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也会出现痴呆

文 / 医药养生保健报
2017-12-30 05:05
抑郁也会出现痴呆

抑郁症在早期很容易被误认为是老年痴呆,大约有三成的老年痴呆是抑郁症导致的假性痴呆,老年痴呆的病人中有超过三成的人其实是抑郁症。

有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抑郁症的发病率为5.7%。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身体不适,如头痛、头晕、食欲降低、体重下降、胸闷、疲惫无力、尿急尿频等,抑郁发作时,患者思维迟缓,联想困难,反应迟钝,主动言语少,情绪低落,表情呆板,兴趣减退,动作减少,生活疏懒,尤其是严重抑郁发作时,酷似“痴呆”,但非器质性因素导致的。抑郁性假性痴呆没有脑部器质性病理改变,习惯上被称为假性痴呆。假性痴呆其实是早期抑郁症的一种表现。很多人看到老人出现懒言少语、记不住事、说话前言不搭后语、反应漠然,就会误认为是老年痴呆。“假性痴呆”和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做事认真、性格内向、有事放在心里不说、考虑事情较周全、对自己要求高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假性痴呆 ” 。

退休后只在家带孙辈、什么兴趣爱好都没有、不关注自己的老人,最容易出现“假性痴呆”。性格内向认真的老人容易“假性痴呆”,患者自我评价降低,发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呈现为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产生幻觉,甚至反应迟缓如同痴呆轻度、中度的患者可以采取心理咨询与治疗,而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应尽早开始系统的药物治疗,而且最好是到精神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除了接受医生的治疗以外,患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千万不要给自己制定一些难以企及的目标,要正确认识自己的现状,正视自己的病情,不要对很多事情大包大揽;可以将一件大的繁杂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做些 力 所 能 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尝试着多与人们接触和交往,不要独来独往;尽量多参加一些活动,尝试着做一些轻微的活动,看看电影、电视或听听音乐等,但不要太多;不要急躁,对自己的病不要着急,治病需要时间。

老年人要丰富自己的日常生活,培养兴趣爱好,参加文体活动,还要学会倾诉,心里有什么不痛快的事,要向子女或朋友诉说。作息规律,要点是每天早上起床时间固定,整夜连续卧床时间不少于5小时,不超过8小时;饮食规律,食材尽可能多样;忌暴饮暴食、偏食;适当户外活动,最低要求是每周有3天,每次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40分钟;坚持承担适当的家务活;每周有至少1次消遣娱乐活动,即基本工作生活之外的能让自己感到愉快、放松的活动。第一次患病的大部分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都能够恢复或者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发病后久拖不治,或者多次复发,治疗的难度会增加,恢复到正常的可能性也会减小,发展到精神残疾的可能性相应地会增大。

因此,发病后及时就诊治疗,定期复诊,对抑郁症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所有抗抑郁药都是处方药,患者不要自行购药服用,或者自己决定停药。一定要在精神科医生的观察和指导下使用,做到定期到医院复诊,遇有问题更要及时就医,请医生来判断药物是否适用以及治疗的时限等。病情较轻的至少服用半年的抗焦虑/抑郁药,较重的至少服药1~2年甚至终身服药。治疗6~12个月后,若病情明显好转,情绪比较平和,没有主观上的各种不适,能学习能工作能玩,人际交往大致正常,多数情况下能睡好觉,能吃好饭,继续服药再巩固4~6个月,视情况就可以逐渐减药和停药。

蒲志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