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有多可怕?你们一无所知
10月15号是乔任梁的生日,他因为抑郁症自杀已经过去两年多了。但是时间没有冲淡纪念,到现在,他最后一条微博已经有5百万条留言。有很多人来祝他生日快乐,诉说着对他的思念,希望他在天堂可以过得很好。
“两年了,大家都还记得,你一定要幸福啊。”
还有一些人把评论区当做树洞,倾诉自己生活上的不如意,那些在其他地方无法发泄的情绪,都留在了这里。
“乔,日子真是难过啊,想往前走没有勇气,想往后退没有退路。”“乔,我只能和你说说话了,只能在这里说这些话了。”
乔任梁形容自己“每天都像癌症晚期病人一样活着”,为了不让别人担心,还答应会好好调理自己。他总是鼓舞身边的人,给予他们温暖,但自己过得并不快乐。
这个脸上总是带着笑容的男孩,最后选择了自杀的方式和世界告别。“抑郁症”三个字,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话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到2020年可能成为第二大疾病。
对于有抑郁症的人来说,比病症本身更难受的是别人的态度。随意在网上就能看到对抑郁症患者的冷嘲热讽,“矫情、没事闲的”,是常见的评价,甚至有人直言抑郁症是命薄,没福享受。
还有人说,自杀的人没有征兆。明明前一天还在正常学习、工作,怎么突然就去寻死了。实际上抑郁症人士一直在发出求救信号,只是被大家忽视,最后追悔莫及。
今年9月在峨眉山跳崖的21岁女生,在遗书上说自己得了抑郁症,感觉自己的灵魂就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拖进深渊里。总有两个声音在脑海中盘旋,一边说:死吧,死了就能真正解脱了。另一边说:你不能这么自私、不负责任。
她去倾诉过,也尝试过救自己和求救。然而,要么是被当成笑话,要么是觉得她想不开。运动、蹦极、旅行、换工作等各种方式都尝试过了,还是徒劳无功。最后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女生呼吁世人关注抑郁症患者群体,“不要以为他们是脆弱、想不开”。
抑郁症有多可怕?你们一无所知。
产后抑郁:我不是一个好妈妈
朋友小丽去年刚生完孩子,她说自己产后抑郁很痛苦。
休完产假回公司,被调离原来的岗位,之前承诺的升职空间也泡汤了。看看身边单身的朋友,觉得她们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能,自己却落后了。刚生完孩子,还不能适应角色的转变。焦虑,笼罩着她每天的生活。
她说,看着身上留下来的妊娠纹没有哭,在产房痛得死去活来的时候没有哭,喂奶的时候被孩子咬也没有哭,但是孩子发烧的时候我哭了,觉得是自己没把孩子照顾好才会让他生病。
“我不是一个好妈妈”的自责,成为最困扰她们的痛处。
尤其是,身边亲人的不理解,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凭什么你不行?”
“为什么别人产后身材都能很快恢复,你不能?”
“你怎么在家做点家务都做不好。”
“你又怎么了?”
知乎答主@吕莹说:
如果一个男人,做完一次开腹手术,拖着没痊愈的病体,下病床不到一个星期,马上让他投入到一份24小时需要随叫随到,还完全没有经验的工作里,稍微一点没做好要受到所有外人和亲人的指责,而且这份工作还不能给你带来任何收入和前途。
以上这些相信换成是男人没有一条能忍受的事情,被冠上母亲是伟大的之名,就要求女人笑着接受。
“我想自杀”,“你不像要自杀的人”
大家对抑郁症有刻板印象,传统认知里的抑郁症就是愁眉苦脸、死气沉沉,但是又有多少人的笑脸下,内心正在煎熬。
对于微笑抑郁症患者而言,微笑是他们的武装,也是一种内心的防御机制。怕麻烦别人,怕成为别人的负担,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
著名的喜剧演员卓别林、金·凯瑞和“憨豆先生”的扮演者罗温·艾金森,都患有抑郁症。
在大荧幕前,他们总是以灿烂的笑脸、滑稽的动作和幽默的语言出现,通过自己的表演把快乐带给了别人,把所有的不开心都藏在心里。
为前女友抬棺的金·凯瑞
Kevin Breel是一名喜剧演员,在ted演讲上,他袒露自己坐在床边,曾千百万次想要自杀。“我有自杀倾向,但如果你从表面上看我的生活,你不会看到一个有自杀倾向的孩子,你会看到一个篮球队队长、今年喜剧班的学生、今年学习英语的学生,一个经常出现在荣誉榜和任何party上的人。”
“想开点”三个字,扼杀了多少求救信号
在和有抑郁症的人相处过程中,有的人觉得疲惫不堪,有的人充满歧视,还有的人做出真正的关心和陪伴。
他说自己过得很不开心,你当他只是在抱怨,没有多一些耐心,随意回了句“睡一觉就好”。可是有抑郁症的人总是失眠,明天是新的一天,但旧的问题还在。
和家人说,大多数家长完全不能理解,“想开点,多运动就好了,就你事多。”
找朋友倾诉,朋友说他在忙,晚点再回复,然后按下返回键再也没有想起这件事。
偶尔问一句“你还好吗?”得到的回复是“还行”。哦,还行就是没事了。
在网上发帖倾诉,结果被怼:发出来的就是博关心,真正想死的都是一声不吭就去死了。
提问:如果另一半得了抑郁症,你会不会离开?
这是最高赞的回复。
在吐槽女朋友负能量的微博底下,最高赞的回复
甚至对有抑郁症的人感到烦躁、厌弃,选择敬而远之。一直以来都流行一个观点:不要和有负能量的人做朋友,会影响自己的心情。抑郁症患者被视为洪水猛兽,要远离。
亲近的人得了抑郁症,我们能做什么?
亲近的人得了抑郁症,我们能做什么?蝉主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丈夫得了抑郁症》给了答案。
男主角患上抑郁症后,时常就觉得自己腰痛背痛,妻子也没在意,就说是他的心理作用。没有胃口吃饭,被同事当成是感冒,劝他要经常锻炼。
男主角去了医院看医生,确诊后向妻子坦白自己生病了。妻子体谅他,还上网了解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并劝他辞职在家休养。
离职前一天,妻子陪他坐电车一起去上班,电车上非常拥挤,妻子感受到了丈夫一直以来承受的压力,对他说“一直以来,辛苦你了。”丈夫感动得当场在电车上哭了,觉得自己的艰辛得到了理解。
后来男主角的病情反反复复,好的时候会开心地笑,还会欣赏路上的花。坏的时候,会整个人躲进被子里不敢出来,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还怪自己拖累妻子。甚至有一天尝试自杀,还好被妻子及时救下来。
但是妻子没有放弃过,她认真倾听丈夫的烦恼,鼓励他把每天的状态记录下来,没有强迫他努力,顺其自然。
渐渐地,丈夫开始尝试社交,跟其他抑郁症患者交流,也意识到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就在身边。他说,我的抑郁症没有痊愈,但是会和这个病好好相处下去,这是一个寻找真我的过程。
《奇葩说》里有辩手问,内心很苦的人,要有多少甜才能填满?马东回答:“内心很苦的人,只要有一丝甜,就能填满。”
朋友情绪失落,他愿意找你倾诉,说明你对他而言是最重要的人之一,他知道你会在乎他的感受。所以,请不要辜负这一份信任。
如果身边有人得了抑郁症,劝他寻求专业的医生治疗的同时,希望你不要掉以轻心,用敷衍的态度作为答复。他在找你之前,已经暗自劝告过自己很多遍,也曾无数次怀疑自己,但还是竭尽全力地活着。
情绪治疗是个长期斗争,
需要合适的治疗、社区支援、大众支持和谅解。
只有用心才能看清楚,真正重要的东西。
你要做的首先是不要污名化抑郁症,然后是理解他,在他需要人陪伴的时候,多一些耐心去倾听,也许你的陪伴就是他在最后时刻回头的理由。
希望得了抑郁症的人明白,人生本就没有十全十美,一个不够完美的我们,也可以很可爱。不用急于苦苦挣扎,放慢步调,尝试着跟有抑郁症的自己相处。
就像电影结尾说的,“再黑的夜都会迎来黎明,就算晴空突然转阴,也远比黑夜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