再也不是让孩子认多少字、写多少字、会做多少加减法之类的知识性学习。这些只能收到短期效果的方法,并不能让孩子长久受益。那对孩子最有益的早教是什么?大数据和科学研究显示,少看电视、学习演奏乐器、延迟满足、多运动、正确赞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这几点,可以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1、少看电视

更贴近当下生活的话,应该说少看屏幕而不是少看电视。0-3岁是一生中大脑发育最迅速的阶段,3岁时能达到成人脑量的90%,5岁达到成人的95%。在人生中大脑最活跃的时期用各种屏幕来陪伴的话,就太耽误事儿了,因为电视根本不会帮助大脑的发育。有妈妈说,我们看的都是口碑好的教育类节目,小孩才两岁就学会了好几首唐诗,数字都会了。这些能在短期看到效果的东西可能会抓住妈妈们的心,但长远看来这些死记硬背出来的认知类东西帮助并不大。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方法远比知识更重要。 回归到看电视的问题,看电视的坏处有:影响视力、阻碍语言发展、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增加多动症几率、抑制想象力……(此处省略很多字)电视的破坏性,使用华少的中国好舌头也能说上一分钟。

2、乐器学起来

根据神经学家跟踪脑部活动的研究,我们听音乐、做数学题、阅读时都只会调动大脑的某一部分区域,但是演奏乐器会同时调动大脑所有区域一起工作,相当于脑部的全身运动。

一位乐器演奏者演奏乐器时的大脑,各个部分都像是有烟花绽放,异常活跃。

演奏乐器和听音乐最大的区别是运用到了手部的精细动作,可以同时锻炼到左右脑,加速左右脑的信息传递,从而提高规划力、判断力、决策力、多任务处理能力、重视细节,并可以把这些技能应用到生活中的其他场景当中去。无论是在社交方面还是学术方面,都可以更有创造力地解决问题。

另外,学习乐器还能大幅提高记忆力。一项跟踪调查表明,小孩学习乐器8个月之后记忆力平均提高了46%。选择什么样的乐器类型无所谓,无论是演奏弦乐、键盘还是打击乐,练习一段时间之后,大脑的状态都有相同的提升。

那么,乐器演奏对大脑的刺激影响能否通过运动或者画画等其他艺术活动得到呢?通过神经学家的跟踪研究发现:乐器演奏对大脑的刺激和其他任何活动都不同,是无可替代的。

所以,有机会就鼓励孩子们学习一门乐器吧,至少买个小鼓敲敲也行啊。

斯坦福实验:五种方法让孩子聪明

3、学会延迟满足

几十年来,心理学界一直认为智商高低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但心理学家WalterMischel则认为智商能否起作用关键在于自我控制能力,就算是最聪明的孩子也要完成家庭作业。

Mischel从1966年开始并持续至今做一个棉花糖测试。观察孩子对“立即满足”和“延迟回报”的选择,从而跟踪自控能力和成功的关系。起初的实验是在斯坦福幼儿园进行的,给孩子两种选择:吃掉一块糖或者等15分钟试验员回来就能得到两块。

实验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就已经在抗拒诱惑的自我控制能力上有了一定差异。大约1/3的孩子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得到了两块糖。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是否愿意等待取决于他们对棉花糖的渴望程度。但是,很快证明了所有孩子都急切想得到第二颗棉花糖。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了自我控制能力呢?Mischel通过对孩子们行为的反复观察发现,秘诀就在于“转移注意力”。肯等待的孩子不会一直盯着棉花糖,他们捂住眼睛、玩捉迷藏或是唱歌,他们对棉花糖的渴望不是消失了而是暂时被忘记。

在Mischel看来,这个棉花糖实验对参加者的未来有很强的预测性。“如果有的孩子可以控制自己而得到更多的棉花糖,那么他就可以去学习而不是看电视”,米歇尔说,“将来他也会积攒更多的钱来养老。他得到的不仅仅是棉花糖”。

这个实验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参加实验的六百多位孩子的长期观察,从幼儿园一直跟踪观察到成年,发现这些人当年在“棉花糖测试”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控制能力与今后在学习工作上取得的成就之间,在统计上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根据这些人的自我评测和学校老师的观察,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孩子在面对压力时更能保持冷静专注。

那每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否是遗传决定的呢?Mischel相信个体之间确实生来就在自我控制能力上有一定差异,但这是一种需要主动发挥的能力,也就是说小孩子首先必须想吃第二块棉花糖才会想办法控制自己。他指出历史上有许多在某些方面自制能力很强的人却会在其他一些事情上放纵自己,比如克林顿总统和高尔夫球手伍兹的婚外情丑闻,这是因为他们在这方面不愿意控制自己,或是自大到认为不可能被发现。

请大家注意: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与未来成就之间的关联,是一个统计学的结果,并不是说你的孩子如果通不过“棉花糖测试”就前途黯淡。卢梭曾说过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我们家长是可以在这方面帮助孩子的,通过训练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比如去超市买的好吃的必须等到回家才能打开吃,饭前不可以吃零食,把零用钱积攒多了换取奖励等。

Mischel在他的新书《棉花糖测试》中,对这个实验在心理学和教育学上的意义作了详细的阐述。感兴趣的亲们可以读一下这本书,2014年9月出版的。

斯坦福实验:五种方法让孩子聪明

4、运动不能少

14项研究表明,爱运动的小孩更聪明。MRI给我们提供了更清晰的诠释,爱运动的人大脑中的基底节比不爱运动的人大。基底节是干什么的呢?它负责保持专注力、控制和协调运动,同时还参与记忆、情感等高级认知功能。

既然运动更聪明,那在家玩WII或者Xbox之类的体感运动游戏是否可以呢?科学家监测了跑步机20分钟和玩运动类电脑游戏相同强度的两组人的认知影响力的变化:跑步的有提高,但是玩游戏的没有。

所以,多把孩子撒出去跑跑吧,还你健康的体魄和聪明的大脑。

5、聪明小孩不是夸出来的

即使我们真心觉得孩子聪明,也不能总把“你真聪明!”“你真棒!”挂在嘴边,这样会导致孩子:

❶不独立

❷害怕失败

❸丧失进取心

所以学会正确地夸奖孩子很重要。很多学者都指出:我们赞美孩子的方式会影响他们的心态,太多无意义的赞美反而会让们对事情丧失兴趣。

❶赞美具体事情和过程而不是人

这条大家可能都看过很多,说白了就是赞事不赞人。

A. 赞美策略。e.g.“你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完成了!”

B. 赞美具体事情。e.g.“你真的很懂XX。”

C. 赞美努力。e.g.“我看到了你一直都在练习。”

❷不要违心地赞美

我们成人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低估了小孩子的智商。所以在孩子面前,也一定真诚,请赞美真正的成就。你可能会以为你是在通过称赞来鼓励孩子,但孩子可能会把不真实的赞美看作是失败的标识。

❸或者停止赞美

即使是赞美之辞,听多了也会变得无感。就好比吃药吃多了会产生抗药性一样。

除了赞美,我们可以多观察并给出正面的评论。

比如,小孩自己穿上了鞋,我们可以不像往常一样说出:“哇你真棒!”,而是微笑地说句“你自己穿上了!”这样的评论传递的信号是:你看到了他们的努力并鼓励他们对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