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蓝鲸”来袭!专家提醒如何摆脱死亡诱惑

文 / 健康报
2017-07-04 19:39

50天内完成各种各样的自残任务,挑战自己的极限,最终诱导青少年参与者自杀……这种源自俄罗斯的死亡游戏——“蓝鲸”游戏,近期开始在我国社交网络中出现,引发社会关注。那么,“蓝鲸游戏”究竟是如何一步步诱导青少年走上不归路的?为什么青少年容易上钩?如何才能防范青少年的自杀悲剧?心理专业人士的解读和分析,或许能有助于我们厘清“蓝鲸”游戏背后的真相,并探索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之道。

近日,关于“蓝鲸游戏”的文章刷爆微信群。截至今年5月,这种源自俄罗斯的死亡游戏已使超过130名青少年相继自杀。更可怕的是,它像瘟疫一样,已借由社交网络从俄罗斯传到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国内有媒体称,“俄罗斯死亡游戏悄悄潜入中国”,引发舆论高度关注。随后,多地中学反映有学生在谈论“蓝鲸游戏”,甚至已经有青少年因为好奇尝试这种“游戏”。“蓝鲸”真的来了!所幸,我国已有相关机构和平台发起抵制、查删活动,全力拦截这条死亡的“蓝鲸”。

处于“危机年龄”的青少年

为何容易中招

“蓝鲸游戏”到底是一种什么游戏,它是如何让青少年心甘情愿去自杀的?

据“蓝鲸”死亡游戏的创始人、21岁的俄罗斯男子Philipp Budeikin(目前已被俄罗斯警方逮捕)供述,游戏的参与者多为10岁~17岁的青少年。当参与该游戏的青少年进入特定群组后,组织者会鼓励其完成各种残忍伤害自己的任务,包括凌晨起床看恐怖片、静脉切割、半夜爬到屋顶等。当病态的游戏进行到第50天,幕后“导师”就会命令玩家自杀。关于这么做的目的,Philipp 冷血地表示“他们不过是一些生物垃圾”,“我只是在替社会清除垃圾”。

对于这样恶毒的“电子邪教”,人们感到震惊的同时,往往也感到迷惑:“这些孩子衣食无忧,甚至被父母长辈当成掌中宝,为什么要一心求死?

首先,需要了解青少年情绪发生的原因以及情绪特点。青少年是身体和心理成长的最关键时期,许多心理学家把青少年时期喻为“危机年龄”。

处于危机年龄段的孩子表现为:

  • 一方面,情绪情感丰富热烈,也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幻想。

  • 另一方面,他们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外显与内敛:不愿意把心事告诉亲人、朋友,对于周围的人或者事比较敏感,比较容易触景生情。

这两种情绪表现两极性明显,一旦遇到一点挫折,有可能变得极端痛苦,甚至悲观厌世。

由于青少年没有成年人的经验丰富,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经常会陶醉于自我的幻想与冥想中,有时候非常消极,不能自拔,这样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尤其是当他们还面临沉重的学业负担、升学压力的时候,容易变得脆弱、焦虑。而个别学生在此期间可能遭遇同学排挤或老师不恰当的教育方式,则更加剧了这种负面情绪体验。如果这种情绪没有引起老师和家长的重视,特别是当他们向周围人倾诉压力的时候,得到的是“别人为什么没碰到,肯定你自己有问题”的反馈,这种不理解与不认同,会更加深青少年的无力感与孤独感。

负面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导致厌世情绪产生。事实上,“蓝鲸游戏”之类的自杀游戏,就是瞄准了一些心理防线最容易突破的青少年,通过一步步操控、诱导,使孩子的负面情绪极度放大,进而悲观厌世,最终走上了自我毁灭的悲剧之路

如何解决青春期的

认同危机和自我迷失

“蓝鲸游戏”敲响了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警钟。家长、老师在关注青少年的成长和学业之外,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能忽视。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从青少年自身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上入手,重点解决青春期的认同危机和自我迷失。

首先,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

补好“挫折教育”“生命教育”两堂课。

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家长和老师要多与他们谈心,对他们的消极情绪进行疏导。家长不应该对青少年有过度的保护,而是让他们通过自身实践,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抵抗挫折的能力,塑造坚韧的品格。同时,也应该让他们学会找到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学校加强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也十分必要。国外一般在初中就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我国一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比较浅,而且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中,也得不到重视。

第二,营造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生活的气氛和生活秩序,对于未成年子女的影响尤为重大。作为父母,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满足他们对自由、独立的渴求,培养融洽的情感。在他们碰到问题、遭遇挫折时,能主动倾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寻找克服和解决的办法。同时,多给孩子关爱,少给压力,鼓励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陪孩子进行户外运动,让孩子通过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让他们自己体会为人处世的道理,真切地认识到自然与生命的价值。

第三,加强教师心理学培训。

作为教师不懂得学生心理学,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例如有个别老师对学生进行侮辱性的惩罚,在全班发动“最不受欢迎的人”投票等,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以积极的情绪、良好的心态投入学习中去。同时,对于学生在学校受到欺凌,要及时正面干预,妥善处理学生间的矛盾。

第四,有关部门要加强网络监管。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青少年已成为使用互联网的重要群体,互联网也正在对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纯洁、健康的虚拟天地,网络信息的良莠并存,给自制力不高,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初步形成阶段的青少年带来了巨大冲击。一些垃圾信息和污秽内容对青少年的心理造成污染,导致冲突与迷失;网上的虚拟交往,容易造成青少年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脱节,引发心理疾病和人格障碍。此外,网络的高度隐秘性,一方面容易诱发青少年的破坏欲望,另一方面也会引发青少年的个人安全和情感问题。所有这些现象说明,网络管理亟待规范。优化网络环境,加快青少年网络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用正确、积极、健康的内容占领网络阵地,已经成为燃眉之急。

相信

那些挣扎在死亡边缘的青少年,希望能够被看到、能够被抚慰。当他们迷茫、无助时,需要向善的引导,才能走出这一段人生路上的阴霾。同时,也希望通过社会、家庭、学校多方的帮助,让青少年的生活多一些阳光与力量,少一些黑暗与恐惧。当遇到负面情绪来袭的时候,他们才有自信有勇气去面对去抵挡。正如《哈利波特》中描绘的那样,爱与快乐就是光明、强大的守护神,是打败摄魂怪的终极武器。

Believe

图/源自网络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自助获取转载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