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教重于言教,钱学森夫妇的智慧家庭教育观
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在回忆起自己父亲和母亲的时候,钱学森之子钱永刚教授讲了几个令他难忘的小事。
虽然我的父亲是著名科学家,母亲蒋英也是一位造诣很深的音乐家。但在我的记忆中,从来听不到他们对我讲什么大道理,钱永刚说。
父母认为大道理学校老师平时已经讲了很多了,无需说教。而且在家庭教育中,“身教”远远重于“言传”,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讲的多不如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所以,记忆中没有什么他们对我说教的印象,只有一些过去生活的记忆。
如今看来,这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比如,小时候,每天我父母下班回家后,总是会继续忙工作的,看到他们那么认真地投入工作,我们也一回家就拿起书本学习。
因为酷爱读书曾是整个钱家的家风,受到熏陶的我父亲也把这个良好风气带到了我家。
所以我家也一直都有读书的良好氛围。但我父母却从未教过我们如何读书,至于怎么读书,我是从我父母那观察学来的。
我在观察中发现:我父母他们做学问,总是注重持之以恒,注重积累。毫不功利,从不着急,就这样一点一点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他们就成功了。
我父亲就是这样去对待学问的。从小到大,他从不认为他是天才,在学校也没有跳过级。就这样稳扎稳打地一年一年读下来,一直到读完博士为止。
正所谓“基础越好越牢,大厦越高。”
他这样稳健的学习态度和精神,使他的基础知识掌握地非常牢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功,助他成为大师级的水平,也最终将他的创造思维彻底激活。
在家风的影响下,小时候我们爱读书,但那时候我们仅仅是将读书当成是一种兴趣爱好,从来没想过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也不是为了学习什么获得高分的方法,一切都凭自己的兴趣。
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就天天抱着大部头书看。那时候我对《十万个为什么》产生了兴趣,父亲知道了,就让我一天看70页,如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先攒着,说他有空时我可以去问他。
从没对我读书提过要求的父亲,这次的例外引起了我的重视。
对于那时的我,一天看完70页挺不容易,但这样的规定增长了我的知识。
周末的时候,父亲问我:有问题吗?这时我把做好标记的问题提出来,父亲会一个个帮我解答。
记忆中我父母对我的学习成绩从没要求。
小时候我的成绩单并不是那么漂亮,5分制的成绩单上,总有几个是4分。每次父母看了,他们只是笑笑,从来没对我说,争取满分。
他们觉得丢分很正常,而硬让孩子考满分,太累,也没有必要。
我上初一那年,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说,看看你的成绩单有什么问题吗?
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啥问题。
老师说,你的问题就在这里,对自己要求不高,像你这样的家庭,应该消灭4分,全拿5分。
那天吃晚饭,我跟父亲提起了老师的要求,父亲听完,却什么都没说,呵呵一乐,走了。
但我却暗暗努力,那年期末考试,我全拿了5分,我想这次父亲一定会大大表扬我一番,
谁知父亲看了后,只是笑道说,以前也不错的。
看了父亲的反应,我真是感觉亏大了!要知道我为了全5分,少读了多少的课外书啊。
现在想来,读书的时候没有他们给予的压力,我的目标全部在“知识”而不是“分数”上,
这是一种何等的智慧!
在我眼中,父母讲话做事很讲分寸,而且他们喜怒不形于色, 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取得了成绩,获得了成功,父亲对外人却从不提起,他认为这没有什么可骄傲的。
母亲非常有教养,碰到再大的麻烦,只是会轻描淡写地说一下,从不会絮絮叨叨个不停。
我家有个厨师文化不高,但菜做得不错,我那时并没把厨师当回事。
有一天,厨师突然说有个问题要请教我。我想厨师能有多大的学问,能难倒我吗?我说你随便问吧。
厨师问道:你的父母每次来吃饭时,为何都要穿戴得整整齐齐?
这个问题还真一下把我难住了,我突然想到,即使是大热天,父亲也从不穿背心和拖鞋出来用餐。
厨师说,这是你父母对我们这些服务人员的尊重。
就是他们的许多行事的方式,直接影响到我的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
渐渐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的父母从不和我讲大道理,是他们“身教重于言教”的家庭教育观的具体体现。
每次回忆起我父母,他们的以身作则,还有勤奋认真的学习态度、待人处事的境界和心胸,总是会清晰深刻地映入我的脑海。
这正是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君子应“讷于言敏于行”。
“一个行动比一千遍说教更有力量”。
钱学森夫妇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如此的富有智慧,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