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双相抑郁的诊断区别与临床特征

文 / 大话精神
2018-01-30 10:54

心境障碍是一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包括重性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和环性心境障碍等。临床上由于双相障碍表现复杂、程度轻重不等,且病程循环和临床上更多表现为抑郁发作等,使其识别和确诊困难,误诊率高达70%左右。

国内外研究均显示,双相障碍最容易被误诊为单相抑郁障碍,特别是当患者在发病初期仅以抑郁发作就诊时,或者在抑郁发作时表现为阈下轻躁狂症状时也容易被误诊。

单、双相抑郁的诊断区别与临床特征

诊断区别

目前临床上,双相障碍患者主要分为双相I型障碍(BP-I )以及双相II型障碍(BP-II)两种形式。整个病程中,双相I型障碍要求有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可有可无,而双相II型则要求既有轻躁狂发作,也有抑郁发作,但从未出现过躁狂发作。而DSM-5双相及相关障碍还包括环性心境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和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等分类。

诊断标准中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由于其症状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的症状相同,而从未出现过躁狂或轻躁狂症状,也称为单相抑郁障碍(Unipolar Depressive Disorder, UDD ),即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明显且持续性的心境低落,同时伴有思维功能、认知功能、精神状态和躯体症状减退。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有世界卫生组织1993年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ICD-10)和美国精神医学学会2013年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 )。二者出版时间上相差20年,对抑郁障碍和双相障碍的界定有一定差异,ICD-10中双相障碍与抑郁障碍同属于心境障碍,而DSM-5中双相障碍从心境障碍中被独立出来,单独作为一个章节。将来颁布的ICD-11会同DSM-5同步。

单相抑郁

DSM-5有关单相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要求满足下列症状中至少5条(①和②至少满足一项):

①心境抑郁;

②丧失兴趣或预愉悦感;

③体重波动明显,出现明显减轻或者增加;

④睡眠情况变化,包括失眠以及睡眠时间延长;

⑤精神出现反应性变化,包括容易激动或者迟滞;

⑥精神状态不良,易感疲劳;

⑦对自己没有明确的自我价值认定;

⑧做决定时犹豫不决,做事情时注意力不集中;

⑨反复的自杀想法、自杀观念或自杀企图。

病程要求至少持续2周,且强调症状出现在几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

ICD-10对诊断单相抑郁障碍症状持续时间及症状表现基本相同,ICD-10要求心境抑郁是诊断的必须条件,而DSM-5则是满足心境抑郁或丧失兴趣及愉悦感之一再加上其他症状即可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故心境抑郁不是DSM-5诊断单相抑郁障碍的必须条件。

双相抑郁

双相障碍的诊断,上述两个诊断标准亦有所差异,DSM-5分为7个亚型:双相I型障碍、双相II型障碍、环性心境障碍、药物物质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其他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及未特定的双相及相关障碍。

ICD-10双相障碍分为10个亚型,无双相I型、II型的区分,并且不包括DSM-5中物质/药物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双相及相关障碍及环性心境障碍,而躁狂发作被单列与双相障碍并列,同属于心境障碍。

ICD-10有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混合状态的诊断,DSM-5无该诊断类别,取而代之的是伴混合特征。诊断的特征标注,是DSM-5新增的功能,如单相抑郁障碍可能有伴焦虑痛苦、伴混合特征、伴忧郁特征等9条标准,而标注也可以用于不同的诊断,如混合特征既适用于双相障碍的躁狂、轻躁狂和抑郁发作,也适用于单相抑郁发作。诊断特征标注,补充了对患者存在的症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大临床医生的认可。

临床特征

双相障碍虽然包括抑郁状态、躁狂和/或轻躁狂状态,但是其多数时间处于抑郁状态。虽然单相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时临床都为抑郁状态,但研究发现,二者间的部分临床特征存在差异。

性别方面,普遍认为单相和双相抑郁障碍患者女性占比高于男性。就女/男性别比,单相抑郁症比双相抑郁障碍更高,在单相抑郁症患者中女性占比较男性更大(分别为2.6和1.2 ) 。Weissman等的调查显示,单相抑郁症的女/男性别比要高于双相I型障碍性别比。也有研究显示,双相II型障碍的女/男性别比与单相抑郁症差别不大(分别为1.8、1.6 )。双相抑郁障碍发病年龄较单相抑郁症早,已在大量的研究中得到验证。

对双相谱系障碍患者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平均起病年龄为20.8岁左右。其中双相I型障碍起病更早,为18.2岁,终生患病率分别为4.4%和1.0%,相同时期美国的另一项全国性调查显示单相抑郁症的平均发病年龄较晚,为30.4岁,终生患病率高达13.23%。Benazzi的研究结果显示,双相II型抑郁的发病年龄(22.8岁)也早于单相抑郁郁症(31.2岁)。国内马燕桃等对双相抑郁研究中,发现双相抑郁首次发作年龄大于单相抑郁首次发作年龄,与国外部分研究结果一致。

遗传方面的研究发现,通过家系和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双相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38] 。Perlis等在对单双相障碍患者遗传性进行研究时发现,一组双相障碍组表现出更加明显的遗传倾向。双相障碍组的双相障碍阳性家族史更为普遍,高达41.9%。而2组单相抑郁症患者的双相障碍家族史比率分别是5.2%和8.3%。

抑郁发作表现上,双相障碍的抑郁发作次数明显多于单相抑郁症,Penis等比较发现,双相障碍组抑郁发作625次的比例为22.4%,两个单相抑郁症组分别是12.8%和20.9%,特别是有52.8%的双相障碍患者的发作次数超过25次,Akiskal的综述文章也支持这一结果。

有研究发现双相抑郁障碍存在睡眠-觉醒模式、日间嗜睡等睡眠觉醒障碍。目前睡眠增加大多被并入非典型特征,与心境反应、体重增加或食欲增加、灌铅样麻痹和长期存在人际关系的被拒敏感等一起作为区别双相抑郁与单相抑郁的表现进行研究。但有较多报道发现,睡眠增多情况在双相II型抑郁中表现的比单相抑郁更加频繁。

研究发现单相和双相抑郁患者体重/肥胖存在差异。加拿大的全国性调查发现(n=36984,年龄≥15岁),具有终生心境障碍史者肥胖(BMI>30 )比例高于无心境障碍者(分别为19%、15% )。Wildes等的研究也显示,肥胖或超重在双相障碍患者中更容易产生。双相I型障碍的超重/肥胖为40%,双相II型为53%。有证据显示,双相II型抑郁患者较单相抑郁者体重明显增多。将体重增加作为独立的因子预测,双相II型障碍的敏感性为18%,特异性为87%。

参考文献:

1. Segura-Garcia C,Caroleo M, Rania M, et al. Binge Eating Disorder and Bipolar Spectrum disordersin obesity:Psychopathological and eating behaviors differences according tocomorbidities[J]. J Affect Disord. 2017, 208:424-430.

2. 江开达主编.精神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42-159.

3.Rink L, Pagel T,Franklin J,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heterogeneity of schizoaffective disorder compared with unipolar depression and schizophrenia一a systematic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 Affect Disord. 2016,191:8-14.

4. Zimmerman M.Measures of the DSM-5 mixed-features specifier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CNS Spectr. 2017,22(2):196-202.

5. Machado-Duque ME,Alzate-Carvajal C, Zapata-Castar}eda K, et a1.Profile of lithium use in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in Colombia[J].Biomedica.2017,37(0):43-50.

6. Sani G, Simonetti A,Reginaldi D, Koukopoulos AE, et al Free Interval Duration:Clinical Evidence ofthe Primary Role of Excitement in Bipolar Disorder[J]. Curr Neuropharmacol.2017,15(3):394-401.

7. 马燕桃,于欣.单双相抑郁障碍住院患者临床特点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 20(6):404-406.

8. ershon A, Do D,Satyanarayana S, Shah S, et al. Abnormal sleep duration associated withhastened depressive recurrence in bipolar disorder[J].J Affect Disord.2017,218:374-379.

9. Hantouche EG,Akiskal HS. Bipolar II vs. unipolar depression: psychopathologic differentiationby dimensional measures[J]. J Affect Disord, 2005, 84(2-3): 127-132.

10. Mcintyre RS,Konarski JZ, Wilkins K, et al. Obesity in Bipolar Disorder and Major DepressiveDisorder: results from a National Community Health Survey on Mental Health andWell-Being[J]. Can J Psychiatry, 2006, 51(5): 274-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