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少女觉得活着是累赘 专家教你一张图判断抑郁症
如今,传染病、营养不良等儿童青少年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据2005年WHO报告,在发达国家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为12%~29%。其中,抑郁症在当今社会备受关注,全国抑郁症病例占全国人口的4.2%,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新闻也时常见报。13岁的小雯就是典型的例子。
13岁少女觉得无人理解,活着是累赘
对于13岁的小雯来说,本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初二学生。然而,在一年前参加某次正式活动时,小雯莫名地出现了紧张、呼吸困难的症状,被老师和同学误以为自己是在“作秀”,大家对此难以理解,小雯则认为是老师和同学与自己的世界观不同。
让小雯没想到的是,父母对此也不能理解,认为是小雯内心不够强大,因此小雯开始与周边人疏远,从此喜欢一个人独处,且会觉得自己活着是一种累赘,常常会思考活着的意义。这些压抑、低落的观念导致小雯萌生了自杀的想法,开始在网上寻找各种自杀的方式,有一次还想用烧纸产生有毒气体来自杀,后因害怕自己的行为被母亲发现而终止。或许是内心过于痛苦,小雯学会偷偷划伤自己来宣泄。而后,小雯情绪低落的症状愈发加重,体重减轻,难以入睡,且呈现出晨重暮轻的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学习和生活。她是怎么了?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与精神医学科主任 潘集阳
抑郁症发作次数越多,对大脑损害越明显
考虑到小雯的临床症状和经过详细诊断后,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与精神医学科主任潘集阳教授指出,这是患上“重性抑郁障碍”。重性抑郁障碍,也被称为临床抑郁症、单相抑郁,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快感缺乏、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下降和睡眠障碍”。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发布的报告中指出,抑郁症在“青少年疾病及残障”中排行首位,各地区整体而言,抑郁症在儿童及青少年中的流行率约有5%-12%。
针对小雯的治疗,潘集阳教授表示,重度抑郁障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临床症状的改善及认知功能的康复”。对于儿童重性抑郁障碍通常采取药物及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案,具体方法包括抗抑郁药物治疗改善抑郁心境;心理治疗调整患者负性认知,教会患者应对策略、处理人际关系;此外加上家庭支持和患者宣教;对于药物及心理治疗效果不佳者还可考虑使用电抽搐等物理治疗。
“研究已经证明,抑郁症患者存在着大脑结构性改变,发病时间越长、发作次数越多,对大脑的损害越明显,儿童一旦确诊,一定要尽早就医,足疗程治疗,不轻易停药减药。” 潘集阳教授说,目前抑郁症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达到广东人说的“断根”,也就是彻底痊愈,患者需要做好终生服药的准备。
抗抑郁药物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较为轻微
然而,有不少家长担心服用抗抑郁药物会不会影响儿童青少年发育?潘集阳教授认为不必过度担心。根据追踪调查发现,抗抑郁药物对儿童青少年的发育没有造成明显的影响。“现在有很多药物改进以后,疗效比较好,副作用已经很小了。”
加上,儿童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部分人群对世界、自身的认知还没有完善,即使天天做心理疏导,但是由于对方抗拒、不愿意或其他原因等,所起到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要知道,心理治疗有一个基本的要求,那就是患者要主动求治,愿意去讲述。在此前提下,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切不可因为担忧药物的副作用而拒绝必要的药物治疗。
不过,在美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抗抑郁药物有标签,24岁以下的人群服用药物要慎用,担心增加自杀的风险;25岁~65岁人群服用抗抑郁药物,没有发现增加自杀的风险;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服用抗抑郁症药物则会降低老年抑郁症自杀的风险。
全国约有两成双相障碍患者初诊被当作抑郁症
“另外,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抑郁症病情较为复杂,它分为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而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多半是双相抑郁。但是由于这两种抑郁可能在某些方面难以辨别,因而很容易将双相情感障碍表现为抑郁状态的情况诊断为抑郁症。”
潘集阳教授针对双阳情感障碍患者症状作了详细的介绍,很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一开始表现的躁狂期,身边的朋友家人不觉得异样,患者本身也觉得目前状态十分的好,没有看病的必要,一直到了躁狂期过后陷入长时间的抑郁,产生自责焦虑、消极轻生的情绪后,家人才开始意识到情况不对,赶紧去就医,而在这时期的患者就医时,会有医生将其诊断为抑郁症。据统计,全国大约有20.8%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初诊被当作抑郁症患者来进行治疗。
潘集阳教授提醒,这两种抑郁的治疗方法完全不一样,如果双相抑郁采用单相抑郁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不但没有效果,反而会加重病情,让患者变得更加焦虑,甚至加重自杀的倾向。同时,双相抑郁不管是自杀病例,还是治疗难度,都比单相抑郁高。所以区分抑郁症和双相障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误诊可能导致有效治疗延迟或者无效治疗。
如何预防抑郁症?要记住这“三早”
现实的窘境是,人们对抑郁、焦虑等各种精神疾病都有羞耻感,不愿意谈,精神疾病患者也常常被人们投以异样的眼光。“这是对精神疾病的一种误区,其实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跟其他慢性疾病一样,任何人一生当中某个时间、某个阶段都有可能得的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把患者排除在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工作环境之外,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新的压力。”
那该如何预防?潘集阳教授说,最简单的是记住这“三早”,“ 对于抑郁症,我们还是那句老话,要正确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早识别、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