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明白心理学常识在说什么吗?误解是魔鬼

文 / 科普中国
2018-02-02 10:06

心理学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格言、真理和半真理的形式充斥着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天,为我们提供了成堆的建议,引导我们走过人生的坎坷。但是你知道吗?有一些我们一直坚持的观点其实是片面或者错误的,今天就让我们来盘点那些错误的心理学常识。

误解一:发泄比压抑更健康

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丁新华说,情绪是有能量的,需要一个空间去让这股能量得到表达和释放,就好比高压锅,如果里面的气体储存过多,超过一定的承受能力,就会爆炸一样。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发泄要比压抑好。有好多不善调节情绪的人,尤其在体验到很多负面情绪,如焦虑、愤怒、痛苦等,如果没有很好的方式去释放和转化这些情绪的话,这些情绪能量就有可能会以身体或心理层面的各种问题展现出来,比如头疼、高血压、皮肤病等等,很多的生理疾病与不良情绪有关。发泄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压抑更健康,但并不是说你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宣泄自己的情绪,我们还要因时因地因境,进行健康的发泄。

如何发泄是健康的呢?有一个最基本的“三不”原则,就是在不伤人、不伤己、不伤物的前提下,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发泄,比如先给自己一个空间、大声唱歌、用力砸枕头、关着门自己独自倾诉等。然而,丁新华博士也指出,如果自己对别人生气,直接对着别人吼,虽然愤怒的能量是出来了,但是却把这个能量又传递给了其他人,导致紧张的人际关系,所以这不是建设性的发泄方式,只是图一时之快而已。

为什么人们会认为发泄比压抑健康?人们或许会归因于这样一个事实:把愤怒发泄出来会让他们感觉更好,而不是等愤怒自行消退。然而,愤怒自行消散说不定会比发泄出来使人感觉更好。

误解二: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

专家指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有不同的禀赋、兴趣,所有能够根据个体的需求和状况选择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那从个体发展的角度来说,的确应是最好的教育。但是对于中国目前的学校教育来说,还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为每个班有30、40人,老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老师能做的就是按照普通孩子的一般水平来选择教学目标和内容,这样对于智力和学业水平处于两头的孩子,则很难照顾到其个体差异。现在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会按照孩子的水平来分层展开,比如语文、数学、外语会根据学生的水平分为不同的班,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到不同的课堂来学习,这是在学校教育中很好的贯彻因材施教的一个有益尝试。

其实,家庭教育则是因材施教的主要场所,因为父母是最了解、最熟悉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孩子的脾气、禀赋、个性,可以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更适合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

误解三:积极心态可以治愈癌症

专家认为,积极心态有助于癌症的康复,但并不代表说就真能治愈,真正的康复需要的是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等多方面的治疗和重建过程,因此积极的心态是癌症康复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身心是相互影响的,积极的心态对身体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对于癌症的康复非常有利。除了有积极的心态,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在生理层面进行积极的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真正的积极心态是你的内心更多处于平和、安宁的状态,对所发生的一切持接纳和信任的态度,不管未来往何处发展。

误解四:人们走向死亡时要经历五个阶段

瑞士裔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 (Elisabeth Kubler Ross)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推广的、人们走向死亡时经历的五个阶段:否认(denial)、愤怒(anger)、讨价还价 (bargaining)、沮丧(depression)、接受(acceptance)。

这些阶段描绘了人们快要到达生命终点时必然经历的一系列转变过程。根据库布勒·罗斯的说法,当得知自己将死,我们首先会告诉自己那不是真的(否认),然后当意识到事实的确如此时就会变得愤怒不已(愤怒),接下来再徒劳地寻求推迟死亡的办法,比如说还要活着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讨价还价),再之后当意识到我们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死亡,就会感到很悲伤(沮丧),最终理解这是不可避免的结局,并镇定平和地接受(接受)。

这个说法目前是被广泛认可并被应用到临床心理工作上的,该理论把人类面对死亡时的复杂心路历程做了个梳理,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把握,有一定的科学性。然而专家认为该提法只是一般人面对死亡的常见心路历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是由于每个个体自身及遇到的情况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面对死亡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比如同样是否定,有些人也许就一两天,有些人可能一两个月,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异。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乔治·博南诺(George Bonanno)和同事的研究,并不是所有人在自己所爱的人,包括配偶和亲人逝世后,都会陷入沮丧或者显著痛苦的状态。此外,2007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康涅狄格州233位刚刚丧偶的居民中,接受是人们得知丧偶消息时最初的主要反应,而不是否认。这些结果是有可能的,因为在不同的情境下,会有一定的变异性的。目前我自己的临床经验也觉得五阶段理论还是比较符合多数人的心理现实的。

总之,通过对上述话题的剖析,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丁新华表示,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对于任何观点和理论我们不能随意的断章取义,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太绝对。任何事物其实是有利有弊的,就比如发泄,你需要考察在什么情境下的发泄是健康的建设性的。任何理论,你需要考虑它的适用范围的,同时它也是动态发展和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