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社会心理学里的人性代码

文 / 唆知学苑
2018-03-16 14:13

原创 雷宇 唆知学苑


文/雷宇

人际关系中,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相互亲密的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按吸引的程度,人际吸引可分为亲合、喜欢和爱情。
人际吸引也像其他人类本性一样,也可以进行科学研究。比如人们如何决定自己喜欢谁?想要进一步了解谁?但是我们凭经验和所谓常识所设想的假设可能都是错的。


举个例子,我们日常所说的“日久生情”这句话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以阿伦森为首的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空间的接近性会导致“接近效应”和“曝光效应”。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个效应。
接近效应主要指的是当人们在某些方面特征相似或时间接近时,就容易产生熟悉感,进而产生好感的心理现象。无论是在人际沟通还是大众沟通中,接近效应都有助于人们产生共识和情感共鸣,并能明显地提高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曝光效应又被称为多看效应及接触效应,它是一种心理现象,指的是人们会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社会心理学又把这种效应叫做熟悉定律,指的是当人们见到某个人的次数越多,就越觉得此人招人喜爱、令人愉快。


简而言之,熟悉通常不会滋生轻视,而会产生喜欢。当然,如果一个人是显而易见的无赖,那么曝光越久,人们就越不喜欢他;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太多负面的特性,人们对他的熟悉度仍然会使这个人产生吸引力。
接近效应意味着,很多人际关系的产生仅仅是由于“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如果需要这种接近性提升甚至升温,所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时空接近效应了,还需要有“相似性”,即我们和他人在兴趣、态度、价值、背景或是人格因素上的匹配程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老话就是一个经典的总结。


那是不是相似度和接近度都到位了,亲密关系就促成了呢?还早呢。


当代的各种理论研究都是都建立在“人的行为是理性”的经济人假设之上的。这种假设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人们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经济人会试图用最少的付出获取最大的收益。
人们在感情中也是如此,我们往往喜欢那些只需要付出最少代价就能提供最大酬赏的人,而我们也都喜欢被别人喜欢。事实上,仅仅知道某人喜欢我们就足以提升我们被那个人吸引的程度了。人际间的好感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它可以弥补相似性缺乏的问题。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一个年轻女性和男性被测试者保持目光接触,并且女性将身体向男性倾斜,用专注的倾听来表示女性对所讨论话题的兴趣,那么尽管男性被测试者知道这名女性在重大问题上与自己存在分歧,但还是会对这名女性表示更多的好感。阿伦森称这种好感为“互惠式好感”。


当接近性、相似性以及互惠式的好感都满足了以后,是不是就水到渠成了呢?

也许你猜到了,对的,并不是。因为我们活在一个“看脸”的世界中。
社会心理学有一个经典实验——明尼苏达大学对752名测试者随机配对舞伴,发现:在诸多影响舞伴之间是否会互相倾慕的可能因素中,舞伴的智力水平、独立性、敏感性或者真诚度等因素之中,占有压倒性优势的是外表的吸引力,而且在这点上,男女之间的差异不大,甚至于这个数据在异性恋和同性恋之间的差别也不明显。


也就是说,最终决定你是否会日久生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脸”、“志趣相投”以及“近水楼台”等因素综合决定了你和他是否会成为情侣甚至伴侣。
当然,在所有的人际关系中,“个人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个人特征影响着一个人被喜爱的程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力和外貌。
值得一提的是,某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挺有意思的,这个结论是:有能力的人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而当他们犯错时却更加吸引人。这也被称为“出丑效应”,该效应指的是:尽管能力超群会使人们显得更具有吸引力,但一些失误的迹象也会令这类人的吸引力更上一筹。
比如,当我们知道一个职场上无所不能的女强人虽然能力超群、貌美如花,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路痴,这会不会突然让你感觉到有些反差萌,觉得这个姑娘的形象一下子变得亲切可爱了呢?


• End •

*参考书籍:艾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

*图片源自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雷宇,唆知作者。

*唆知学苑,一个用文章传播职场知识、用声音解放疲倦的双眼、用书充实干枯的脑海、用心打造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