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从业者为什么更自卑?还要从阿德勒心理学说起

文 / 亚财互联网金融商学院
2017-10-17 11:05

金融从业者为什么更自卑?还要从阿德勒心理学说起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光鲜亮丽的金融从业者其实内心更加自卑。

因为我们都发现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尤其是在大企业林立、成功者遍布、巨量财富不断创造神话的氛围下,金融从业者内心的自卑感是可想而知的。

自卑感是指对自己持批判或否定的任何态度。有自卑感的个体会体验到一种无能感、无力感、弱小感或恐惧感。金融从业者的自卑感在顶级写字楼、奢侈品包装、金融机构title光环、航班与咖啡、酒店与会所的映射下,其实显得更加凝重、压抑和苦闷。

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经过多年的研究,创立了以自卑情结补偿和生活风格为核心概念的个体心理学,并对自卑感提出了自己创造性的解释。本文将依据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对自卑感加以诠释。

金融从业者,如果骄傲自大,就是因为自卑感。

越自负则越自卑,这就是“优越情结”。

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

一、自卑感的由来

起初,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来源于生理上的缺陷。他在器官的自卑感及其生理补偿一文中指出,有生理缺陷的人往往有一种生理上的自卑感。之后,他对自卑感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他认为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即自卑感是与生俱来的。

他认为当人的能力缺陷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侮辱时,自卑心理往往会加强。若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等方式表现出来,就会上升为自卑情结。由此可见,阿德勒将自卑感的来源解释为一种先天性的,生来就有的感觉。这一解释与我们现实中对自卑感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不同,我们往往会认为有的人会有自卑感,而有的人则很少体验到。

我们的文化更倾向于将自卑感解释为一种自我内心创造的负性感觉。这种对自卑感的理解使得我们讨厌自卑。有些个体因为感到自己自卑而更自卑,因而产生了很多心理问题。比如神经症患者大都有自卑情结。

阿德勒对自卑感来源的分析使我们对自卑感的认识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让我们认识到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而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如果不发展为自卑情结完全没有必要理会,这一解释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金融从业者为什么更自卑?还要从阿德勒心理学说起

二、自卑感的作用

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既能摧毁人也能塑造人。自卑是每个人在追求价值和完善的人生过程中必然要出现的心理反应,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它 会推动个体去追求补偿,改善处境。阿德勒称这一过程为心理补偿,并认为缺陷感越大,自卑感越重,寻求补偿也越迫切。由此可见,自卑感可能成为推动个体甚至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也可能摧毁人,使其承受巨大的痛苦。

通常人们寻求补偿的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偿不当,另一种是适当补偿。

1、补偿不当

补偿不当指的是缺乏或过度补偿,这种方式会引发自卑情结,甚至患有神经症。

其中,缺乏补偿是指个体面对自己的卑微,不敢正视现实,极力掩饰,并放弃自我改善处境的想法。例如,一位男同事总觉得自己的普通话说得不够标准,实际上还是不错的;认为自己没有幽默感,觉得周围的女孩不喜欢他,尽管他很想和她们成为朋友,但他很害怕周围的同事讥笑他,于是总一个人独来独往。

而过度补偿是指个体为了摆脱卑微,极力寻求另外一种满足,以掩饰其某方面的自卑感。甚至不顾别人的需要和社会的要求,妄自尊大。例如,一位女同事对自我形象非常苛刻,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她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起初,她发现自己的眼睛有点斜视,于是就去做了一次眼部手术,这次手术让她觉得自己的自卑感减少了许多。不久,她又觉得自己的个子太矮,于是,她又暗暗下决心要做增高手术,然而她的家庭条件根本无力支撑这些巨额的费用。在学校里她觉得自己没有朋友,因为每当她发现自己的朋友有缺点时,她就不能忍受。

2、适当补偿

适当补偿是指当一个人面对自卑,而积极地寻求各种适当的补偿方式。这时的自卑感就成为个体发展的一种激励因素,推动他获取更大的成功。当读名人传记的时候,我们常常发现,一些有严重身体缺陷的人,经过艰苦的努力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左丘明失明而撰写《国语》,司马迁受宫刑而著《史记》。

三、生活风格与自卑情结

阿德勒认为自卑情结是由错误的生活风格导致的,因此,要超越自卑情结,就要形成正确的生活风格。阿德勒把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每个人的优越目标千差万别,各不相同,它取决于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

阿德勒描述了四种主要的生活风格

1、支配、统治型这一类型的人倾向于支配和统治别人,缺乏社会意识,很少顾及别人的利益。

2、索取型这种类型的人相对被动,很少努力去解决自己的问题,总依赖别人照顾他们。

3、回避型这样的人缺乏必要的解决问题的信心,不想面对生活中的问题,试图通过回避困难从而避免任何可能的失败。

4、社会利益型这样的人能面对生活,与别人合作,为他人和社会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常常生长于良好家庭,家庭成员相互帮助、支持,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和尊重。

在上述四种生活风格中,前一种生活风格把自我与社会和他人对立起来,甚至不惜损害、践踏社会和他人的利益。阿德勒将其视为缺乏社会兴趣的生活方式。不利于人生中三大重要问题:职业问题,社会问题,爱情和婚姻问题的解决是错误的,不合理的。而第四种生活风格的人以一种合作和建设性的姿态将自身溶于社会之中,正视人生中的问题,力图以有益于社会的方式来解决,只有具有社会利益型风格的人,才能够充实而有意义地生活。因此,这种具有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是健康的,合理的。

金融从业者为什么更自卑?还要从阿德勒心理学说起

那么,缺乏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是怎样形成的呢?

这与个体早期特殊的生活环境有关,主要由以下三种状况造成的:

  • 其一,是个体生理器官的缺陷,身体器官的缺陷和长期的疾病会削弱或夺走个体与其他人进行交往和竞争的能力,这会使个体断绝与外界的联系而退缩到自我的小天地里。

  • 其二,是家庭过分溺爱和姑息,由于父母和家人的娇惯、纵容,导致个体不但在遇到问题时不知如何处理,毫无自信,而且还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 其三,是被冷落和忽视,一个在家庭中得不到关怀、得不到爱的个体会认为别人不需要自己,会感到自己毫无价值,并且常会用不信任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人,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划一条界线。虽然,阿德勒提出的这三个导致缺乏社会兴趣的生活风格的原因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但无可否认,这三点至少是其原因的一部分。

问:

如何超越自卑情结?

没有人能长期忍受自卑情结的折磨,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自卑情结,体验到优越感呢?

从阿德勒对于自卑感的诠释,我们能得到那些启示呢?

答:

  • 阿德勒对于自卑感的解释突破了以往将自卑感当作耻辱的固执观念,将自卑感视为人类一切行为动机的重要源泉。这尽管有些偏颇,但在现实中,我们也能找到很多的事例来验证阿德勒的有关“自卑与补偿”的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说,人的长处往往就是自己的短处。我们应尝试去接受自卑感所带来的心灵上的折磨和痛苦,承认它的存在,全力以赴地投入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上,也许我们的烦恼就会减轻不少。那么,自卑感就可能成为推动个体成功的一种激励因素。

  • 阿德勒认为自卑情结是由错误的生活风格导致的,具有自卑情结的个体大多沉浸在自我之中而不与社会和他人打交道,失去了对社会的兴趣。因此,具有自卑情结的个体应纠正自己错误的生活风格,分析自己的生活目标,选择并确立适合自己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的生活目标,重新鼓起勇气,与他人合作和建立融洽友好的关系,积极地投入社会,在外在的行动中去追求卓越,也许这是解开自卑情结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 阿德勒倡导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在贡献社会中超越自卑,而“比较”则产生自卑感,比较是由心生,主观态度的变化可以创造或消灭自卑。人生中有的不足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改变,而有些则很难改变,对于可以改变的,我们可以在阿德勒的补偿理论指导下积极争取,对于不可以改变的,我们也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灵能力,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以求心灵的宁静。

金融从业者为什么更自卑?还要从阿德勒心理学说起

金融从业者应该“课题分离”,世界就会变得简单。

金融从业者应该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简而言之,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

阿德勒心理学,就是勇气心理学。之所以“不幸”,并不是因为过去或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而是缺乏勇气,即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金融从业者如果一味“等”、“靠”、“要”,对牌照红利、监管红利、制度红利、市场红利过于“贪婪”,而缺乏顺应变革和金融创新的勇气,就无法在金融职业生涯中获得真正的幸福。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起决定作用的是你自己。我们人类并不是会受原因论所说的精神创伤所摆弄的脆弱存在,我们是用自己的手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方式,我们有这种力量。金融从业者往往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职业资源,但在改变自己心理适应力等方面应具有更超出常人的勇气和力量。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货币是被铸造的自由,金融从业者的自由来自于对人际关系的勇气!

金融从业者越优秀就越焦虑?

(一)夸大了“过去的”优秀:你的焦虑源于病态的怀旧

(二)高估了“能力的”优秀:把熟练作为借口就会焦虑

(三)变化了的“人际关系”:主观预期的偏差导致焦虑

金融从业者如何能战胜焦虑?

(一)决绝地“进”:原路径努力是在与自己较劲

(二)消极地“退”:转移注意力是在与别人对抗

(三)平和地“放”:放平欲望并与自己积极对话

金融从业者的职业信心从何来?

(一)不存在行情好坏:如果真心喜爱,就应对“自己的选择”有信心!

(二)不存在监管宽严:如果别无选择,就应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

(三)不存在团队优劣:如果接纳自己,就应对“自己的勇气”有信心!

声明: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属于原作者。我们对所有资料来源方、原文作者表示由衷地感谢和敬意!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亚洲财经俱乐部】会不定期举办一些金融类活动,供圈里的朋友们进行学习和交流。【申请加入】可以直接私信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