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用孩子的道歉,安抚自己的焦虑

文 / 舒院长专注心理健康
2018-09-05 18:43

舒院长总在一些公共场合看到这样的情景:

怒气值满格的父母训着哇哇大哭的孩子:“你说你是不是错了?是不是错了?错了该怎么办?”孩子的哭闹终于被家长的威严制止,用脏兮兮的手背擦着眼角止不住的泪水,愤愤地喊:“对不起!”但在舒院长看来,孩子完全没有道歉的诚意,他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其实很多父母都一样,对孩子不肯道歉非常在意,仿佛只有孩子道歉事情才能圆满解决。但真的如此吗?

让孩子说对不起,只是安抚父母自己的焦虑

很多时候,父母逼着孩子道歉,并不是打心底就认为孩子错了,而是为了安抚自己的焦虑:孩子还这么小就敢不听话,害怕孩子在倔强中养成叛逆。

我们总是用孩子的道歉,安抚自己的焦虑

尤其在公开场合,孩子的哭闹引起了周围人的侧目,父母害怕别人觉得自己没教育好孩子,这点是父母怎么都不愿意承认的。必须在“教育孩子失败”的形象形成以前,逼迫孩子道歉,获取一点心理安慰,挽回家教失败的颜面。

做了错事说声“对不起”是一种符合社会规范、体现人的素质、增进人际交流必不可少的行为,所以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而让她道歉,而只是需要孩子的一声“对不起”来化解父母的尴尬。

然而用这种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真的合适吗?

道歉式教育,让孩子分不清对错

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孩子的道德感在4岁左右才会出现。也就是说在0-3岁的前道德阶段,孩子按照自己想象的规则活动,不能理解别人的或一般的规则;即使到4岁后,学龄前的孩子也更多是在用观察、体验的方式来一步步构建自己对于道德的认知。

“对不起”不是人人天生就会说、就懂得说、就明白为什么要说的,道歉也需要一边成长一边学习。舒院长虽然也看到一些特别讲礼貌的孩子,但他们并不一定真正明白为什么要这么做。让3岁以下的孩子去说“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其实都只是鹦鹉学舌,“对不起”这句话也失去了它真正的道歉意义。

我们总是用孩子的道歉,安抚自己的焦虑

另一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也认为,四岁左右的孩子道德发展处于“前习俗水平”,意思就是说这个水平下的孩子做出“道德”行为,是为了避免受到父母等成年人的惩罚,或者是为了博取家长欢心、得到物质奖励,而不是因为真正理解了一定的道德准则。

换句话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们总是要求孩子以我们的方式表达歉意,但其实孩子有自己表达歉意的方式:比如主动去抱一下对方;分享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和食物;甚至是做出一些举动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很多时候,孩子知道自己错了,却不肯道歉,其实是害怕惩罚。

我们总是用孩子的道歉,安抚自己的焦虑

逼孩子认错和道歉,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

舒院长在网络上看到一个小视频,小女孩犯错后已经认识到错误,并请求静一静,可是妈妈却一再认为孩子态度不端正,没认识到错误,双方因此僵持不下。

视频中的妈妈在孩子仍然处于情绪中,仍急吼吼地逼她认错,也难怪此时孩子会愤怒地吼妈妈:“我错了,又怎么样!”

孩子在犯错后,他们已经很紧张了,如果父母仍然一味地逼孩子承认错误,势必会激起孩子的抵抗,让孩子不认错,甚至撒谎,发脾气。

另一方面,在孩子根本就没有认识到错误的时候过于重视这句“对不起”,反而会让孩子口中的道歉成为一种规避惩罚和指责和获得好评的技巧。

当孩子犯了错,家长通常会逼孩子道歉,可这时候孩子通常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甚至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就算他们迫于权威写了检讨,也只是屈从,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种流于形式的道歉失去了道歉具有的杜绝再次犯错的核心作用。

在这种道歉教育下,之后他们的人生可能是这样的结果:

1、要么重复犯错

对犯错的后果毫无畏惧,反正说对不起就可以了;

2、要么遇事习惯性道歉

不管是不是他的过错,都要说对不起,因为这样能收获别人的喜欢和接纳。

但这些,都不是道歉的真谛。

我们总是用孩子的道歉,安抚自己的焦虑

所谓道歉,并不是“对不起”三个字,它既包含着对受到伤害者的歉意,也需要承担造成的后果,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错。它需要致歉者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可是,在逼着孩子道歉的时候,我们又何尝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过?

那些局限于自我视角的“合理”观点,那些所谓“正确”的解决之道,不过是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每个人看重的东西不同,在乎的也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不要用我们自己的观念去绑架别人的行为。即便那个人是我们的孩子,也不要。

注: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