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差别分析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终都是想要把学生教育成才,但是由于具体场合、观念、任务、形式的不同,两者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学校的教育目标集中反映了社会对所有学生的要求,而家庭中父母所设想的教育目标仅限于对自己孩子的要求,两者在要求上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学校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在一致的方面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而在不一致的方面则要通过恰当方式逐步使其与学校教育的目标相一致。
学校教育目标清晰、明确、全面,具有法定性质,家庭教育目标则可能不太清晰或片面,且不具有法定性质。家长应该十分清楚这一点,特别要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目标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主观随意性,家长应该注意自己对孩子要求的科学性。
在教育内容上,家庭教育较之学校教育更为繁杂。学校教育管的,家庭教育要管;学校教育不管的,家庭教育也要管;社会教育要完成的,家庭教育必须完成,社会教育触及不到的,家庭教育责无旁贷。家长对子女择业、待人处世、社交、恋爱婚姻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且必须介入。学校的教育内容科学、系统,而家庭教育的内容则显得散碎、随意。
在教育方式上,家庭教育主要靠潜移默化、言传身教,通过渗透对孩子产生影响而且家庭教育不受时间、地点、场合、条件的限制,可以随时进行;而学校教育从规律人手,遵循科学的原则与程序,有课堂、有教材、有系统。家庭只有自然的条件,难有人为的选择,特别是家庭关系,是天然造就的,不能更改;学校教育往往是在特定环境玉进行的,教育的条件可以创设和控制,各种类型的活动都指向于预定结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通过不同的方式体现各自的权威性。前者的权威性主要指血缘伦理的权威性,家长有一般教育者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存在着经济与生活的信赖关系,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权威性,不但有一般的教育力量,而且天然地带有亲情色彩,权威有着强大的人格感化作用,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后者的权威性体现于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教师会因为其知识渊博而受到学生的崇拜,因为高尚的人格而受到学生的尊重,因而被学生看成典范。由于父母对子女的特殊关系,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子女有什么想法都愿向父母倾吐。孩子在自然状态下,少有戒心,因而思想作风、行为习惯表现得最真实、最充所以,一般来说,父母对孩子的秉性、脾气摸得十分透彻。教师则多是在对学生心理成熟水平科学认误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观察的方法,获得对学生的了解,进而进行沟通与教育。
家庭教育相伴人生,与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人们在家庭里接受了父祖辈对自己的教育,在自己长大成家立业之后,也用同样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去教育自己的后代,用从交祖那里接受啊和教育所形成的思想观点、行为习惯,去影响教育自己的后代。“家风?、家业?就是承的一一个说明可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都存在各自的点相而得到完善。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家庭与学校的相联系使成为一种必要做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