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心理学实验,父母越早知道越好
文|乔小麦 来源|乔小麦(qxm20160728)图|网络
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实验,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artin Seligman 提出。
Martin Seligman :
当代认知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之一。
1998年,他以史上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
他大力提倡建立积极心理学,并为这门新学科奠定了结构体系,是世界公认的“积极心理学之父”。
实验是这样的。
研究人员训练两组狗躲避电击。
训练时,两组狗都被绳子拴住,无法逃脱,但旁边有按钮可以控制通电,按下之后电击停止。
一组狗旁边的按钮是有效的,即按下之后就电击就停止。
另一组狗旁边的按钮是无效的,按下之后仍然遭受电击。
一段时间之后,一组狗学会了用鼻子控制电击按钮,但另一组狗则无论怎么做电击也不会停止。
之后研究人员把这两组狗和一组未受过训练的狗相继放到箱子里,接受电击。
箱子中间用矮闸隔开,一侧有电击,另一侧没有电击。
之前被教会用鼻子控制电击按钮的狗进入箱子后,几秒钟之内就发现自己可以跳过矮闸逃避电击;
未受过训练的狗进入箱子后,也是在几秒之内就跳过了矮闸;
而之前被训练无论怎么做电击都不会停止的那组狗,进入箱子之后一直都停留在有电机的这一边忍受电击,什么也没做。
也就是说,这组狗已经认定无论做什么都于事无补,即使有出路时也选择放弃,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1975 年Seligman用人当受试者,结果使人也产生了习得性无助。
实验是在大学生身上进行的,他们把学生分为三组:
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噪音,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
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噪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
第三组是对照,不给受试者听噪音。
当受试者在各自的条件下进行一段实验之后,让他们进行另外一种实验:
实验装置是一个"手指穿梭箱",当人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噪音,放在另一侧时听不到这种噪音。
在原来的实验中通过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以及未听噪音的对照组,他们在 "穿梭箱" 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使噪音停止,
而在原来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努力都不能让噪音停止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噪音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边。
随后的很多实验也证明了这种习得性无助在人身上也会发生。
生活中也有很多习得性无助的例子。
比如有些长期遭受丈夫家暴的女人就是不愿离婚,一些女孩多次遭到老师猥亵或性侵不敢求救,长期遭受打骂的孩子变得抑郁……
今年令人震惊的摇滚乐团林肯公园主唱自杀事件,也是这样的例子。
他童年时期遭到一名成年男子性侵长达6年,这事一直让他有轻生的念头,即使后来他功成名就,依然难以走出这段阴影,最终还是自杀。
这些都是比较极端的例子,我们靠听说或是看新闻才知道。
作为普通父母,我们关心的是,我们是不是也无意给孩子制造了“习得性无助”呢?
最典型的是“哭声免疫法”。
在孩子婴儿时期用得最普遍,宝宝哭的时候不去抱,因为会“惯坏”他,让他哭一会,以后他就不会再哭着要抱了。
甚至用这个方法训练宝宝自己睡觉,宝宝一直哭一直哭,哭累了就自己睡了。
如此训练一段时间,宝宝就会学会独立睡觉。
给宝宝断奶的时候跟妈妈隔离,妈妈“消失”一段时间,孩子哭得撕心裂肺,几天后就不再吃奶了。
孩子再大一点,哭的时候也不抱不哄,因为“哄他就哭得更厉害”,因为“宠惯了,以后就总是用哭来要挟我”,因为“男子汉不能哭,要坚强”。
孩子再大一些,父母变得更严厉,还会制造一些挫折,以增强孩子的抗打击能力,让孩子“越挫越勇”……
总是不满足孩子欲求的家庭,比如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长大后,总是有着匮乏感和不配得感,认为生活就是苛刻艰难的,即使好机会降临也不敢要,因为潜意识里认为自己不配过舒适顺畅的生活。
有些孩子从小就非常乖,非常听话,让父母很省心,父母也引以为傲,殊不知孩子的乖巧其实是因为内心无奈、无助、无望,只好放弃、压抑自己的想法,选择顺从。
还有一种替代性无助:
不需要直接体验不可控的事件,只要观察到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不可控事件、无助效应,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比如目睹父母的婚姻困难的孩子,即使从未经历过恋情,也会有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得到圆满的感情。
内心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孩子,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
悲观的种子从此种下。
当他们失败时,就会产生极大的挫败感,放弃尝试,产生“做什么事都是无济于事”的感觉。
在逆境中会失去控制感,产生“怎么努力也没用”、“自己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的预期,也不再采取行动以改变不好的情境。
更糟糕的是,对尝试和努力的放弃可能导致他们的预期成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如果你的孩子还小,请不要给他制造习得性无助。
如果你的孩子大了,有些悲观心态,那么我们要做的是逆商培养,即挫折教育,这个下篇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