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新家校关系实现共育共享共赢

文 / 中国文明网
2017-10-10 10:52
建立全新家校关系实现共育共享共赢

(2017届学生家长孙立国向新生家长介绍家庭教育经验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建立全新家校关系实现共育共享共赢建立全新家校关系实现共育共享共赢

(刘学芳校长参加亲子情感体验活动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建立全新家校关系实现共育共享共赢

(学生参加家校教育讲座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建立全新家校关系实现共育共享共赢

(史宏杰副校长在家长学校授课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建立全新家校关系实现共育共享共赢

(学校法制副校长潘锦霞向家长讲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知识 图片来源:兰州日报)

核心提示

创建于1944年的兰州市第七中学,原名“兰州市立中学”,为新中国成立前兰州市政府直接管理的唯一中学,1950年更名为“兰州市第一初级中学”,1957年启用现名。经过70多年教育改革发展历练的兰州七中,犹如古树逢春,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近几年来,学校秉持“立德树人,乐育乐学”的校训,紧紧围绕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扣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打造“乐美德育”品牌,使之成为兰州七中的靓丽名片。学校先后荣获中央文明办“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联系点、“国家级语言文字示范校”、“中国校本德育创新基地”、“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全省两基工作先进集体”、首批“甘肃省德育示范校”、“甘肃省快乐校园”、全省教育系统创先争优“窗口单位”等数十项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最近又摘取了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的桂冠。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七中的家庭教育由来已久,这以一年一期的家长学校集中培训班今年已举办到第28期为证。近年来,兰州七中更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中强调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等“三个注重”的告诫为节点,借助兰州市开展新教育实验这个平台,从家庭教育内涵提升上下功夫,促使家庭教育升级换代、品质提升,助推家庭教育实现新变革、进入新业态。

引导家长真正与学校保持同向发力的态势

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学校指导家庭教育,首先要准确定位家庭教育的内涵,不能将什么菜都往家庭教育这个篮子里放,否则招惹家长厌烦。在具体实践中,兰州七中做到力戒将作业完成、检查、批改,试卷纠错等学校教育的任务强加于家长;力戒老师与家长交流,片面只谈学业情况,明说暗示鼓励文化课补习;力戒学校将清垃圾、捅下水、扫院子、擦玻璃等学校物业劳动让学生家长去干。主要是引导家长与学校构成共同体,实现学生、家长、老师的共同成长。

让家长接受教育,增强现代家庭教育的艺术性,实施科学家教。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说过,没有父母的成长,就没有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不断进步、不断学习,其影响是无形而深刻的。兰州七中针对当前绝大多数中学生家长也是独生子女的现状,让父母这个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先受教育,培养合格家长。学校科学开设家教课程,坚持办好一年一度为期6个晚上的新生家长集中培训班,并且与新生入学教育同期进行,以达到家校共育开好头、起好步的目的;每年还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阶段性思想行为特征和家庭教家困惑,定期举办“智慧父母讲堂”报告会、亲子情感体验活动、家教家风论坛等活动10场次以上,引导家长在教育目标上力戒急功近利,培养孩子的理想信念、健康心态和健全人格;在教育方法上克服过于苛刻、挖苦讽刺,简单粗暴、动辄打骂,过分疼爱、娇溺放纵等,以避免“5+2=0”的现象。学校荣获兰州市“示范性家长学校”、“家长学校培训基地”等称号。

给家长推介学校,提高家长协同配合的知情度,信赖学校教育。由于公所周知的原因,兰州七中的生源,无论划拨的初中生,还是招考的高中生,都处于劣势区位。我们虽然看重生源,但不唯生源论,因材施教,教育好每个学生。为增强家长的认同感,学校尽力让家长了解学校、信任学校、融入学校。从招生宣传咨询到首次家长培训会,都由校长或副校长全面真实地介绍学校的发展历史、教育理念、办学特色、育人文化、教师状况、管理规范、教学质量等,不搞虚夸宣传,不乱忽悠家长。完善现代学校制度,各班设有家长接待日,从过去被动请家长到家长主动找老师交流孩子教育;教育教学开放周从充分准备的局部开放到自然常态的全方位开放;家长委员会从过去年会向家长通报情况到定期广泛听取家长呼声、学校重大事项听证交流、相关事务接受监督。以诚心实意赢得家长的同心、以严谨笃行打消家长的担心、以优异绩效鼓起家长的信心,从而家校同舟共济驶向孩子成长的彼岸。

落实行动谋求共建共育共享共赢

向家长展示特色,增大家长认同学校的交汇点,谋求共育共赢,是兰州七中在开展家校共育活动中的主要特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最大交汇点,就是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对此,兰州七中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是学生日常行为习惯教育与家庭养成相结合。学校坚持开展“班级问题点整改”、“向陋习告别,与文明握手”、评选校园“十佳”学生等系列教育活动,采取告知书、一封信、校讯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指导家长携手矫正学生说脏话、吃零食、随手丢垃圾、乱吐口香糖残渣、服饰发型不规范、沾染吸烟喝酒、不遵守交通规则、上学无故迟到等不良习惯。以《兰州七中学生文明礼仪歌》、《礼字三字经》、《环境保护三字经》、《低碳生活三字经》等为内容,让学生接受文明规范熏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星期一无批评日”与家长监督纠错相结合。平等尊重,是新教育的应有之意。学校要求老师周一不批评学生,给学生应有的人格尊重、留下反思纠错的空间、感怀一周上学的愉悦。同时提醒家长防止双休日孩子玩乐过度,导致完不成作业等人为过错。这已成为七中备受各方好评的教育经典范例。

三是“星期天劳动日”与家庭洒扫应对相结合。学校重视生活教育、实践教育,倡导家长星期天为孩子安排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对孩子写在《劳动手册》上的感悟,认真加注批语,让学生体味劳动的幸苦,树立劳动精神,培育感恩情怀,尊重他人劳动,使家校合作共育切合实际、更接地气。

四是“敬廉崇洁”教育与孝廉节义家教相融合。“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兰州七中按照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将廉洁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廉洁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且突出忠孝、廉耻、节义等家教内涵的融合。坚持用理想信念、知耻诚信,清正廉明、遵纪守法,清白做人、干净做事等廉政优秀文化营养心灵,引导老师廉洁从教、学生敬廉崇德、家长孝廉齐家。学校还被市纪委、监察局命名为全市中学首家“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校”。

五是节会活动与家长参与支持相结合,每年一届的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合唱节等节会活动,适度设置亲子项目,吸收家长参与,引导家长通过自身体验增强对孩子参与活动的认知度。在家长鼓励下,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从中得到启迪、接受感染、陶冶情操、炼就素质,提升人文素养、高雅情趣和乐美情怀。学校田径队、足球队、篮球队、器乐队、合唱团等在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被教育部首批确定为全国千所足球进校园布点学校。

六是打造书香校园与建设书香门第相结合。没有书香家庭,何谈书香校园。学校一方面打造书香校园,将经典阅读纳入课程管理,全校每天下午课前十分钟固定为国学诵读时间,集体诵读分年级、分学期使用的校本教材;每年一届的“走进经典·读书节”,集中弘扬阅读理念、营造阅读氛围;楼道设立开放书吧,每班配置图书柜建立读书角;每生一本《我的乐读日志》手册,评选“阅读之星”。另一方面,在家长中传承“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家长大兴读书之风,亲子共同阅读、共同享受书香,滋养家长心灵,感染孩子阅读,营造书香氤氲的门第。

七是“四生”系列教育与家庭日常生活相结合。学校坚持教育本真,以学生成长需要和终身受益为目标,研发卓越课程,创造性地开展以生理、生命、生存、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四生”教育,目前已开发出“四生”教育校本教材二十余门。生理教育,围绕学生基本生理知识和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生理现象,树立科学的生理态度和生理伦理观,懂得基本卫生防护知识,学会与异性相处,学会自我保护;生命教育,引导学生从狭义上对生命本身的珍爱,到广义上对一切自然生命现象的关注,培养学生的大爱之心,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呵护生命;生存教育,使学生懂得基本的急救防护、疾病防控知识和防溺水、防触电、防火、防煤气中毒、防恐避险知识等;生活教育,帮助学生懂得与人和睦相处,懂得尊老爱幼、仁爱孝道、团结友善、爱国忠信,懂得基本社交礼仪、服饰文化及审美情趣,掌握生活小窍门等基本生活常识。“四生”教育系列课程已被兰州市教育局评为精品课程。

引导家长真正把家庭建成亲情呵护的港湾

学校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培植积极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家长从注重家庭做起。

分管学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史宏杰经常在家长学校培训班上语重心长劝诫家长:“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把家庭建设好、经营好,保持家庭的自然生态,维护家庭结构的完整性,优化夫妻关系、亲子关系,让家像个家,让家人特别是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家是一个温暖的避风港。要意识到家庭远比学校重要,一个人一辈子可能不上学,但不可能没有家。夫妻之间为了追求各自所谓的幸福可以轻松离婚,但大家要好好想想,孩子们必需由血缘滋养的幸福谁来担当?因为亲情具有不可替代性。”

这些劝导引导家长认识到单亲家庭(包括隐形单亲家庭)、隔代托管、亲戚代管、进城务工等群体子女对家庭完整、双亲呵护的需要,对父母亲情感天然的渴望。同时针对有的家庭虽然结构完整,但缺乏亲情,没有家庭温暖,婚姻关系、亲子关系紧张,争吵不断,导致子女心理发育不良的问题,重视用阳光心理滋润家教,充分发挥专业心理老师的作用,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亲子情景体验活动,引导夫妻之间、亲子之间珍惜共处的岁月,力求孝子爱日的实效,建设和谐家庭。

引导家长真正使家教成为做人处世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以孩子为视角的父母教育,是家庭内部家长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因此学校引导家庭教育理念,让家长懂得,家庭教育涉及面很广,但最重要的是家长对孩子实施以思想品德、行为礼节等为重点的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这才是为人父母的首要责任。

兰州七中的教育者们有一个共识——家校共育,不是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附庸,不是被学业贪婪所驱动的文化课补习,更不是把家庭教育变成分数竞赛。引导家长用良好的家风门风熏染孩子。比如:孝道先行,重行人伦,用自己今天对待父母的态度,换取子女明天对待自己的回报;敬畏学校,尊重老师,既做是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又给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做出示范;父慈子孝,妻贤母良,这更是一种无声的言传身教;修身慎行,情礼兼施,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科学素养融为一体,从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出行文明等方面为孩子做出表率。

引导家长真正将家风作为修身齐家的灵魂

兰州七中还通过传统家风文化讲座等形式,引导家长明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的道理。

学校以新教育缔造完美教室为行动,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与家风家教文化的融合。班级文化建设,以共读共写共同生活为基本愿景,打造一班一品的乐群班级,这项研究与实践获得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家教家风文化建设,组织全校家长与学生一道开展“树家德、正家风、立家规、传家训、优家教、兴家业”活动,倡议全体家长与孩子举家围坐,学习优良家规家训,汇聚全家智慧,制定各具特色的家规家训,传承优良家风。学校对所有家规家训组织评选。同时组织全校学生参加“我心目中的家教家风”有奖征文比赛活动。这些活动,起到了滋养立身处世、推崇礼义廉耻、助推持家兴业、促进家庭和谐的作用。

引导家长真正对自己增强履行责任的意识

家庭教育中家长到底应该具体做些什么?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规定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三个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为此,兰州七中除引导家长对孩子注重思想品德、行为礼仪、健全人格的培养,还着重强调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科学文明的生活习惯。现在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物质保障问题不是太大,但大量存在不科学、不健康、不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为此,学校从建设良好家风、培养责任之心、传递亲子情感的角度,每年发给家长就学生早餐问题的一封信;学校开展“创建无手机课堂”活动,提倡学生每天看手机时间累计不超过半小时,以期能够引发家长们的深思和配合。

二是引导家长帮助孩子适应新阶段学习生活。在这一点上,兰州七中主要强调的是对新初一、高一学生家长的要求。针对孩子升入高一学段容易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要求家长尽量给予心理安抚、亲情呵护和精神鼓励,以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教育阶段学习生活的挑战。

三是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全面协调发展。引导家长对孩子的发展要求不仅仅是考上理想的学校,而且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即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要求把培养孩子良好生活习惯、处事方式、健康心态和学习能力作为重点,教育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孝敬明理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崇德向善的好公民。

四是引导家长鼓励孩子人人都能成为有用之才。引导家长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摈弃长期以来以中考、高考升学“指挥棒”为驱动的家庭教育价值观,树立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思想,让孩子在生理、心理、智力、体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能得到正视和尊重;让孩子不仅在学业上获得发展,在个性、特长等诸多方面的潜能也得到充分张扬;让孩子不仅能在当下得到发展,而且为他们未来的发展积累永续的潜质。

五是引导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成长进步。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是现代家庭教育最重要的理念。指导家长不能只为孩子选定所谓的“起跑线”后自己当看客,而是要做孩子的“助跑者”,在教育理念、方法和能力等方面与孩子的成长需求同步,陪伴孩子共同成长。倡导家长要少一些应酬消闲,多一点亲情陪伴,把不必要的聚会、娱乐、“驴游”等时间,尽量用于陪伴孩子,涌现出像2017届初三学生孙悦如的家长、高三学生田丰源的家长等一批陪伴孩子共同成长进步的优秀家长。

六是引导家长教育孩子平安出行幸福生活。教育是奠基学生幸福生活的事业,没有平安,何谈教育。安全不仅是从各级党委政府到学校每位老师高度重视的头等大事,也是家长们最牵挂揪心的大事。所以,安全是学校与家长所有交流机会的必备话题。学校每年还要就安全教育致家长一封信,提出共同抓好“十个做到”的要求,实现平安就是幸福的朴素追求。

引导家长真正与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向心力

课堂是实现学校育人目标、促进学生成长的主要载体和基本途径,但课堂教学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曾荣获“金城名校长”殊荣的兰州七中校长刘学芳,对家庭教育额外重视,经常给家长学校授课、参加亲子体验活动等,她特别针对育人为本的课改说:“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仅是为了改进教师教法、学生学法,构建高效优质的理想课堂,而且是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学生家长对此也是高度关心和担心。因此,无论十年前实施“学案教学”、还是三年前实施“小组合作型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从选班实验到全面铺开,学校都十分重视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催生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经过各方的努力,“学案教学”、“三六式教学”、“小组合作型学习”实践,促使课堂实现颠覆性的转变:转变了教师课堂的角色,教师从传统课堂的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激励着、促进者;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既有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竞争学习的意识,更有合作互助、利己达人的精神,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转变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形成了分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做快乐学习的主人。

育人为本的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学校突破了长期以来生源不佳的困扰,办学绩效稳步提升,兰州七中连续10年荣获兰州市“教育质量优秀奖”,其中初中先后获得同类学校绩效考核排列第三、二、一名的佳绩;高中教育以兰州市普通高中控制线录取的学生,每年高考一本二本上线率达30%以上,本科上线率达70%以上,高标准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教育教学目标。(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