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这7个“坏习惯”你千万别改!

文 / 壹心理
2018-01-13 12:44

心理学家:这7个“坏习惯”你千万别改!

文 | 张真Derek

来源 | 壹心理精选(yixinlijx)

写在前面:本文章中所有呈现的研究结果和观点,均来自国外心理学家已在科学文献期刊上正式发表的研究成果,以及知名网站和媒体的报道,并非作者个人观点。文中[方括号内]的数字标识,对应文末参考资料列表中的序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索原文。本文的目的不是为任何小毛病或是坏习惯开脱,而是想和大家一起,认清楚自己的一些思维和行为习惯,正在对自己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好的坏的都行,然后作出必要的权衡和改变。和自己相处,和他人相处,可以更简单,可以更美好。:-)

这年头,谁还没点小毛病?

课桌办公桌床头柜都一样杂乱无章,不到生死线deadline就一直拖延毫无做事的动力,每周不迟到个一次两次就好像浑身不舒服……

“你这人简直极品,集所有坏习惯于一身啊,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改改吧!”

呃…… 等等!这话其实应该反过来说:趁现在还来得及,赶紧看看这些“坏习惯”能给你带来的“好处”,再决定要不要改,也不迟啊~

-01- 我桌子是乱,但我工作效率不低啊

心理学家:这7个“坏习惯”你千万别改!

一般人的思维大多是这样的:桌子上要是东西又多又乱的话,很难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工作效率也就降低了。

但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在桌面杂乱的情况下,人们的工作模式会更加专注工作目标(goal-oriented),并为了达成这个目标,锻炼自己迅速锁定所需资料、排除无关内容的能力。[1]

久而久之,哪怕这些人的KPI完成度和其他桌面整洁的同事一样,实际上他们的工作效率已经高出一截了,因为虽然两者都用同样的时间从起点走到了终点B,桌面杂乱者的AB之间像是迷宫,而桌面整洁者的AB之间是阳关大道啊。

-02- 徘徊在生死线上的拖延症患者

心理学家:这7个“坏习惯”你千万别改!

估计你才看到今天这期0时差的标题,就已经想到这9个坏习惯里有“拖延症”了吧~

来来来,见识一下这位大名鼎鼎的拖延症病友:史蒂夫·乔布斯![2]

乔布斯就是一位带着团队设立目标、定下deadline、结果那个在deadline之前屡次无法完成任务、只好重新计划时间的人…… 呃…… 恰恰也是他自己嗯。

但乔布斯和他身边的人却认为,这种拖延反而带领苹果走向了成功,因为乔布斯和他的团队从没有把“完成既定的任务”作为首要目标。他们放在第一位的,永远是“做出更完美的产品”。

“乔布斯的拖延,为他和团队创造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发现什么才算‘更完美’的机会” —— Business Insider(商业内幕网)如此评论。

“人们早就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对‘拖延’二字的理解了,”全球顶尖商学院 —— 沃顿的教授这样说道,“只要你没忘记自己要干吗,适当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来思考,没什么不好的,这样反而给了自己更多激发创造力的机会。” [3]

-03- 迟到惯犯:不切实际的乐天派

心理学家:这7个“坏习惯”你千万别改!

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道:习惯性迟到者都有两个共性特质:

『乐观积极(optimistic)』➕『不切实际(unrealistic)』[4]

当这两个特质彼此融合到一个人身上,呃…… 这个人想不迟到也难啊!

“嗯!离上班打卡还有一小时,今天坐公交车就可以不用叫滴滴了,提前叫同事帮我带个早餐,下楼前还能把垃圾整理下正好带到垃圾房…… 哦我应该还有时间冲个凉精神精神,早新闻一边洗澡一边听就能节省时间…… 不对昨晚睡前洗的袜子还在洗衣机里,嗯嗯晾个袜子也就三五分钟安啦安啦,我一边晾衣服一边想想今天的工作事项就能提高效率了……”

结果过了一小时,这人还是没能准时打卡,嗯。

这种积极向上的乐天派,是自己、更是团队的一把双刃剑。在时间很紧张、必须要按时出结果的时候,他可能毁了整个小组。但在毁了之后吧,重新点燃大家希望、重来一次的,可能也是这个人。

如果你就是这样一个一边乐观积极一边又有点不切实际的人,或是你身边有个这样的队友,彼此校准要达成的目的、目的的达成方式、每一步要做到什么效果、为什么……

这样能帮助这个乐观的人意识到实际价值和现实性的意义,也能在遇到瓶颈和挫折的时候感受到来自他的正面鼓励和温暖。

-04- “抱怨”也是个技术活

心理学家:这7个“坏习惯”你千万别改!

事情没做成、遇到阻碍和困难、遭受挫败和麻烦…… 嗯,你忍不住想抱怨两句,可能是针对一个“猪队友”、“不择手段的对手”、或是找不准该说谁坏话,索性直接“怨天怨大地”。

我理解的,而且我支持你的抱怨行为!前提是…… 你要有个正确的抱怨对象、和正确的抱怨方式。

心理学家Guy Winch和“商业机密”杂志主编Anisa Purbasari为我们总结了“金牌抱怨”的精髓:[5][6]

对有权有力的人抱怨、讲清楚遇到的困难、问题和障碍本身,就是最有效的抱怨!

所谓“有权有力的人”,是指那些有能力帮你排除困难的人,或是那些控制着有如此能力的掌权者。

找准抱怨的对象后,抱怨的方法也很重要。送你一个“金牌抱怨三部曲”:

① 平静、理性地叙述问题,否则对方会很容易进入“这不是我造成的、不是我的责任”这样的自我防御,这不利于解决你的问题。

② 解释清楚这件麻烦事对你造成的不利影响,并在这些不利影响中找到你和他之间的一些共性,让对方更能理解你的难处。

③ 预先想好至少1个解决问题的方法或是建议,提供给你的抱怨对象,让对方能尽快进入帮助你的状态。就算你的建议可能根本不可行,对方也会在感受到你在为他着想时,更愿意反过来为你着想。

-05- 背地里八卦、说别人坏话的大嘴巴

心理学家:这7个“坏习惯”你千万别改!

你也许最讨厌在背后嚼别人舌根的人,特别是当这个大嘴巴在讲某某某坏话的时候。

但也许,ta这么做,只是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而已。

美国的心理学家设计了这么一项实验。

他们让实验室的学生扮演“信任游戏”的玩家(trust game,也称“信任博弈”,具体的游戏规则比较复杂这里限于篇幅我就不多嘴了,你可以理解为一种和杀人游戏很像的东西,杀手要瞒天过海杀死平民,而大家不知彼此的身份,只能通过对方的言行来判断;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百度一下)。[7]

接着,研究人员请实验参加者来旁观游戏进程,ta可以看到所有人的身份,也很清楚谁好谁坏谁在撒谎谁在试图谋害其他玩家。

研究人员发现:当某个玩家正在撒谎欺骗其他玩家的时候,旁观者注意到这一点时,心跳会开始加速。

研究人员问这个旁观者:“如果我此时允许你向游戏中的玩家递一张纸条,上面可以写任何内容,你想写什么?”

超过半数的旁观者说:“我想告诉那些被骗的人,提醒他们谁是坏人,和那个骗子使用的骗术。”

心理学家把这种纸条上的讯息称为:“亲社会八卦(pro-social gossip)”。

研究人员还发现:当旁观者完成这种亲社会八卦行为之后,他们紧张的情绪得到了缓解,心跳也慢慢回归了平稳的速率。

这种亲社会八卦和恶性害人的八卦是很不一样的(小编能想到的关于后者的典型例子,就是清宫戏里后宫各位娘娘嫔妃为了争宠、怀着坏心眼传的那些八卦了)。

这种恶性八卦的散播者,嚼舌根的时候心跳很正常,而且讲了之后非但不会心率放慢,反而说不定会越讲越激动、心跳越来越快,看到自己散布的八卦起效之后还越发兴奋呢。

这种恶意行为和传递亲社会讯息之后内心的安稳,是截然不同的。

无论你是个习惯八卦的人,还是个听过八卦消息的人,都请长个心眼,尽量在散播消息的时候,多散播正能量和爱吧。这样的八卦,哪怕说得再多、再被别人误解,你也自己也会心安理得许多。

-06- 嗯嗯啊啊吱吱唔唔

心理学家:这7个“坏习惯”你千万别改!

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说话的时候会断断续续、总是夹杂一些“嗯嗯啊啊…… 然后…… 这样那样……”这样的搪塞用词?

“说话不自信的人?对自己要表达的内容没信心的人?”—— 大多数的印象可能都是如此。

好吧,咱先不管他自信不自信,但有一点我要告诉你:能听这样的人说话,是你的福气,千万别让对方改掉这种说话吱吱唔唔的“坏习惯”。

研究表明,“嗯嗯啊啊”这种词的存在价值,正是帮助讯息的接收者更好地理解+记忆讯息本身。[8]

另有一项研究结果更有意思了:谈话过程中越是喜欢“嗯嗯啊啊”的人,也正是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加认真负责、努力勤奋的人。[9]

(这虽然只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但这种关联的存在本身就很耐人寻味。研究者们猜想,这是因为吱吱唔唔的人更在乎讯息表达后的结果、以及表达方式的质量,这是他们努力和负责任的表现。)

-07- 坐立不安,喜欢跷二郎腿还抖个不停

心理学家:这7个“坏习惯”你千万别改!

之所以把这个“坏习惯”放到最后才讲,主要是因为小编本人就是如此……

从小时候起,无论是上课啊、考试啊、和别人讲话啊…… 我都很难安安稳稳静坐在椅子上,总喜欢翘起二郎腿抖个几下,一会儿又换个腿翘一下继续抖,或是坐姿换来换去,又或是过个半小时就喜欢站起来一下,一两分钟后又重新坐下……

“真是个没耐性的孩子!”还记得小学老师对我的这般评价。

现在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耐性这东西,适当就好了,太多了可不好啊。那些耐得住腰酸背痛屁股也痛的人,在座位上待得越久,身体就坏得越早。

美国的一项健康调查表明,员工上班时间在座位上越是“不安分(fidgeting)”的人,患病和死亡率就越低(mortality rate)。[10]

这里面的原因太多了,除了刚才提到的身理健康因素,久坐不动也难以让人保持一种敏捷、明快的精神状态。

- 写在最后 -

“完了完了,你是要我把这些坏习惯一辈子保留下去不说,还引以为傲吗?以前我觉得自己没救了,现在我觉得没救的是你小编啊 [手动捂脸]”

当然不是。在这里小编必须郑重说明两点:

① 以上这些“坏习惯”,都停留在小毛病的层级。如果你的这些习惯和做法已经给自己和其他人造成大麻烦、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节奏,那真是病,得治!

② 细心的朋友肯定已经注意到了:上面我们谈到的每一种“坏习惯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都只有当特定的前提条件被满足时才会生效。凡事都有多面性,而你会落到哪一面上,就要看你对待自己和这件事的角度和具体做法了。

这篇文章也同样送给那些因为别人有这些“坏习惯”就对ta进行负面评价的人。Ta的桌面也许的确没整理齐,但人家能把事情高效做好才是王道。你对着ta的办公桌品头论足,是真心为ta好,还是说只要环境杂乱就无法集中精神做事的人,是你自己吧?

还有,因为别人迟到就判定这人不靠谱、看到别人思考的时候咬手指就觉得这人幼稚不成熟、发现谁谁谁在跟别人八卦嚼舌根就判定ta肯定不值得信赖……

我不敢说你的判断是对是错,只是如果你和ta会长期交往或是合作,为了你们共同良好健康的关系,更好的做法是:和对方谈一谈这些习惯背后的原因,和彼此尊重、彼此包容的方法。

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一个机会,为你自己、和你对身边有这些“坏习惯”的人的看法,找到全新的角度。

收藏文章?不如关注我们——想更多地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学,请持续关注「壹心理」头条号,“世界和我爱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