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惹谁了?!孩子痴迷手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改变还来的及

文 / 清大活动联盟
2017-10-14 12:54

作者:AlvisGuo

家庭教育的本质在于家长的榜样对孩子的人格渗透,而科技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美好!

手机惹谁了?!孩子痴迷手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改变还来的及

家庭教育的本质在于家长的榜样对孩子的人格渗透,并非知识传授,经验借鉴亦或对孩子提供的具体帮助。这里的人格是指个人所思、所言和所行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或特点。

我们从每一个人身上看到的他的父母的影子,就是家庭教育最直接的结果。孩子的言谈品行在于你遇到困难时的态度,在于你与人交往的原则,在于你是否对孩子的错误给予及时而严格的纠正,在于你对孩子的自由是否过于压制……

只要孩子有健康向上的人格,无论你的知识水平、人生际遇、家庭条件如何,他都可以取得成功。

科技改变人的生活方式让生活更美好。在当今这个“唯快不破”的时代,无论是移动互联科技还是动力能源科技等等都在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发展,也正在颠覆着我们惯有的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念。固步自封不与科技与时俱进的人,则与时代格格不入,最终必将被现代文明淘汰。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还有那个角落还没有被手机应用占领?买个东西先上某宝看看,看好了下订单即可;邮寄物品要在官方微信端订快递业务;以前饿了自己做饭,现在直接线上找吃的,那叫订餐;银行理财品种少,周期长,耗时间,现在直接手机上炒股票、各种“余额宝”,理财那真是动动手指的事了;孩子学习呢?家校沟通要用微信群,学生作业要在手机上完成,高考英语口语考试都是人机对话;其他的什么健康管理啦,人际关系啊,那个不需要手机这个移动互联终端来发挥主要功能呢?

我们就生活在这个移动互联的时代,孩子从小接触手机应用,培养手机系统应用思维,拓展移动互联应用视野那是无可厚非事。这是时代的要求,只是关键在于要合理、康健、适时地去应用手机,让手机成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陶冶情操、提升生活能力的好工具。

但这时也必须多说几句,超时过量不加限制的让孩子玩手机确实会造成颈椎退化、视力下降、影响心理健康的后果。严禁夜晚关灯看手机!

手机惹谁了?!孩子痴迷手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改变还来的及

关于小学生玩手机有两个故事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故事~壮壮不是坏孩子

壮壮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成绩一般,在班里中游水平。他的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也都是手机癌晚期患者。在父母的“榜样”熏陶下,壮壮痴迷于手机游戏不能自拔,每天放学回家就钻到自己的房间里玩手机游戏,刚开始玩简单的“会说话的汤姆猫”和游戏里的猫对话互动,慢慢玩的多了开始玩网络游戏什么“熊大熊二农场”啊、“我的世界”什么的……太多了,一玩就是2个小时。而此时的爸妈呢,也是拿着手机趟在沙发上刷着各种新闻、朋友圈。到了晚上吃完晚饭后才开始让孩子写作业,孩子一边写着,爸爸妈妈还是躺在那拿着手机看连续剧玩游戏,只是在孩子跑过来问问题时,才不耐烦的应付几句。壮壮写完作业已经深夜了,睡觉前还是不忘记再玩一会手机游戏。慢慢的壮壮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了,经常不完成作业 ,错题也很少改正,上课时常走神,小时候童真开朗的小笑脸也变得黯然失色。老师找家长了,爸妈就狠狠的责骂壮壮不争气,还说什么“学习不好就别玩手机了”。壮壮年纪小,并不能完全理解爸妈这些作法的用意,自己 “最好的朋友”熊大熊二都在手机里呢,突然禁止玩手机了,壮壮很伤心失落,觉得爸爸妈妈太伤他的心了。之后的日子,壮壮的学习成绩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学习状态更加糟糕。爸妈对壮壮家庭教育的缺位和粗暴,让一个纯真快乐的孩子步入了恶性循环,彻底放弃了自己……

第二个故事~苗苗的改变

苗苗是个聪明活泼的女孩,上小学三年级,平时经常挤在爸爸身边看手机视频,慢慢的迷上了各种游戏解说视频。爸爸知道这样下去不行,看游戏解说视频会影响孩子学习,而且看多了也没什么用。聪明的爸爸想出了一个妙招帮着苗苗“解毒”。他对孩子说:“苗苗,你看做游戏解说的叔叔口才多棒啊,你要是也能那么清楚的把游戏过程说精彩才好呢”,苗苗听了可兴奋了,开始自己组织语言解说游戏片段,还要自己写草稿,让爸爸帮着修改。爸爸把苗苗解说的游戏视频给妈妈看,给爷爷奶奶看,还分享到朋友圈,大家对苗苗的解说才能都赞不绝口,苗苗对自己的口才有了极大的成就感和自信。慢慢的爸爸开始让苗苗解说人文地理方面的材料,并制成微信页和H5分享到朋友圈,大家都对苗苗的博学和口才刮目相看。爸爸还鼓励苗苗参加学校的口才演讲班、主持人口才班,和苗苗一起练习朗诵。一个聪明的爸爸培养出了一个快乐自信口才优秀的好女儿。

手机惹谁了?!孩子痴迷手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改变还来的及

读完上述两个故事,我们可以概括出如下几个观点:

1、科技是美好的,善于利用受益终身。要合理、康健、适时地去应用手机,让手机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陶冶情操、提升生活能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2、家长要善于沟通正向引导孩子合理应用手机,而非简单粗暴禁止。存在即有价值,适当的接触游戏可以开发孩子智力、培养爱思考的习惯和知难而进的进取精神,另外,游戏也是一个增加亲子关系很好的话题。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体验明白,手机可以帮助解题、查找资料、练习英语口语,可以让自己的学习生活变得更好。

3、家长要有使命感,教育孩子是连续持久的事业,而非想起来了就管,想不起来就算。为人父母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还要带孩子学习,确实很累,但再累你也要坚持,孩子就像小树苗,小时候要精心呵护,等他长大点了,就可以大胆放手了。

4、当父母的不要在凡尘中迷失自己,当好你在家庭中的角色。在这个物欲横流,适者生存的年代,家长们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要看的开,放得下,明白舍得的道理,为孩子留一片心灵的净土,把安详愉悦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5、让他知道因为你爱他,希望他更好,所以才约束他。你可以限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要求他在学习和能力上多付出辛苦,但你一定要对孩子讲明白:你今天的严格要求,是为了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孩子能听懂并为之鼓舞!

6、为了孩子你要学习。养育孩子是一门学问,爸爸妈妈对自己育儿方法一定要不断的学习,顿悟,反思,总结,修正。陪伴本应乐在其中,和孩子共同成长。

日常中如何引导孩子摆脱手机毒瘾,过上健康快乐充实的生活:

1、个人修养要做加法,保持轻松愉悦的心境,才能做最好的父母。爸妈们闲时要多读一些有益于健康心理的书,优化心态,保持好的精神状态,这样你才能有足够的心情和心境来陪伴孩子。

2、生活嗜好要做减法,保持时间精力充沛,才能有高质量的陪伴。去掉那些酒肉宴席,真挚友谊,一杯清茶几句实话足已。减掉一些爱好,毕竟时间有限,而你最重要的角色是为人父母。

3、坚持每天读一篇教育文章,日积月累你就是教育专家。

4、孩子玩手机游戏不必禁止,但必须有节制。一味地没收手机的方法,只能让孩子变得更加倔强与粗暴,治标不治本。爸妈可以给孩子规定玩手机的时间,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这次按时归还,下次就还可以玩;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也培养了契约精神。

5、帮助孩子寻找更多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知道除了手机游戏外,还有许多好玩的事。

6、帮助孩子规划好在家的时间,让充实感和成就感驱逐手机魔瘾。孩子小不太明白时间规划的意义,家长要带着孩子做规划,那样孩子有了小目标,也就有了奔头。放学回家,家长和孩子一起计划一下家庭作业各科要用多少时间完成,一共用多少时间,什么时候可以全部完成,然后开始作业,孩子会很积极投入作业,如果能提前完成了,他会很高光。就这个小小的习惯养成了,孩子受用终身。完成作业了,可以最多玩30分钟的游戏,期间休息一次眼睛,这不就和谐了。周末也要和孩子商量安排好,让每一个小目标,代替手机游戏的诱惑。

手机惹谁了?!孩子痴迷手机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改变还来的及

7、带着孩子做一些“手机绿色体验”,玩中有学,玩有所得,岂不是更好。手机有很多APP将小学英语口语、自然拼读、汉语拼音、数学运等算制作成了闯关游戏的形式,孩子很喜欢,也符合儿童学习心理。

8、周末增加户外运动时间,让娱乐多元化,淡化手机游戏诱惑。

最好能带孩子到有山有水的风景怡人的环境中放松心情,和孩子聊聊天,谈谈有趣的话题,一起做运动,让孩子在自然风景中彻底放松心情,释放压力。只有调整好身心状态,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比如去公园,有层林尽染的秋色美景,天高云淡与运河延伸于边际,沿着河边小路,和孩子一起在碧水蓝天间自由慢跑嬉戏,畅快呼吸新鲜湿润空气。跑累了可以停下脚步,在河边和孩子一起遛石子捉小鱼,时而游船驶过,尾随的波浪把河面变得波光粼粼,在河岸大片大片的黄色野菊花的映衬下,呈现出一副金色流动的美景。园内文物古迹也是爸爸和孩子共同鉴赏探讨的好地方,在古建筑与斑斓秋色间,让孩子感受历史的沧海桑田、领略大自然的博大深沉。如果这样的亲子活动让你向往,我为你推荐一个同样的活动“2017清大世纪•要跑700城市坐标亲子路跑定向赛” 活动地点位于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内的“Infini小镇”,活动以“路跑比赛”为主线,其间穿插各类趣味闯关活动,还有KOKUA平衡车等超好玩的竞技运动,近期10月28日(周六)就有一场,家长们一定要带孩子一起来参与体验一下。活动详情可见本文最下方“推荐活动”。

9、家长学会示弱,以此激发孩子学习热情。家长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技能上故意示弱一点,是在托举孩子的自信心,激发行动热情。比如,家长让孩子每天回来为自己讲讲语、数、外都讲了什么,想学习一些知识,孩子一定会很积极认真给你讲。之后孩子在学校听课会更认真,因为家里有两个“笨爸妈”要“教育”呢。

10、手里握着手机叫孩子别玩游戏,那是道貌岸然!想感化孩子先管好自己!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赐予你最珍贵的礼物,他就像小树苗,只有用心呵护才成茁壮成长,家长们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