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的根源,始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文 / 熊孩子清单
2017-06-27 21:52

最近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犯罪进入到我们的视野

有今天开庭审理的“徐玉玉被电信诈骗案”

未成年犯罪的根源,始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2016年8月21日,因被诈骗电话骗走上大学的费用9900元,山东临沂考生徐玉玉伤心欲绝,郁结于心,最终导致心脏骤停,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但仍不幸离世。检察机关经审查认定,2015年11月至2016年8月,被告人陈文辉、郑金峰、黄进春、熊超、陈宝生、郑贤聪、陈福地等人交叉结伙,通过网络购买学生信息和公民购房信息,分别在海南省海口市、江西省新余市等地,冒充教育局、财政局、房产局工作人员,以发放贫困学生助学金、购房补贴为名,以高考学生为主要诈骗对象,拨打电话,骗取他人钱款,金额共计人民币56万余元,通话次数共计2.3万余次,造成了山东省临沂市高考录取新生徐玉玉死亡。

有高中男生奸杀16岁女同学 因犯罪情节恶劣被判无期徒刑

未成年犯罪的根源,始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2016年5月19日晚上,16岁的女生小姚在昌平某外语学校的教室内被人掐死。案发后,小姚的同学王某归案。今天(6月26日)上午北京一中院一审公开宣判,法院经审理认定王某构成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数罪并罚判处王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王某于2016年5月19日21时许,在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东坨村满白路某外国语学校教学楼六楼东侧办公室内,强行与时年16岁的被害人姚某发生性关系,因害怕姚某告发,遂扼压姚某颈部致其机械性窒息死亡。

未成年犯罪从客观环境上来说:

未成年犯罪的根源,始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第一、现在的未成年人,心理年龄早已经突破了成年人的底线。

人大会有委员多次提出建议,修改未成年人年龄基数(减小2岁)。观现实生活,现在的青少年从个头、身材、智商等方面,相比七十、八十年代同期青少年,相对“成熟”许多。

第二、社会环境中面临的诱惑又来越多

事实证明,现在未成年人,智商猛增。大小家庭都意识到了文化、技能、智商方面的开发必要性。从幼儿园、小学、初高中都有课外技巧培训班,家教(小班)等。提前让未成年人在吸收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有“细菌”侵入。而青少年因没有涉及社会,也就没有社会是非分辨能力,对于是非从内心并没有区分能力。

主观上是家庭教育的缺失

未成年犯罪的根源,始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第一、父母对孩子的娇惯

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的原因有很多。一来现在青少年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脑子就比以前的孩子要活络,受教育程度虽然高了可法制教育并没有跟上,加上受计划生育影响,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比以前娇惯的多,给孩子养成很多任性的毛病。这样的孩子踏入社会后禁不住诱惑,自制能力较差,万一遇到坏人刻意引导他们,说什么未成年人保护法里,少年犯罪不会重判,孩子们有恃无恐的话,就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家长应该加强跟孩子的交流,一定不能让青春期的孩子扎堆还没人管,要知道孩子平时交往的什么人,对孩子要有耐心。

第二、父母对于孩子过于严厉

而过于严厉的教育,则会压抑孩子的自信,让小孩变的畏首畏尾,自卑,且有些小孩一旦脱离这种压制,会变得格外叛逆,对于以后的生活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第三、父母没有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家长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即启蒙之师。所以家长对儿童所施的教育最具有早期性。家庭教育连续性。孩子出生后,从小到大,几乎2/3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在有意和无意、计划和无计划、自觉和不自觉之中进行的,不管是以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进行教育,都是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未成年犯罪的根源,始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未成年犯罪的根源,始于家庭教育出了问题

家长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及时指导,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同时还要随时检点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正面形象,优化儿童心灵,预防儿童犯错误,甚至于违法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