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指导

文 / 教育苏谈
2018-01-23 12:56

我们需要怎样的家庭教育指导

应女儿的要求,请了半天假参加了学校的家长学校

但是很遗憾,2个多小时的时间下来我没有很多的听到我想听到的。这个所谓的专家的表现稍稍偏离了一下主办方的方向。《情商父母》——专家以此作为主题,很显然这不是命题作文,不是从学校需求出发而进行的答卷,而是以往讲座的复制。整个听下来,所谓的专家应该不是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士,因为有明显的专业错误,而且干货很少。她更可能是专业的培训机构讲师,像现场表现出来的互动到位、煽动性很强、会设置很多的环节,利用细节的心理学原理影响听众走入她的逻辑,这些更多的用在营销培训、甚至于传销洗脑的场合。

举几个例子吧:做法及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1、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掌声:

登门槛效应,当你面对一个小要求往往会答应,而当你答应了一个较小的要求就有可能答应更大的要求;

自我实现原理,人总是习惯于承认自己是对的,维护自己的判断,当第一次用掌声对其表示了认同,此后就倾向于寻找其好的方面维护自己此前的判断。

2、一再举自己引导学员成功的例子:(例子其实都是网上流传已久的段子,比如不会举左手)

光环效应,暗示自己讲过很多课,有许多成功案例,抬高自己的形象和地位,树立权威。另外,专门的出场介绍、专门的助理,用心的装扮都是基于此。

3、尊重场合、尊重自己的时间、尊重老师……——要求积极回应

概念偷换、语言陷阱,让家长们更多的自我代入,引发听众的内疚感,产生认同

4、要求家长们互动,动作回应,声音回应

羊群效应:利用场引发从众心理,一部分易受暗示的人充分表现,然后带动更多,大家相互影响,更深层次卷入,导致部分丧失理性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样的模式和套路,搞传销和保险培训的用的更是炉火纯青,我们的家长们大部分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很自然的被带过去了。还好这一次在场的爸爸们较多,相对理性,如果全是妈妈们,估计现场更要火得不行。这一模式在社会性的家庭教育推广中屡见不鲜,若干年前彭成的感恩教育也是如此,他们往往打着公益的名号进入校园,美其名曰回报社会,现场是轰轰烈烈,然后是卖书或是加微信,推荐培训班、夏令营。

套路我们就解释到这里,用自己的方式获取收益,只要合法这都不是问题,关键是他们的方式是否能够有效协助家长解决问题。就讲座而言,2个多小时的时间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家长的情绪调动上,课后我问了几位家长学到了什么,家长们跟我说,就记得要热情。这可能就是这类型讲座的特点,现场时情绪激动,感觉老师说的都对,但回去后迷迷糊糊,不知道日常教育中我该做点什么。据我了解,他们的夏令营、培训班很多也是这样,声称几天时间改变命运,几天时间让你的孩子改头换面,(对于教育者而言,这话怎么听怎么不对,孩子的教育是没有速成班的)也有一部分培训是针对亲子交往的,通过各种方式调动情绪,在现场父母与孩子抱头痛哭,家长、孩子们在这样的方式下也确实会受到影响,有的也会有一段时间的改变。对有的家庭而言,本身没有什么大的问题,那么这样也就好了,因为这样的家庭即使不干预他们也会自然磨合好的。但是如果是一个存在较多问题的家庭,那这样的方式基本没什么用处,因为改变仅仅停留在情绪,没有涉及到人格,没有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没有改变这个家庭相处的模式,所以往往也就不持久,很快回归原位。

家庭教育重要,这个大家现在都是认同的,家庭教育需要指导,这个也没有问题。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到底要学点什么,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指导?

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有这么几个:

1、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没办法形成机械化的操作手册。我们很难讲家庭教育一定要这么做,不这么做就是错误的,孩子就会长歪。(凡是听到这样语气和腔调的,我总是猜想其背后可能的动机不纯)比如说打骂孩子,一定不行吗,也不一定,很多人会说,我从小被父母打大的,不是挺好。确实,一个亲子关系和谐的家庭,打骂作为一种犯事时的惩戒方式也未尝不可,只要让孩子明确这是自己行为的后果,不是父母不爱自己的表现。每个孩子不同,每个家庭不一样,多样化的家庭都能够培养出健康、幸福、优秀的孩子,所以家庭教育指导不可能提供一套放之四海而兼准的模式和标准,很明确的说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2、家庭教育没有捷径,没有秘诀,不能简单的模仿和重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个孩子成才了,然后他的家长就被认为教子有方,然后就被邀请介绍家庭教育,然后就开始著述立说(印象深刻的这样的书就是《哈佛女孩刘亦婷》,《我的事业是父亲》),开始介绍我是怎么做的,我有什么经验。然后旁观者众多,听了看了以后以为得到了灵丹妙药,结果拿到自己孩子身上一试却发现原来真不是那么回事,看起来很好的办法在自己孩子身上就是行不通。人这东西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不是标准化产件,他更多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某个办法对于这个孩子有用了,不代表对另一个孩子有用,大部分所谓的方法和技巧都没办法简单的模仿和套用。

那么家庭教育指导应该从哪里入手呢?也许可以从这几方面着手:

1、启发我们的家长思考教育的目标:

教育的目标简单来讲就是我们希望教出怎样的孩子,我们的家长很多对这个问题可能都没有怎么想过或者简单的就是要一个优秀的小孩。所以养小孩的过程完全是无意识的运作或者说是社会压力下的随波逐流,用心的照顾吃喝,无条件的满足物质需求,到了读书的时候,不管自己的孩子怎样,要求都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考出好成绩,考上好大学,现在可能也有不少家长开始关注素质,但体现出来却也就是琴棋书画、各种培训班。所以,过多的关注结果、关注横向比较、忽略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导致大多数的家长都对自己的孩子不满意,十分的焦虑和紧张。家庭教育指导首先就要启发家长思考自己目标的适当性,让家长们关注到孩子的不同特点,让家长们关注到孩子的人格成长,把品质培养放在第一位,把将来幸福生活的能力放在第一位。先培养一个健康阳光的公民,再来关注能不能优秀。

2、带领我们的家长学习基本的常识:

家庭教育说到底也是教育,所以要做好这件事情还是要懂一点关于教育的常识。一是明确家长对于教育的责任,孩子的成长很多的受到家庭的影响,原生家庭深植入孩子的血脉;二是了解孩子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比如什么时候会进入青春期,青春期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等;三是学习与之相对应的沟通知识,比如怎么说话孩子才更能够听,什么阶段应该关注孩子的什么等;这些东西家长有必要了解,但是确实没有了解的渠道,这是学校家长学校可以去弥补的。

3、引导我们的家长反思日常的相处:

家庭教育指导要发生作用必须活学活用,在了解了基本的常识之后,可以搭建平台如工作坊、微信群等,由专业的老师带领,结合家长与孩子日常的交往来反思与实践,从而真正解决家庭教育的疑难。

对于我们普通家长而言,家庭教育里其实更为重要的其实还是那句身教重于言教,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如果家庭是和睦幸福的,是能够有较多时间与孩子相处的,那么孩子即使在成长中会遇到一点小问题,也会在时间里自然的过去,也只是成长的养料。你所要做的也就是尊重常识,放平心态,跟随你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