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奈尔大学成都女学霸自杀:抑郁,你所未知的留学生的痛
12月13日,康奈尔大学一名18岁的成都女留学生 Miaoxiu Tian自杀身亡。生前的她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物理和科学成绩尤其突出。
自杀前,她曾向一同做项目的同学发了一份电邮,对无法完成期末项目表示抱歉,据说她可能有抑郁的情况。
近年来,抑郁这个字眼,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在外留学的华裔学生,抑郁现象也越来越普遍。
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这种现象呢?
一、不堪重负的学业压力。
Miaoxiu Tian的生前,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钻研课业上。
一名康奈尔大学本科留学生说:"学得那么累,一到考试就怀疑人生,对康大学生来说真不是笑话。"
二、异国求学路上的孤独。
许多留学生都表示,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没有经历过的人难以想像的。
他们在外语言不通,可以顺畅交流的朋友和对象廖廖无几。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他们孤独感的写照。
他们很多人是国内亲朋好友羡慕的对象,这让他们往往对亲友"报喜不报忧",只向外展示了自己光鲜和有成就感的一面,内心堆积的压力、挫折和无助感则无处倾诉。
康奈尔大学这样评价 Miaoxiu Tian:在物理、科学领域的表现均非常优异,喜欢研究新项目,乐于助人。
可能 Miaoxiu Tian在与他人相处过程中,也只是展示了自己成功和优秀的一面,内心的焦虑和苦闷却无从排解。
令人心痛的是,在留学圈,还有不少留学生,仍在独自与心魔抗争。
12月13日,哈佛大学博士生高雨莘撰写的文章《为什么这么多中国留学生会抑郁》里有这样一段描述:
北京——2015年秋天,我开始了在研究生院最后一年的学习,我觉得有些事情感觉不对。
早晨醒来时,我的心扑扑直跳。在研讨班的讨论中,我支支吾吾地讲着碎言片语,而我的同学们的声音犹如刺耳的杂音将我淹没。
在那之前,我十分享受在哈佛校园度过的时光,那些枫红色乔治亚风格建筑,我是在父亲20年前首次从中国到美国旅游时拍的照片里第一次看到的。
其中一张照片的背面,他用蓝墨水写着,"有一天你会亲眼看到它。"
但在那段时间,我没有欣赏哈佛的美景,在我埋头从一栋教学楼走向另一栋时,我的眼睛直盯着地面,心里数着铺路的石头,以控制我内心躁动不安的思绪。
焦虑的发作让我很意外,我当时已经离开自己在北京的家,来美国求学和工作八年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研究生院感受到的孤立,用第二语言阅读的沉重负荷,以及和远在北京的人因距离而产生的关系紧张,都开始加在一起。
为了理解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我回忆了其他中国留学生经历的事。
它们在当时看起来不过是应对学业的小挫折而已:缺课,抱怨失眠,突然缺席集体活动几个月,用忧郁的形容词写成的冗长Facebook帖子。
耶鲁大学(Yale)的研究人员2013年发布的一项调查发现,45%的中国留学生称自己有抑郁症状,29%的人表示自己有焦虑症状。而美国大学生的整体抑郁症和焦虑症比例约为13%。
其他美国大学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些发现,
3、 与学术导师难建立良好的关系。
这样一来,更加深了他们的挫败感。
美国西南部的一所大学在一项研究中,询问19名中国研究生的压力来源,很多人表示自己很难取得导师的信任。
有些人担心,语言障碍可能会让导师怀疑他们的智力。
还有些人承认自己晚上睡不着觉,老是想着沟通中的失误,比如一次不愉快的谈话,或给导师发了一封措辞不当的邮件。
这些挑战似乎非常普遍,事实上,很多美国学生对它们也不陌生。
但对中国学生来说,这些挫折可能会让他们深感不安,因为他们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的观念里,学业成绩就代表着自己的人生前景和自我价值。
学术自由的光明前景,往往最终制造出强烈的不安感,让他们不敢考虑失败的可能性。
4、 失败的代价太大。
中国留学生绝大多数是全额支付学费。
他们一年的开销在五万至六万美元之间,大约是中国城镇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十倍,工薪家庭往往需要花光全部积蓄或出售房产才够送孩子出国留学。
他们在努力跟上学业要求的同时,还背负着大山一样沉重的经济压力。
在这种种压力下,留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越来越弱。一次难度大的考试、一个新项目、一次和导师不甚愉快的谈话,都可能成为压垮留学生的"最后一根稻草"。
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C.Dweck曾经指出:从小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表现出强烈的与他人竞争的意识。
同时,他们也更容易在面对困难时不接受任何挑战,原因是"他们害怕失败了,别人会怀疑自己不聪明。"
这些优秀、年轻、鲜活的生命,在他们离去之前,都曾为抑郁所困,可惜他们的身边无人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