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表达的是对父母的愤怒

文 / 东乌旗妇联
2018-07-19 02:47
「家庭教育」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表达的是对父母的愤怒「家庭教育」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表达的是对父母的愤怒

教育孩子时,为什么鼓励很重要?

三岁的帕蒂想帮妈妈摆餐桌。她拿起牛奶瓶准备往玻璃杯里倒牛奶,妈妈抢过牛奶瓶说:“别动这个,你还不够大,我来倒牛奶,你可以摆餐巾纸。”帕蒂露出难堪的神情,转身离开了餐桌。

帕蒂的妈妈显然是错了,她没有鼓励孩子。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看来,像帕蒂这样的孩子虽然年纪尚小,但天生具有极大的勇气,并且热切地想要尝试其他人能做的事情,值得鼓励。帕蒂的妈妈显然做得不够好,她不清楚即便帕蒂真的把牛奶洒在桌子上又能怎样,与孩子的信心损失哪个来得更严重?其实,如果帕蒂真的把牛奶洒了,妈妈只要微笑着鼓励她要勇于面对失败,轻轻地对她说:“再试一次,你做得到。”这就够了。

新一代的中国父母们隐隐约约地知道,鼓励对于孩子十分重要。但到底怎样鼓励孩子呢?鼓励孩子其实是要讲究方法的。

中国有句古话:“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沟通交流的前提。当父母总是希望把自己的经验强加在孩子身上时,当我们强迫孩子遵照我们规划的道路前行时,亲子关系往往会出现问题,家庭的和谐也遭到了破坏。

「家庭教育」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表达的是对父母的愤怒

亲密关系远比你说的话重要

如今的父母往往有一个误区,就是太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却忘记和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其实,在保持良好关系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才容易收到效果。我主张“关系大于教育,关系先于教育”,如果发现孩子有问题,先改善亲子关系。

改善关系不是去讨好孩子、一味地认同他,而是要把孩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父母与孩子的亲密关系分开,比如学习和亲密关系是两回事,不要说“你不好好学习就不是我的儿子”。要知道,孩子身上的很多问题表达的都是对父母的愤怒。孩子对父母和自己的亲密关系不满意,所以会逆反,比如父母要他好好读书,越说他越不读。只有和孩子结成彼此非常信赖的共情关系,父母的引导才会顺利地实现。

父母和孩子的亲密关系是条隐蔽的信息链,虽是潜在的,却是重要的。比如:在公司和老板说话,表面上是在和老板汇报相应工作,实际上你的内心是在期待老板对你的态度、对你关注的方式。亲子教育也是如此,亲密关系远比你说的话重要。

不要强烈地在乎细节对错

很多父母强烈希望自己的孩子像某些文化标签下的“好孩子”,但事实上,一味盲从榜样的方法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很多生活细节上的观念没有绝对化的对错之分,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给他这样的观念: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是对的,其他的都是错的。否则,孩子长大之后会非常痛苦。

他会给自己找麻烦,甚至在心理上跟社会过不去,因为他在大脑里面僵硬地认为只有一种东西是正确的。他不会尊重少数人以及处于弱势的文化,一旦自己成为少数人就会非常恐慌。

文化对人内心的构建力量是非常强大的。父母应该引导孩子不要非常强烈地在乎细节上的对和错,因为对错往往是相对的。对于孩子做的事情,父母也不要总用对错来分析。

孩子的年龄和心智有其年龄段的特点,不要过分强调一致性,不要和其他孩子硬性地比较,而是要鼓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他希望成为的那种人——“虽然和高考状元不同,但妈妈认为你同样是可爱的。”,这是在打好孩子的心理基础。

抽象的道理对孩子是强大压力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在于内容的对错,而在于教育方式是否正确,在于教育行为对孩子是否有效。有些父母教育起孩子可谓天衣无缝、头头是道,可孩子就是不买账;有些父母对孩子没有讲什么道理,甚至根本就不讲道理,可孩子依然相信他们。

其关键就是做父母的是将“有效”放在第一位,还是将“正确”放在第一位;是将“情”放在第一位,还是将“理”放在第一位。家庭是应该讲“情”而不是讲“理”的地方,特别是对于正处在青春逆反期孩子的教育。

我主张不要用非常正确的道理去教育孩子。这些抽象的东西往往是非常绝对化的,对于孩子的影响,心理学认为是一种强大的压力。

成年人判断生活细节事件是对是错,远比孩子要宽松,因为我们会首先判断是有效还是无效。教育也要追求“有效性”,而不是片面追求“大道理”。所谓“大道理”,孩子往往达不到,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

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

允许孩子犯每个年龄可以犯的错误,这是我在临床中慢慢总结出来的,犯这种错误的结果往往是好的。那些看起来很傻的错误是孩子成长的资源,而不是障碍。只有父母认为是障碍,它才会成为障碍,因为你的沟通方式、言语会把它真正地演变为一个大障碍。家长担心、害怕孩子犯错误,其实是被自己的想象吓到了。

痛苦是重要的。孩子没有经历过痛苦,就肯定会被痛苦打倒,经历了才能学会管理和释放情绪。父母过度的保护倾向以及犯错之后代替承担的倾向,非但没有效果,反而会把问题搞得更复杂。

孩子不可能一出生就是听话的孩子。如果他长大以后很多体验都没有尝试到,有一些该犯的错误没有犯过,也没有经历过挫败,那么,他实际上是没有能力的。

孩子知道父母说得对,但无意识中还要做一些看起来有点儿不对的事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对他就像养分一样。比如说因为做了某件事情被老师罚站,孩子就会印象深刻,知道这事后面有一个秩序,要遵守游戏规则,不遵守就要受到惩罚,这样的经验很重要。

孩子的沉默不是对抗

其实父母更多的是表达态度。这个态度如果很鲜明、简洁,比如“我认为你不该这样做”,就会产生矛盾。父母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如果总是需要孩子说“是”,就有点过于依赖孩子,说明父母内心的安全感、稳定感、和谐很大一部分都希望从孩子的态度获得,应该说这样的父母缺乏一些心理能力。

实际上,家庭里面的争吵总是双方都不认输时才会发生,只要有一个认输,争吵就不会继续。比如打架,两个人都要打才行。下棋,两个人下得越精彩越投入,双方厮杀就越激烈。如果一方不玩了,另一方怎么想厮杀都无法进行。家庭里也是这样,必须要有一方沉默才能结束矛盾冲突。孩子并不处于权威的位置。如果建议爸爸妈妈沉默,孩子的位置就显得太高了,所以建议孩子要沉默。

沉默就是一个态度,比如“我不想玩这个游戏了,今天的争论到此结束”。父母也应该懂这个意义:孩子不想讨论事情了,只是愿意听、听完就完了,那就要学会把嘴闭上。如果爸爸妈妈认为孩子的沉默是对抗,甚至恼羞成怒,那是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马上得到结果,代表了一种不太成熟的心理,比如他们自认为特别权威,不应该被冒犯。

所以我想说, 良好的关系是相对自由、和谐、彼此尊重的关系。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要靠引导,引导的关键在于给孩子选择空间,但同时要让孩子明白:他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