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 家庭教育的核心冲突:“育人”还是“制器”?

文 /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2018-07-26 10:48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内心是极其复杂的!这个世界确实有可以被称为“变态”、“冷血”、“杀人狂魔”、“禽兽不如”的凶手,但我实在无法想象,这些称号可以和一个14岁的孩子联系在一起。

今日头条 家庭教育的核心冲突:“育人”还是“制器”?

今年6月初,山东省淄博市一所中学的两名学生,在班里是前两名。因第二名一直考不过第一名,所以第二名经过周密布局和准备后,将第一名杀害于家门口。凶手的杀人动机就是:“杀了第一名,我就是班级第一名了!”。

我相信,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一定也是十分震惊的和愤怒的。而更令人震惊和愤怒的是,据说杀人凶手的父亲(有人说是当地一所中学的老师),正在给自己的孩子做精神鉴定,想以精神病的名义逃脱罪责!

那么,通过这个细节,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14岁的少年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家庭教育模式一定是畸形的!畸形的教育理念,必然造就一个畸形的孩子,最终贻害周围。

如果我们分析这个凶手的心理动机,其根本的驱动则来自对第一名的强烈而持久的嫉妒,欲除之而后快。当然,因嫉妒而导致的惨剧不止这一起,比如曾轰动一时的复旦大学宿舍投毒案。相比之下,只是惨剧的主角,更加低龄化,再继续下去会不会发生在小学生身上?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和反思:我们到底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是培养成高级人才,还是制造成高档器具?

今日头条 家庭教育的核心冲突:“育人”还是“制器”?

我们都知道,当我们内心充满对别人的嫉妒时会发生什么:我们会尽一切努力用任何手段来保护自己,让自己更有尊严的存在。

我们可能会压抑我们的感情;我们可能会勃然大怒,阴谋报复;我们可能会决定奋发图强,让自己变得非常强大和成功,让别人不再能够伤害我们。

许多被列为精神病问题的行为,包括一些思维偏执、强迫性行为、惊恐发作甚至那些最自我毁灭的行为,一开始都是自我保护的适应性策略。

在强烈的妒忌下,选择何种手段来减轻自己的嫉妒带来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则正体现了我们在过往的成长中经历了什么。在过去的成长历程中,我们全力以赴,挣扎求生,不甘失败;也付出各种的代价:我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思维和良知之间的联系毫不关心。

而这种应对方式的恶果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样的状态下,其实没有人是真正快乐的,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所以,我们可以想象,这个杀人凶手的成长历程,一定是很“苦逼”的,而父母则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即使他们也许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他们自己可能也是未曾走出来的受害者。

今日头条 家庭教育的核心冲突:“育人”还是“制器”?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畸形的嫉妒和家庭教育,可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的伤害呢?结合以上的探讨,我提供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 提供适当的挫折教育

给孩子体验失败的机会。让孩子真正理解,胜败乃兵家常事。有胸襟,有气度。

二, 父母对孩子多一些接纳和认同

对孩子要“不以成绩论英雄”、“不以排名论英雄”,眼里始终有孩子,而不只是孩子的成绩。

三,培养孩子的多方面兴趣,挖掘其他才能。

如果可以适当的培养孩子在课本知识学习之外的兴趣,而不是只关注于分数这么一个狭窄的范围,孩子就可以有更大的心理弹性面对排名不佳的压力,因为有另外方面的成就作为心理补偿。

四, 给孩子以合理的期待

俗话说: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父母的成就和格局就是孩子的榜样,当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的时候,一定要回来看看自己,如果是你,你行吗?

今日头条 家庭教育的核心冲突:“育人”还是“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