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中学校长的家教观

文 / 老陈的语文教育笔记
2018-09-24 15:02
最牛中学校长的家教观

原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被称为“最牛中学校长”和“全国最有魅力的校长”。他认为:“好的家庭教育比上重点中学更重要。”

他认为:家长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态度、习惯和价值观。它曾做过一些调查,结果就是习惯、对社会的看法、一些好的品德,都来自于家长。而家长的社会地位、声望和经济地位并不重要。由此,刘校长得出一个结论:家长最重要的责任和作用,就是做好表率。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首先要做个什么样的人。

学习始于模仿。父母的一切言行都在孩子的视野当中,没有丝毫隐藏。真实、真诚、表里如一是家庭最重要的教育原则。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什么不当行为,家长首先应该检点自身,并善于把生活中的小事,变成教育和引导孩子学习做人的契机。

刘校长还认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夫妻关系。珍惜对方,夫妻恩爱的家庭,孩子才有安全感,才能在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让孩子在一个幸福、牢固的家庭中成长,是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礼物,它远比处处把孩子放在第一位重要得多。

孩子第一,容易形成孩子意识的错位,导致自我中心、目无他人、不会合作、孤僻、自私、少友、缺乏幸福感。而愉快的交往是人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家长首先是榜样的作用。一个不崇尚读书的家庭,孩子很难养成读书的习惯。一天到晚上网、看电视、打麻将的家庭,孩子很难安心学习。刘校长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展好的学生,和当年上的是什么样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几乎没有多大关系,相反的是家庭教育更加重要。

最牛中学校长的家教观

刘校长认为,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从容不迫,不急于求成。要把家教融入生活的细节。当年,美国洛克菲勒把所有的家务都明码标价,告诉孩子,要想得到首先要付出,而不是撒泼打滚、无理取闹。不劳而获永远都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培养孩子要基于概率最高的事情上,放在通过努力更容易实现的目标上。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太高,学会容纳孩子的不足,尊重孩子的选择。发育正常、身体健康会、勇于承担事情、会和别的孩子相处,远比学习知识重要;热情文明、举止文雅、风趣幽默等性格的形成远比金牌重要。

家长的优秀,不在于学历,不在于毕业于著名学府,也不在于显赫的社会地位,而是要有做人的优秀品质。比如:诚实、善良、宽容、朴实、勤奋、节俭、勇敢、坚毅、顽强、热情、敬业、乐观、热爱学习、积极进取、精益求精、热心助人等等。没有优秀的家长,很难产生优秀的后代。家庭的影响辈辈相传,一脉相承。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在一定的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中成长的。

刚刚看了几个相关台风的小视频,路边的很多大树被刮倒了。看看根部就知道是新栽不久的,头重脚轻,根没有扎下去。从泥土中钻出来的树,树越大,根越深,即使腰折,也不会连根拔起的。

所以,对于家庭来说,教育是天大的事情,因为他决定孩子的一生,能不能站得直,立得稳,经得起大风大浪。但教育又源于生活小事,越是细节的地方越体现教育。因此,家教必须从小做起,从细节做起,根深才能叶茂。

(注:本文依据北京教育播报文章压缩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