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读武志红(六)|考试分数,谁的全能自恋?

文 / 心理狂与文艺病
2018-02-23 22:03

偷读武志红(六)|考试分数,谁的全能自恋?

▶序

《巨婴国》看至242页。

「什么时候我把孩子带来,你跟他聊一下,我觉得他问题很大」。

这是持证以来,在非咨询场合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我都不记得有多少次想怼:「我倒是感觉,你有必要跟我聊一下」。

我自己的父母,对他们没什么意见。父亲早年缺席,后来和解。母亲向来亲和,家庭环境比较开放。说开放的原因在于,他们从来不怎么提分数的事,我成绩较好,弟弟成绩差很多,但对母亲来说,都一样。他们是很知足的人。

我常觉得,自己家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家庭。

典型的中国家庭,会将孩子的需求压缩为一个简单的目标:分数。在这一部分,武志红从全能自恋的角度对教育体系进行了解析。

▶01

全能自恋是巨婴的特征之一。它的表述是:我一动念,世界就按我的意愿转动。

很简单的一句话,在成人身上会出现四种表现形式:①完美主义;②拖延症;③诛心论;④退行。

完美主义是从全能自恋演化而来的。

当一个人发现,世界好像并不按自己的意愿转动时,TA会有一个推论:一定是我不够完美,只要我完美了,世界就会遵从我。

这种推论对孩子来说是合乎逻辑的,孩子的世界是父母,当孩子能够做父母眼里的“好孩子”时,爱的需求就会得到满足,相反则会感觉不被爱。

长期的交互会把这个错觉铭刻成一个人的信念,保存在潜意识之中,延续一生。

有些病态的完美主义会导致强迫症、洁癖等等。更常见的是,会非常努力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努力的目的不是成长,而是证明自己是完美的。

这些人一旦遭遇挫折,就会非常难受。按照美国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的说法,这类人就是拥有固定思维模式的人。

他们很难将失败看成是成长的必然经历,而只是一个污点。

正因为如此,有些人干脆会停止行动,这就成了拖延症。

偷读武志红(六)|考试分数,谁的全能自恋?

▶02

我自己对拖延是深有体会的。

也曾经说过这样的台词:我是不想去学会计,如果我真的认真去学了,拿个注会是没有问题的。

是这样吗?也许是。但是无法证明。

当开始学的时候就知道,一件事情的成功,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在一开始,它是艰难的,甚至很难看到成效的。

这会对“完美”构成巨大的威胁,好像仅存的一点自信都会崩塌。为了避免这种不美好的感觉,我宁可不去学它,这样就永远留下了一个悬而未解的迷,起码这个迷里,还存有可能性。

完美主义和拖延症是如此之多,那么关键的问题来了——如果这些人成为父母会怎么样呢?

他们会认为,自己的人生已经注定。于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分身——孩子上。

所以他们常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注意,他们从来不说缺点,只说别人家的孩子好。这是因为,他们需要自己的孩子是“绝对完美的”。

「绝对完美」量化为一个指标,就是分数。

见过不少父母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哭的梨花带雨。记得有对年轻的父母,朋友介绍来聊聊,母亲那感觉就像,整个下半辈子就完蛋了。我等她哭完,说:妈妈就没有什么想实现的理想吗?

对面沉默了很久。

我至今也不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他们再也没有来过。我倒是希望一个问题能够改变很多事情,但也知道,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03

如果说,上述两种表现还算正常的话,后面两种就有点病态了。

诛心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你这么想就等于你这么做了,所以想了就是犯罪。

阿汤哥有一部很经典的科幻电影叫做《少数派报告》。说的是通过三个超能力者的预测,只要预测某人出现杀人企图,就要定为犯罪。

电影本质上是对人自由意志的探讨。想法的出现并不全部是由自己控制的,更多时候是本能使然,但是人与动物的差别在于,人永远可以选择。

从想法到转变为行动,会经历很长的过程。完美主义到极致,会要求整个过程都是干净纯洁的,包括思想。

「思想出轨」就是这样的产物,这还算小事,严重的比如文字狱,是会让人掉脑袋的。不要以为这事早已是历史了,想想一些“不能成精”、“胸露的太多”、“嘻哈……”之类的龟腚吧……(突然明白了此书被下架的原因了)

偷读武志红(六)|考试分数,谁的全能自恋?

▶04

退行是精分的一个术语,表示由于遭受挫折,退回到更加早期的心理发展阶段。

失恋吃冰淇淋就是一好例子,退行到母亲的乳汁里去寻找安慰。

武老师用一个爬墙的例子来说明这件事。比如你爬一个2米高的墙失败了,正常的反应是练习自己的能力,不正常的反应则是:这墙太矮了,我根本看不上,我要爬5米的墙。

这说明人退行到了全能自恋的婴儿期。因为这个逻辑是:墙没有打败我,因为我是神,不可能失败。

实际上,很多邪教头目都是全能自恋的巨婴,对他们而言,并不是骗人,是绝对自信自己就是神或神的代表,也因为这份绝对自信,吸引了更多尚未退行如此多的自恋者的投射。

书中的一个例子是高考落榜生,从精神病变成了全能教的「女基督」,你看,成神了。

怎么能让孩子们因为分数而变成这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