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毕业生万字长文看家庭教育:如何平衡亲子关系
上周,一封北大毕业生万字长文在微博,微信,新闻等等平台传得沸沸扬扬。
事情的始末是这样的:一名北大的毕业生,有名的高考状元在网上发表万字长文控诉父母对自己的伤害,表达对父母强烈的恨意。现该北大生已有12年未回家过春节,在6年前拉黑了父母的所有联系方式,该生父母直到现在也不知道这孩子在哪个城市生活。
在比较重视家庭文化,享受天伦之乐的中国,12年不回家且身为家中的独子,不知父母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也不知该北大生是怎么孤影对酌的。在这里,我不想偏坦任何一方,也不想指责谁对谁错,仅仅和大家探讨一下,家庭教育中,到底该如何平衡亲子关系呢?
首先,从家长的角度来分析。家长的教育方式肯定是存在问题的。从北大生这一纸控诉及12年不回家的言行足可证明,他对这个家庭没有一点儿爱意,赤裸裸的恨,而且很恨,非常恨,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主要败在哪些方面:
一、对孩子不接纳。从北大生的母亲从小把他当女儿来养并对着他说一些女儿的话来看,母亲对孩子的到来不是完完全全的接纳,不接纳便没法去爱,没有爱当然就得不到孩子的回应。
二、对孩子不支持。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当孩子受了嘲笑,当孩子被恶意整蛊,做父母的没有第一时间成为孩子最后的底线,没有适当的给孩子予以支持和鼓励,使其养成逆来顺受,自闭的性格。
三、对孩子不信任。在北大生考上大学以后以及出国留学以后,父母都在第一时间帮他找好了临时监护人,尽管父母跟这些监护人之间也有些摩擦,对他们也不是太放心,也明白儿子的交际能力欠缺,但怀着:有个熟人总比没人强的想法,硬是给孩子树起了一道道阻力,导致儿子将其不顺全都归功于父母。
四、对孩子不重视,不尊重。从小到大北大生给父母提了无数的意见,也强调了自己的不满,但是父母没有一件事情重视过,全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以自己的想法来强行打压儿子按父母的意愿行事,这也造成了日后孩子对父母忽视的不满。
尽管父母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北大生也不能说是全无过错。
一、心理扭曲。从全文对父母的描述来看,该生是有心理扭曲趋势的。不仅把自己的母亲形容的歇斯底里,还把学习上,工作上的全部不顺都归于父母的过错,严重的推卸责任。
二、自闭,不善交流。由于从小在单位大院生活长大,北大生的交际圈子很窄,基本上就是父母单上的人,因此也不需要维护什么,直到上了高中,进了大学,参加了工作,周边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北大生也越来越迷茫,到处遇到不顺心,不配合的人或事,可是面对这些问题他自己没有办法解决,也找不到可以倾诉帮助的人,于是形成了自闭性格。
三、玻璃心。尽管北大生对父母有诸多不满,但是为了能够早日摆脱父母掌控,他的成绩一直遥遥领先,甚至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北京大学。由于一直以来的高高在上,导致他的自尊心特别强,抗压能力很差,一遇到困难或是不顺就以极端的方式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