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舒服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智慧
●本期专家 于东辉 广东省心理学会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央电视台《心理访谈》节目特邀专家、心海榕社工中心发起人兼督导。
■新快报记者 陈斌/文 CFP/图
很多年前,心理学家鲍比曾经做过一个引起很大争议的知名实验——他用铁丝和绒布各做了一枚母猴的模型,铁丝母猴内置了模拟乳房,绒布母猴则没有模拟乳房,然后分别放在幼小猴子的面前。小猴子大部分时间都喜欢抱着那枚绒布的母猴,而只在进食的时候去铁丝猴子那里。心理学家甚至略带残忍地给绒布猴子通上电,导致小猴子被电流击打得嗷嗷叫,但这依然阻止不了它去拥抱那枚绒布猴子,而不是那枚铁丝猴。
我们之所以在开篇举这个例子,是因为这个实验虽然备受争议,但放在人际关系中,同样可以举一反三,一个让人感到舒服的人,就好像那枚绒布猴子,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靠近、想要聚拢在Ta身边;反之,在人际交往当中,总是让人感到不舒服的人,就像那枚铁丝猴,冰冷、无情,令人不愿意亲近。那么,何谓“舒服”?让我们看看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分析的。
壹
舒服= 非攻击性的温暖
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能够让人感觉到舒服,至少需要包含两个特点。
第一是在人际关系当中,没有任何批评指责、没有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让你感觉到自己不对,而是比较随意或放松的感受,当你进入到这样的一段关系中时,只会觉得无论自己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都是被对方允许和被接受的,不会被指责、被攻击,换言之,是安全地表达自我状态的一种关系模式。
第二是带有“温暖”的感觉,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温暖”是一种很难形容但又切实存在的感觉,这种感觉没有办法量化,也没有办法具体化,它仅仅是作为一种感受而存在,但是这种感受会让你觉得自身有足够的价值,并且能得到对方足够的关心、关爱,而不存在被要求的成分。
如果一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具备以上这两点,那么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这个人具备让人舒服的智慧,不攻击对方,不过度要求对方,不让对方因攻击和要求而感到不适,是能够体谅他人,且具备一定同理心的人。
让人舒服,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智慧,这种智慧能够支持一个人相对比较轻松地活着,并且美好地成长,这种智慧就好比是人们喜欢柔软舒适的床铺、喜欢柔软舒适的毛巾一般,几乎每一个正常人,都更乐意接受人际关系中的无压力状态,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童,而且尤其是孩童,在成长过程中有这种美好的感受陪伴,Ta的人格、品性才更可能得到比较良性的发展。
贰
不舒服=带攻击性的冷漠
如果说让人舒服的关系模式,是不带有攻击性、让人觉得温暖的,那么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关系模式,就是含有指责批评、具有完美化倾向、自以为是、只考虑自己的片面要求、表现出冷漠而麻木的特性。这样的关系模式,自然不会让人感到舒服,只会让人难受、难堪或尴尬的。
那么,一个人为什么会让别人感到舒服或感到不舒服呢?这又要说回你的原生家庭,是的,这主要是来自于早期父母对你的影响,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如果你原生家庭中,父母都拥有一定的让别人感到舒服的智慧,那么孩子往往会被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当然,除了原生家庭的影响之外,后天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人悟性所达持续修炼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原生家庭的影响可以看作是首要的,倘若你的原生家庭中,父母之间的关系或者父母自身的待人接物就总呈现出“唇枪舌剑”、“剑拔弩张”的状态,或总是相互让对方难堪、尴尬,那么受其影响,孩子的性格也很可能同样以“不让人舒服为己任”。
人,是群体化的生物,是社会动物,人际关系是维系更多社会资源的纽带之一,与周围人搞好关系,是一项基本功,你可以有自己的性格个性,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不能总让别人觉得不舒服,长此以往,自己的“路”也可能越走越窄。
看看周围,那些比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具有让人舒服的智慧的人们,通常层次都比较高,也相对更容易得到更多的机会。反之,总让人觉得跟你交往不舒服,不是被你指责就是被你批评,各种挑剔、尖酸刻薄,人际关系不佳,也就不容易打开顺畅交流沟通的途径,相对也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没有底气,而内心的自卑感也就会产生一种补偿心理,即为了克服自己心理上的自卑,通过贬低、指责、批评、刺激他人的方式,来达到赶上或超过他人的心理适应机制。
叁
舒服=软实力
有人说,越是层次高的人,相处起来越让人觉得舒服;反之,越是层次低的人,越不好相处,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一个人,能够达到一定的层次,必然有其过人之处,而让人舒服,就是其过人之处的“软实力”之一。
层次高的人,通常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所以他们不太会过度在意一些无谓的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是层次不够的人较为在意的——诸如:是谁在这个过程中去解决了这个问题?谁谁谁有没有超越自己的职责和权限?有没有越界?有没有看不起我?是不是在故意为难我?是不是让我很没面子?有没有让我难堪等等一些无关痛痒、不伤大雅的问题。
所以有句话叫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层次高的人多半都已身居高位,所思所想只是要解决问题,并且,他也懂得给别人留面子,不俯视,不仰望,不卑不亢,恰到好处,这是一种尊重,其中更包含了平等意识和个人修养。
你不让别人舒服,别人自然也不会让你舒服,不要以为时常让人难堪就是在彰显你的个性,更不要以为压制别人或者诋毁别人就能体现你的“优越”,并没有!这只能让你显得不合群和另类,不见得能收获褒义的评价。
坊间有一个很出名的例子,未知真假,不过也还是分享出来与各位共勉。让人舒服,不单只是一种智慧,它更是一种助力你走向成功的“软实力”。
说是某次,李嘉诚请长江商学院CEO班的同学们吃饭,包括冯仑、马云、郭广昌、牛根生等国内大家认为很了不起的人。一般情况下,李嘉诚这样的人物,都是需要“仰视”的,人家摆下架子也可以接受,并且也说不得什么,然而实际情况完全“颠覆”了参与饭局的人的想法。
首先说是李嘉诚亲自在电梯口迎接,同时发名片,这还不算,还递过来一个盘子,让你在盘子里抓个号,这个号就决定了你吃饭的时候坐哪一桌、拍大合照的时候站哪里,第一时间避免了你们的小心思以及瞎琢磨。
然后一帮人鼓掌请李嘉诚讲话,李说没准备,就讲八个字——“创造自我,追求无我”,并且李先生还分别用普通话、粤语和英语讲了一遍,以便在场人士都能知晓。
其实这八个字大家皆可共勉,创造自我,是指你在社会上突飞猛进,做大做强,超越别人;追求无我,则是指在你创造自我的过程中,会给别人造成压力,尤其当你强大了之后,更容易让别人不舒服,就好比你总是坐着,别人则总是站着,所以你要化解这些压力,不让别人感觉到不舒服,这就是你的智慧。
进而到吃饭环节,一共四围台的饭局,李先生每张台轮流落座,每张台都坐差不多15分钟,细致周到。而这些细节,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觉得舒服,这就是一名成功人士的“软实力”,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