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能“去中国化”(作者:赵忠心)

文 / 生在沈阳
2018-06-23 13:25
家庭教育不能“去中国化”(作者:赵忠心)

作者:赵忠心

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2014-12-28

家庭教育不能“去中国化”(作者:赵忠心)

制图 张鹏

家庭教育理论体系要有中国特色

今天,整个社会都比较浮躁,很多家长也心浮气躁,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而将主流文化、道德的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汲取精华,继承、发扬,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对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国家、地区长期封闭,往往会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盲目自满;而一旦开放,又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产生民族虚无、民族自卑的思想,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这是常常发生的历史现象。 

对于外国的文化,要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理直气壮地大胆学习、借鉴,为我所用。与此同时,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的原则,认真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精华,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也是非常必要的。二者不能偏废,家庭教育尤其不能“去中国化”。 

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并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研究这个课题,尤为重要。 

教育属于上层建筑,受经济基础的制约,也要为经济基础服务。家庭教育也是教育,也属于上层建筑,也要为经济基础服务。 

以往,人们只关注家庭的生产、生活职能。其实,家 庭不仅是生产单位、生活单位,也是文化、道德的载体,承载着传递传统文化、道德的历史责任。 

几千年来,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一直延续到今天,家庭功不可没。在传统社会,学校教育并不发达,绝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入学读书,家庭教育成为保存、传递传统文化、道德的重要渠道。 

在今天,虽然学校教育已经相当发达,学校自然是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的重要渠道,但与此同时,家庭和家庭教育仍旧以它独特的优势,担负着传递主流文化、道德的社会责任。 

家庭是一种私人教育,有很大的自主权,任何人都不能强制家庭教育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但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家庭都自觉不自觉地传递着主流的文化、道德,这是为什么呢? 

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对家庭的和谐有积极的意义。优秀的文化、道德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调节人际关系的准则,有利于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常言说,家和万事兴。家庭的和谐,会促使家庭兴旺发达。 

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有利于建设良好的家风。家风,对内不仅有利于建立家庭成员之间和谐的关系,对外也有利于树立家庭良好的社会形象,赢得良好的社会评价、广泛的人脉,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 

传递主流的文化、道德,对家庭里的未成年人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家庭教育就是家风的熏陶。家风就像是物理学中的磁场,未成年人长期生活在其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会不知不觉地朝着家庭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今天,整个社会都比较浮躁,很多家长也心浮气躁,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而将主流文化、道德的教育置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既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也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 

为促使家庭正确地行使职责,当务之急是认真研究传统的家庭教育在传递传统文化、道德中的经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家庭教育理论体系,改善今天的家庭教育,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赵忠心 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名誉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