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月入5万,依然很自卑?

文 / 灵感昆
2019-01-24 01:30
为什么你月入5万,依然很自卑?

1.自卑情节人人都有

有个文案圈的朋友分享她的个人故事,她说她现在靠线下的培训课,可以做到月入5万,但依然很自卑。

我不是很理解,因为我们多数人,连月入过万都比较困难,感觉她在低调地炫富。

后来,她才说出缘由:跟她水平差不多的人,仅仅依靠在平台讲课,每个月就轻松赚到10万,但花的时间仅仅是她的一半。她知道后,很迷惑,自己累死累活做10小时,竟然不及别人轻松做5小时赚到的钱多,越是这样想,她越发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的情绪在她身上蔓延!

我以为,只有低收入的人群才会在赚钱这件事上自卑,没想到,高收入人群也会,虽然他们自卑的不是赚钱多少,而是赚钱效率的高低。

最近看了《蔡康永的情商课》,里面讲到自卑的一个例子,他的一位好友,是位明星,也被某些人称为女神什么的,她很漂亮,可是她也跟我们一样,永远有烦恼。

她和她男友分手了,原因是她觉得跟他在一起,压力很大,她男友的朋友学历都很高,不是纽约这个大学毕业,就是伦敦那个大学毕业,她只有中专毕业,对比之下,落差很大,她很自卑,还觉得男友的家庭不会接受这样的自己,很烦恼。

也许在我们看来,明星都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应该受到万人敬仰的KOL,怎么会有自卑呢?

可实际上,明星也是一个平凡人,就如康永哥那位朋友,她演艺事业很成功,也很漂亮,但是学历低,跟人谈起学历,还是不好意思说出口,久而久之,这种不好意思就演变成了内心的自卑。

自卑情节人人都有,但关键是我们该如何面对。

为什么你月入5万,依然很自卑?

2.别只检讨自己

你的父母是有没有对你说过:

跟你同班的同学已经月入过万了,而你还拿着刚毕业的薪资水平;跟你同学校毕业的,现在已经二三线城市买车买房,而你还在一线城市挣扎;跟你同龄的人,已经结婚了,而你还依然单身…

在我们父母眼中,我们永远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我们永远有缺点。听多了之后,自己也会不自觉地认为自己长得不够好看、赚钱不够多、名气不够大…

可是,这些标准真的适合我们发展的节奏吗?

TED有个很火的视频:“别让任何人打乱你的人生节奏”,感动了成千上万人。

一开始,校长就给学校的中学生规划人生:三年后你们将会去到想去的国家,上自己想上的大学,再过五年,你们将会开启职业生涯,或许会进入顶尖公司工作,然后结婚买房,十年之后,你的人生将会安定下来,再过十五年,你的人生轨迹将会定型。

台下有个男生突然举手打断:“我认为你说的这一切都是错的”

他说,有的人21岁毕业,到27岁才找到工作;有的人25岁才毕业,但马上就找到了工作;有的人16岁就清楚自己要什么,却在26岁改变想法;有的人有了孩子,却还是单身;有的人身处一段感情,爱的却是别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这取决于每个人的时间,也许有人比你超前,但也有人比你落后,但是他们有他们的节奏,你有你的,不用羡慕别人,也不用担忧自己走得太慢。

他还举例很多名人例子:马爸爸35岁才创立了阿里巴巴;摩根.弗里曼52岁才迎来演艺事业的大爆发;理查德.布兰森34岁才创办维珍航空”

告诉我们:25岁才拿到文凭依然值得骄傲;30岁没结婚,但过得快乐也是一种成功;35岁之后成家也完全可以;40岁买房也没什么丢脸的。

讲得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任何人都无法完全复制,如果非要让自己按照别人的轨迹来生活,来奋斗,来发展,只会让我们活得很扭曲,越来越不像自己,越来越自卑。

世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如果按照别人的评鉴标准来评价自己,那么,我们再优秀也不够好,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这是评鉴标准出了问题,因为它们不适合我们。

所以当感到自卑,不要只检讨自己问题,还要分析评鉴标准有没有问题!

为什么你月入5万,依然很自卑?

3.被自卑击垮怎么办?

有位写作伙伴跟我倾诉,群里的某位同学,她一个月过稿28篇,自己投了几十篇稿子,每一篇都石沉大海,很焦虑,曾一度丧失写作的欲望,怎么办?

有位宝妈说自己在家带小孩,没有工作,家里开支都来自老公,每次拿家用问他,都要看他的脸色,感觉自己低到尘埃。而在宝妈群中,她看到一位和自己一样在家带孩子的宝妈,做微商,月入3万,羡慕嫉妒恨,曾一度丧失了生活的勇气,怎么办?

生活中总是有这种例子,在一个群里,拿自己跟最优秀的人对比,总想着,同一个老师教,为什么他就比我强,同样是带孩子,怎么别人就可以一边在家带娃,一边赚钱养家。

其实,这些都是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作比较得到的结果,总把刚起步的自己当成是已经深耕了好几年的他人,才会产生这种错觉:为什么同样情况下,人与人的差别就那么大?

可这真的是同样的情况下吗?

真实的情况是,那位上稿28篇的人,父母都是高校老师,从小就教导她写作,而她一直从事小学的语文教学工作;那位月入3万的宝妈,做全职宝妈之前是在公司做销售的,结识了很多人脉!

我们总是看到简单的表象,就轻易相信了那些漏掉很多细节的故事,可故事要吸引人啊,必需把天时地利人和这些外在的运气成分减少,把主人公的努力突出。

在《思考,快与慢》中看到一句话:运气的成分越大,从中能学到的东西就越少。

努力有迹可循,但是运气无法复制。如果意识不到这点,我们就很容易做错误的比较,引发不必要的自卑。

可是,比较无处不在,怎么办?

在羡慕别人优点的同时,看到他的缺点。

最近看了部电影《搏击俱乐部》,有句台词印象很深:邪恶与平庸蛰伏于同一个母体,在特定的时间互相对峙。

其实,我们每个人,哪怕是很优秀的人都是如此,在同一个身体蛰伏着两种完全相反的情绪,我们除了有自信,也会有自卑,除了坚强,也会有脆弱,有伟大的时候,也有渺小的瞬间,会坚持一些事情,但会放弃更多的东西!

这才是我们啊。

所以,自卑也并不可怕,这只是我们常见的情绪之一,人人皆有。只不过,我们不要活在别人的鉴定标准下,而是要正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不做不必要的比较,遵从自己的内心,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才不会让自卑击垮。

最后借康永哥一句话:让山是山,让我们是自己。

为什么你月入5万,依然很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