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模式(三)——松散型、科学型
(三)松散型
这是一种“互相游离,各自为政”的松散式家庭教育方式。它是以“互不干涉”为基础的。这种家庭的特点是父母对孩子缺乏感情和责任心,放任孩子自流。在这种家庭里,孩子因没有得到身心情感发展所必须的外界条件,从而影响孩子健康成长。譬如,孩子因为感情饥饿,常造成情绪低落,而情绪低落又影响了童心的萌发。
这种家庭关系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平静,明则有家,实则不成其为家。这类家庭根本不能成为吸引儿童情感的中心和幸福成长的乐园,它缺乏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关心的凝聚力量。家庭成员势必各自游离于家庭之外,或“各顾各的”、“自我中心主义”的可怕情景。孩子对家庭的一切,漠然处之,对父母的喜、怒、哀、乐,一无所知。一旦家庭出现危难,如突然的不幸、偶发的疾病、飞来的横祸、意外的烦恼、长辈需要慰藉体贴时,孩子都往往“离心离德”。这种教育模式中的孩子,常表现散漫,不习惯受社会规范的约束,易受不良环境因素的感染,常沾染许多不良习气,容易失控。然而我们也不排斥另一种情况发生,即孩子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束缚和依赖,各种能力得以自由充分地发展。当然,这种发展一般需要有一个能够替代家庭的外界优良环境的影响。这类孩于生活在幼儿园的集体中,其能力的发展比家庭更充分。
(四)科学型
这种家庭中的父母具有科学育儿的知识,也基本上能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这样的家庭大约占各个家庭的15%左右。这是最令人满意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这个家庭充满愉快而和谐的气氛。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享有一定的权威性,所提要求一般能为孩子所接受。这种家庭是建立在有坚定的信念、共同的意向、相近的道德价值观念,以及精神上独立、目标上一致的基础上的。每个家庭成员都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交往,并在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互相尊重、同情、彼此信任的“心理共生效应”系统。只有在这种和谐的家庭气氛中,孩子的个人主义倾向才能得到克服,关心他人、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品质才能得到发场,聪明智慧才能充分展现,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才能得以培养,成员之间的关系才能得到很好的调节。这种家庭具有特殊的凝聚力和特殊的教育功能。这种家庭中的家长威信是很高的,其威信的树立不在于“溺爱”,也不在于让子女“绝对服从”,而在于真正的理解子女。家长善于表达自己的意愿,在家教中能机智的诱导。其豁达的胸襟,公正的长者之风给孩子以示范作用。
温暖的家庭一般成员间关系和谐,友爱气氛浓厚,生活安定。孩子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所得到的爱是丰富的,个性和智力会得到较好的发展,对一切充满天真单纯的幻想,有利于孩子与伙伴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但是由于这种环境气氛平和,比较单纯,孩子各种锻炼的机会较少,因此,在遇到特殊困难时心理承受能力低,常常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障碍。家长在这方面也要引起重视。
除了上述四种家庭教育模式比较集中外,还有矛盾型的家庭教育。这种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不能贯彻到底,常常是虎头蛇尾,象长对孩子同样的言行,有时叱责、禁止,有时宽容,鼓励;父母对孩子教育方法不一致,常常是父亲反对的事母亲支持,父管母护。唠叨型的家庭教育,这种家庭教育有主要表现在家长对孩子总是不放心,生怕孩子变坏,千叮咛,万嘱咐,整天唠唠叨叨,常引起孩子的反感。奢望型的家庭教育,这种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父母不适当地强求孩子去实现过高的要求。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譬如,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钢琴家、音乐家、画家、科学家……等。当孩子不能满足父母的奢望时,父母常常会出现不安、恐惧和焦虑心理,当自信心和成功感丧失以后,父母又对事情采取逃避的态度。家庭教育的模式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家长们重视家庭教育模式给孩子心理上带来的反映,选择最佳、最和谐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