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是个什么鬼?

文 / 悟方知教育
2017-12-07 18:32

孩子的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是个什么鬼?

美国心理学家Richard和Edward提出了一个理论,叫自我决定论。自我决定论认为,一个人要想要去做一件事,那么做这个事情需要能激起他的内在动机。

人的基本内在动机可以分为以下这三种: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这三种感觉也是孩子们最想要满足的三种心理需求。

胜任感

孩子的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是个什么鬼?

胜任的心理需求是说孩子们需要知道“我能行!”“我棒棒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胜任感,如果一个孩子做作业时遇到了困难,发现自己不会做,或是做得特别慢,又或者是做完之后得到的反馈只有“你做错了哪些哪些”,这些情境都会剥夺孩子的胜任感。

有的父母,认为应该要对孩子严格要求,不仅要求孩子做完作业,还会希望孩子字写得好看。

久而久之,孩子也对自己严格起来,一个字写不好就擦掉重写,不停写不停擦,作业花的时间特别久,有时候还会一气之下把作业纸揉成一团,干脆不写了。

这个孩子,每次做作业,都是对他胜任感的一次打击。

连接感

孩子的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是个什么鬼?

连接的心理需求是说孩子们需要在环境中有人关注,有人可以为自己提供支持。

我们再来说说连接感,拥有连接感意味着说孩子在家里拥有关注自已并且为自己提供支持的人。父母当然都会关注孩子,但是支持感就不一定了。

如果父母因为想要孩子写作业而和孩子发生争吵,每次都和孩子干抗,孩子心情糟糕肯定没办法写作业了。

有的父母可能会有疑惑,不管孩子做什么我都会陪着孩子啊,也在支持他啊,为什么他还是磨磨蹭蹭不愿意呢?

借用著名教育专家陈默老师的一个比喻,父母陪着孩子做作业,如果父母是大老虎,孩子是小白兔,一只老虎监督一只小兔子,小白兔肯定是害怕做作业的,而当父母是一只小灰兔,陪着另一只小白兔做作业,那么小白兔就会觉得被支持着,很开心地把作业做起来。

同样是陪着做作业,效果大不一样。

自主感

孩子的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是个什么鬼?

自主的心理需求是说孩子需要自己掌控和决定自己的行为。

最后再说说自主感,自主的心理需求是说人需要由自己掌控和决定自己的行为。人需要有这种感觉,有一个实验,当养老院的老人可以自己决定养什么植物时,寿命都会更长。

商家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也是给消费者提供一种控制感。而我们的孩子,虽然年纪小,但是也和大人一样,天生渴望这种感觉。

比如孩子在做作业时,觉得这是老师的命令,家长的规定,从作业内容到作业顺序再到完成时限,都被规定地好好的,孩子没有一点自主感,自然反感作业,产生排斥心理。

著名科普作家万维钢,就实战运用了给予孩子控制感的小技巧,为了训练他儿子数学,他买了本习题集,每次都撕下来一页给他做。以前都是万维钢选哪页孩子就得做哪页,孩子是完全被动的。

有一次,他的儿子问能不能让他自己选一页,万维钢说可以,不仅如此,他还当场决定从此之后都让儿子自己选择做哪页。

这种控制错觉让他儿子做题的愉悦性和积极性都提高了。而万维钢自己心里知道,反正儿子也得做完这一本习题集啊。

总之,从自我决定论来看,孩子做任何事情,都在追求胜任感,连接感和自主感。如果一件事情不能满足他的这些心理需求,他就会不愿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