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及时行乐,开心就好,这种想法可以会让你早死

文 / 知我心理学
2018-09-25 09:27

你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或者由于优越的先天条件,或者梦想着,有朝一日过上尽享快乐的生活。下午茶?海滩?游艇?这样的人生目标很常见,不过和你想象中不同,这种享乐主义的生活很可能会损害你的健康。

心理学家:及时行乐,开心就好,这种想法可以会让你早死

人们通常认为情绪低落的人容易身体素质不佳。港台剧里常说,“人啊,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市面上更是充满了“你快乐就好”一类标题的文章和书籍,也有不少人把追求“快乐”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然而,一项2013年的研究证明,如果只是纯粹的享乐,而不追求人生的意义,那么这种快乐对你的健康可能并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还可能起到反向的作用。虽然听起来很像是老掉牙的鸡汤,但这项研究却是基于遗传基因学检测的,登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心理学家:及时行乐,开心就好,这种想法可以会让你早死

不追求人生意义的快乐,描述的是一种相对浅薄、自利的生活,生活很顺利,自身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没有遇到什么困难。而意义感则完全来源于你对他人,或者社会的付出。

如果一个人是快乐的,对于以下问题,他会回答“是”:

•你会经常感到开心吗?

•你常觉得生活充满乐趣吗?

•你是否总觉得满足?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是有意义的,他对以下问题会回答“是”:

•你是否经常认为人生是有方向、有意义的?

•你是否经常感到自己对社会有所贡献?

•你是否经常感到自己在某个社群/团体有归属感?

很多时候,快乐和意义感并不是同时存在的。比如,一个人热爱打游戏,那么他在打游戏的时候就是快乐的,但是这可能并不会产生意义感。但如果这个人后来成为了职业选手,在世界比赛上为国家获得了世界第一的荣誉,那么他做的事就是既快乐又有意义的。

而研究发现,仅仅追求享乐,而不在乎意义的人,他们的基因表达方式是与长期处于逆境中的人相似的。

我们都知道,长期处于逆境中的人,他们的生理、心理都会受到损害。当人们感到非常孤独,为爱人的逝去而悲痛,或勉强维持生计时,他们的身体会进入“威胁模式”,这会触发与压力相关的基因模式:促炎基因变得活跃起来,同时,抗病毒反应的相关基因的活性则会下降,所以他们患炎症和受到病毒感染的几率会比一般人要高。

心理学家:及时行乐,开心就好,这种想法可以会让你早死

而生活得很快乐、但几乎不追求人生的意义的人,和那些“长期身处逆境的人”的基因表达模式非常相似。这些处于享乐状态的人,身体却一直在做好预防细菌威胁的准备,促炎反应会变得活跃,也就是说,即便他们并未患病,身体也会先调动自己处于一种“炎性反应状态”,以抵御可能会患病的风险。如此,处于长期炎性状态的身体,罹患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将会更高。

研究还证明,那些追求人生意义的人,更容易获得对人体更有益的基因表达模式。无论是那些既感到快乐、又感到人生充满意义的人,还是那些追求人生的意义、但不一定快乐的人,逆境应激反应的活性都比较低,他们的身体不会像处于逆境、孤独中的人那样,调动自己身体的炎性来应对细菌感染,而是会为我们准备抵御病毒的抗体,以便让我们在人群中也不容易被传染病毒。

此前人们认为,积极的情绪不但能够拓宽视野,还能增强你抵御逆境的能力。几千年来,哲学家、伦理学家们都在讨论享乐与幸福的命题。这次的研究则从基因角度证明,单纯的享乐似乎是不够的,如果想要活得更久,人们需要追求意义。

你觉得你生活的追求是什么呢? (多选) 0人 0% 追求快乐 0人 0% 追求意义 0人 0% 其他,留言告诉我们


以上。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最后24小时特惠,到KnowYourself公号后台回复“live”,立减200元!最懂自我探索的“知我心理学”,带你认识自己,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