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真正的教育,还是要拼爹拼妈!
1
上周末,高考状元们接二连三的出炉了,北京的文科高考状元说了一番话,令人深思。
他说:“现在的状元都是家里好自己又很厉害的。”
他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是外交官。从小父母就让孩子培养起了好的学习习惯,塑造好的性格。而且因为生活在北京,比其他孩子有更好的条件,去扩大自己的见识和学识。这些潜移默化的正面影响,孩子怎么能够不优秀呢?
再来看看其他省份的高考状元。
陕西状元,高中去美国交流,颜值高,打得一手好篮球,健身达人,妈妈也是个热爱跳舞的知性女性。
去年吉林省的理科状元李牧阳。她曾在直播中自曝15岁的时候就早恋,高考完就去染了头发,饶是这样还能考上北京大学,真是羡煞一大波学渣!
这些还是留在国内读大学的孩子,现在还有一大波牛娃,高中毕业以后就出国深造了。
去年被哈佛大学录取的杭州女孩郭文景,高中三年别的孩子在寒窗苦读,她却在学帆船、学滑雪、参加英文辩论赛,抽空还要参加美国国家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还拿到冠军。
而她的家庭背景也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郭文景的父母都是麻省理工的高材生,父亲还是科技上市公司董事长。
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7-2016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近五成的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还有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
而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下降。随着我国高考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绩除了与考生本身努力有关之外,考生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也至关重要。”
这样的趋势在这几年中越来越明显。一二线城市的高知和富裕家庭,往往也拥有更多社会资源和教育资源。这种家庭中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仅学习习惯更好、学习能力更强,而且更加见多识广、多才多艺。
高考或许还只是分数的比拼,但是进了大学、走入社会之后,比拼的就不仅仅是课本中的知识,考卷上的分数了。见识、阅历、才艺、人脉资源,每一样都是成功的关键。
那么普通人家的孩子真的没有希望了吗?
2
与其说是拼爹,还不如说是拼家庭教育
我们一直在说阶级固化。但我始终认为所谓阶级固化是一个伪命题,无论你的孩子出生在什么样的阶层,真正让孩子落于人后并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家庭教育的失当。
我曾经教过一个孩子,出生在一个非常优渥的家庭。父亲是名牌大学的硕士,而母亲则是留学回国的高材生,夫妻两人一个是大公司的高管,一个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照理说,这样的父母有学识、有财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旁人难以企及的资源,应该出类拔萃才对。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这个孩子是我遇到过的最顽劣的孩子之一。他做任何事情专注度都无法超过20分钟,学习能力比同龄的孩子差了一大截。更让人头疼的是,这个孩子张扬跋扈、我行我素、没有教养,常常摆出一副“我就这样了你怎么着吧”的态度。以至于没有一个孩子喜欢他,愿意和他一起玩。
后来我才知道,因为父母忙于工作,从出生开始,这个孩子就和爸爸妈妈很生疏。一旦忙起工作来,爸爸妈妈就把孩子扔给保姆和祖父母。最夸张的时候,孩子曾经小半年没有见到过爸爸。
他是一个保姆养大的孩子。保姆送他来上课,保姆接他回家,一年下来我竟想不起他的父母长什么样子。
王朔曾经说过: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人是爸爸妈妈生的,以为是国家生的,有个工厂,专门生小孩。
我想这个孩子也是如此吧。
无论是阶层、财富还是父母的学识,都不能赋予孩子天生的智慧,任何一个孩子的成功必然是父母陪伴和教育的结果。从不浇灌却想静待花开,是永远不会有好结果的。
而那些成长在普通家庭,甚至贫穷家庭中的孩子,老天爷并没有完全断绝他们的成功之路,关键是父母应该怎么做。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出生在一个单亲家庭中,他一出生老奥巴马就离开了他们母子。
尽管父亲一直缺位,但奥巴马却拥有一个非凡的母亲。她不仅给了孩子生活的勇气和热情,还让他学会了作为一个黑人的自豪。她常常给奥巴马讲美国的民权运动、让他听美国著名女黑人福音歌手马哈利娅·杰克逊的录音以及马丁·路德·金的演讲。
如此才成就了一个成功的总统和父亲。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的范雨素,一个保姆,靠什么让女儿跨越了阶级?》。
是的,范雨素是一个更加极端的例子。
一个带着两个孩子,流离失所的女人,用自己对阅读和学习的热爱来感染孩子。仅仅通过从废品市场买书,就让孩子完成了自我阅读、自我教育,让孩子有了超越自己阶层的能力和机会。
这才是智慧的母亲,这才是真正的“拼妈”。
3
当然了,不论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要孩子突破自己的阶层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是向上流动的路并没有被封死,即使在今天,孩子们依然拥有机会。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做些什么来帮助我们的孩子呢?
1、 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
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当然可以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请更好的老师,充分发掘孩子的天赋和兴趣。
但是如果条件不允许,也没有关系,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父母更尽责的、更爱我们孩子的老师了。我见过太多削尖了脑袋把孩子送进名牌小学,却最终依然被学校老师和学校教育逼疯的家长。
归根结底,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在家庭中,我们父母给予孩子的。
你没钱给孩子买钢琴,那就抽出时间多陪孩子听听音乐、看看电影;
你请不起私教学网球学游泳,那就陪孩子爬爬山、亲近大自然;
你没钱让孩子学英语学阅读,那就多陪孩子看看书;
……
如果一个做保姆的阿姨,通过用废品回收的书,都能让孩子爱上学习爱上阅读,你又凭什么做不到呢?
2. 敢于对孩子提出高要求
有些父母会因为自己的基础不好,而不敢或不奢望对孩子提出严格或高要求。
孩子小的时候,往往不具备树立远大目标,或执行远大目标的能力,正需要父母的引领和督促。
当然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如果父母甘于现状,孩子也难有大志。
3. 陪伴是最重要的教养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陪伴孩子的成长。
孩子在年幼时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他们就像河水的源泉,活泼而无拘无束,一旦被导向某一方向,就能转变它的流向。
而通过亲密的陪伴,父母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还有情商的培养,自信心的培育,和最基本的温暖感觉。
而不管你有再多的财富和学识,你不陪孩子也是枉然。
-END-
搜索WeChat“瑞丁老爸讲故事”,一站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让孩子拥有最有价值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