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为什么爱人就在身边,我们仍旧感到孤独?

文 / 知我心理学
2018-07-22 20:05

半夜睡不着刷刷手机,不知道可以找谁聊天。

想发个朋友圈,又不知道发什么,勉强写了两句还是删掉了,

把手机放下,面对黑暗蓦地有一阵很孤独的感觉……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孤单,是因为身边没有亲密的人陪伴。然而也有某些时刻,即便爱人就在身边,我们仍然会感到孤独。

心理学家:为什么爱人就在身边,我们仍旧感到孤独?

孤独的三种类型,你是哪一种?

1.人际孤独

这种孤独最为普遍,主要是指与他人的分离。比如缺乏一定的社交能力,在新的环境中没什么交心的朋友;比如亲近的人发生了严重的意外事故等等。

2.心理孤独

这种孤独相对特殊,人在面对巨大的压力或创伤时,可能会将内心的一部分进行割裂,压制自己的欲望或情感,来避免可能遭受的伤害,而分割内心的过程,有可能造成人与自我的隔离与断裂。人们会因为和内心存在撕裂,而感到孤独。

3.存在孤独

存在孤独是指个人与任何其他生命之间存在着的无法跨越的鸿沟,比如两个人爱得如胶似漆,但他们在本质上依然是两个无法融合的个体,有着明确的身体边界,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会因不同的生活经验,始终存在一定难以沟通的部分。

存在孤独并不像这个词本身那样抽象,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时常遇到它。一个人不断成长,要逐渐为自己的生活做选择,减少家人对自己的帮助或掌控。当我们自由时、为自己做决定时,时常会伴随着无助感和恐慌感,这些就来自于存在孤独。

心理学家:为什么爱人就在身边,我们仍旧感到孤独?

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孤独感呢?

其实解决孤独的关键在于,用成熟的爱建立好的关系

人无法完全不孤独。因为存在孤独是人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存背景,无法消除,所以在通过建立关系面对孤独之前,人必须对孤独有一个的正确态度:人要接纳孤独作为人生的背景,有承受它的勇气,只有这样人才能够真正地去爱别人,因恐惧而来的爱欲,往往无法建立真正的联系。

1.以无所求的方式开始建立关系

说起“无所求的爱”,很多人会反问:一个人怎么会只因对方本身而去爱另一个人?如果不去考虑对方能够提供什么、能付出多少,最后后悔了怎么办?

但无所求的爱强调的是,人在建立关系时不该以索求和交易作为核心动机。比如有些人总是在想:“我和他在一起能不能得到足够的关爱?”如果这些想法成为一段关系的根基,一旦其中有人感到“交易不当”,关系很可能就破裂。

爱出自无所求,这并不意味着爱没有回报。只是这些回报不是爱的动机,因为它们是无法求得的,是成熟的爱自然产生的。

心理学家:为什么爱人就在身边,我们仍旧感到孤独?

2.主动去爱,这本身也是自我力量的展现

有些人害怕在互动关系中成为主动的一方,是因为他们觉得主动的一方处在劣势,如果自己主动付出的真心和爱意没有得到回应,这不仅是浪费,还令人伤心。

这样的想法是在将“爱”视为一种有限的资源,自己会在给予的过程中感觉被消耗了,所以他们渴求的爱的方式是交易式的、或囤积式的。

然而,成熟的爱是指,认识到爱本身并不是一种“有限的资源”式的存在,它是一种能力,不会因为“给予”而变少。

3.进入对方的生命和世界

如果只是主动的给予,而毫无在乎自己的关爱是否符合对方的需求,这样的爱注定是盲目的。所以,成熟的爱也包含着对另一个人的真正了解。

在我们了解另一个人的过程中,很容易将自己的幻想强加在对方身上。真正的了解,是依照对方的本来的样子来了解,必须倾听对方,以共情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命。只有这样,对方才可能摆脱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以完整、丰富的生命个体出现在我们面前,才会构成真正的对话和关系。

4.爱不是吞噬,是彼此分享孤独感从而缓解孤独

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觉得独占一个人的冲动和情感才是爱,越是想要独占对方,才是爱得越深的表现。

成熟的爱是两个完整生命之间的积极互动。成熟的爱之所以让我们更有力量地面对孤独,是因为在这种爱里,我们承认了孤独是个体的生存事实。我们之所以不恐惧于孤独,是因为我们在尊重彼此独立的前提下,依然相信两个人可以通过“分享孤独感”来缓解孤独。

如果你暂时还没能拥有这样成熟的爱,只要你走出自己的封闭空间,发现他人在与你同样的孤独和恐惧中,那么你对孤独的恐惧就会转为对他人的同情,使你不再那样惊慌。

愿你能让孤独感,成为你走向他人的积极动力,愿你张开眼睛看到那些和你一样深陷孤独的生命,愿你有勇气成为那个首先给出微笑,主动给予支持与爱的人。

你是否想起了自己人生中最孤独的时刻?当时又是如何应对的?欢迎大家分享,分享孤独可以减少孤独哦!

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7年度健康头条号、悟空问答最佳干货科普答主获得者。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