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离高考仅剩6天,著名心理学专家赵泽老师给出了这几点建议

文 / 善朝网络中心
2018-06-01 10:45
2018离高考仅剩6天,著名心理学专家赵泽老师给出了这几点建议

高考,你并不孤单!善朝教育陪你走过最后的21天!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亲爱的同学们,我是善朝教育的赵泽老师,距离高考还有6天,马上你们就要怀揣着自己的梦想走向考场,拿起青春的笔,饱蘸自信的墨浆,描绘出自己美好的未来画卷。在这决战前的时候,我有些建议要对你们说:

1、不要轻易改变自己

不轻易改变自己的作息规律,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心境,不轻易改变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

可以有适度的紧凑,但无须多余的紧张;可以有适当的营养补充,但无须多余的恶补;可以有重点的查缺补漏,但无须杯弓蛇影的谈虎色变;可以在累了的时候合理的放松一下自己,但无须万事俱备下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面对就要到来的高考,送一句老话与同学们共勉: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2、了解高考流程

三年的高中生活,同学们也可以算得上久经考场的“老兵”,但是,当有一天你真的走进了考场,可能要面对许多“面生”的环节。

考前几天,你要通过老师的介绍,了解这些环节,把考试流程变成自己的日常生活节奏。

诸如凭身份证、准考证进考场,不能戴电子表进入考场,进考场前的金属探测仪安检,考场上的无线信号屏蔽,确认条形码信息是否跟自己本人信息相符,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粘贴条形码,开考15分钟后不能再进入考场等。

同学们一定要在考前仔细听清班主任老师对高考流程环节的介绍。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高考程序,心中有数,临场方能从容淡定。

3、轻难点,重基础

年复一年,随着高考命题的科学性逐年提升,高考实际上考的还是对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变通,考察考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命题的原则,高考试题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高深。

通常的情况下是,走出考场,大家都感觉所考内容有似曾相识之感,很多题目感觉在什么时候做过,做高考题就像跟明星大家对话,虽然从未谋面,但确实似曾相识,就这么简单。

需要注意的是在战略上藐视试题的同时一定要在战术上重视试题,考题虽然看去面熟,但一定要搞清楚命题人要考你什么,注重答题的每一步、每一个环节,尽量做到过程的缜密与完美。

考前,有必要静下心来把三年来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从头至尾梳理一遍,回顾所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复习,知识体系脉络有了,知识点也就明朗了。对基础知识的精心梳理比死磕某一些偏题难题重要。

在加强基础知识梳理的同时,千万不要猜题押题,高考是对你三年来所构建的知识体系的考察,不是赌博,把基础知识梳理好了,一是帮你完善知识储备,二是可以让你建立充分的自信,事半功倍。

记住了,基础知识是主要的得分点。

4、建立规范答题的意识

考场上除了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外,答题一定要规范。答题规范包括解题步骤规范,书写规范,思路的清晰规范。

诸如“余解见下页”或者所给答题空间不够用了,随便找个空白处写上答案,顺带再加个箭头示意,这些都是不允许的。在规定的答题范围外答题是违背考试规定的。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网上阅卷对书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试卷扫描决定了碳素笔外的蓝色等非黑色笔墨都会影响扫描出来的清晰度,歪歪扭扭的笔画也会影响扫描效果。

特别是作文内容、多字数的论述题,都要求笔画一定要工整,不怕字体丑,就怕笔画乱,笔画一乱,字迹就潦草,字迹一潦草,就影响机器和肉眼的识别率,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得分。

拿到试卷,不要慌乱,想好了答案,一笔一画的去写,要想方设法让阅卷老师看清楚你写的内容,看舒服你的答卷。试卷漂亮了,也是一种印象分。

规范答题就要做到书写工整,做到不涂抹,不勾划,不写过小的字,总结答案有层次,作图清晰、干净、利落。

需要明白的是阅卷老师工作量非常大,没有时间替你整理答案,也没有心思揣摩你的思路,作文阅卷真的是“一目十行”,你在卷面上跟阅卷老师玩暧昧,老师就跟你玩冷酷,玩笑开不得的。

5、给家长布置好备考任务

考试前后,有条件的要告诉父母家人多留意有关教育电视台的高考信息,有时候不经意的一条信息会帮助你赢得一个意外的惊喜。

在广大考生坐在教室里专心备考的这一时段,有些特定的高考信息对大家来说还是闭塞的,诸如有的高校今年新增的学科专业,有的高校新近增减的招生计划,新调整的专业等,这些都会对你考前备考,考后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高考前后,家长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关注高考信息。有机会多跟往年送过考生的家长交流和沟通。让家长做好进考场之前的“赶考”准备,比如提前预定宾馆,查好考试路线,避开拥堵等等。

6、不要自己吓唬自己

什么是自己吓唬自己?比如一个人走夜路,分明什么事情都没有,思想上却偏偏幻想出一些恐怖的东西。

一科考试结束了,不要跟同学讨论哪道题怎么解答,更不要对答案,这些做法都是在自己吓唬自己,考完了,就放下,暗示一下自己:“嗯,不错,这一场考的还可以!加油!”然后静下心来准备下一场。

7、踏准节拍,找准节奏

考前一周,建议同学们在规定的考试时间内静心地完成一至两套模拟题,目的不在掌握哪些知识,主要是在这一过程中找找考试的感觉,理一下考试的思路,感受一下考试的氛围,热热身。

这样的训练,同学们平时可能经历过不少,但临近高考的气氛却是大家从未经历过的。这就跟出征上战场一样,和平时期怎么训练都没有真刀实枪临前的那一刻有真氛围,只有在真氛围下练就的心理素质才能帮你更好的踏准节拍,找准节奏。

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考前的最后几次模拟。在心理上为自己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真刀实枪的氛围,找到高考的感觉,潇洒走一回,方不辜负了这青春年华的大好时机。

最后,祝愿全国的高三学子在高考中心想事成,金榜题名!

2018离高考仅剩6天,著名心理学专家赵泽老师给出了这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