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我与孩子共成长” 杭州举办国际家庭教育论坛

文 / 浙江新闻
2017-10-09 06:57
“沟通,我与孩子共成长” 杭州举办国际家庭教育论坛

新芽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陪伴和沟通。10月5日,以“沟通,我与孩子共成长”为主题的2017MMUN模拟联合国杭州国际青少年峰会家庭教育论坛在下城区举办。

论坛由MMUN世界组委会、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政府和浙江出版联合集团主办,下城区教育局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承办。在论坛上,中外教师和家长平实生动地叙述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最真实、最鲜活的案例,互相启迪,探寻更有效、更温暖的亲子沟通方式。

2118份问卷讲述“成长的烦恼

家长与孩子互相给予了最亲密的陪伴,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亲子沟通的现状如何?家长与孩子遇到了哪些沟通难题?论坛筹备期间,下城区教育局面向全区23所中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亲子沟通问卷调查。

从收回的2118份有效问卷中可以看出,亲子在沟通内容方面存在分歧,47.6%的子女认为父母主要以“学业”方面的沟通为主,其次分别为品行和心理,而56%父母认为自己主要关注的是孩子的“品行”,其次分别为心理和学业等。

此外,父母与子女均认为学业是造成双方冲突的最主要因素。缺乏正确的沟通方法致使亲子关系陷入困境,30.5%的家长希望得到帮助和指点。

亲子沟通问卷调查负责人、杭州下城区教育局德育研究室主任施阳告诉记者:“很多家长其实已经意识到沟通的重要性,但在现实中却缺乏必要的手段和方法,因沟通不畅造成了很多家庭教育中的矛盾,并使家庭教育陷入被动和僵局。我们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就是要正视沟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不断探索解决沟通不畅的途径和办法。”

一幕情景剧和300封家书:如何倾听与表达爱

“沟通,我与孩子共成长” 杭州举办国际家庭教育论坛

沟通,不仅需要了解家长的困惑,还需要倾听孩子的心声。“在我心里,妈妈就是踏实的堡垒、温暖的依靠、大笑时的陪伴和哭泣时的相拥。”在论坛上,杭州青春中学的学生表演了情景短剧《爱的时机》。“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妈妈”现场大碰撞,讲述了孩子对于亲子沟通的思考。

“沟通,我与孩子共成长” 杭州举办国际家庭教育论坛

“文字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它能够发挥的作用有时是面对面的语言沟通无法达到的。书信在我和孩子之间架起了一座畅通的桥梁。”杭州大成实验学校的吴巧玲老师在论坛上朗读了一封写给儿子的家书。10多年来,她一直坚持用写书信的方式与儿子交流。300多封信,记录了她19年陪伴儿子共同成长的点点滴滴。

交流与碰撞:沟通从心开始

论坛现场,中外教育专家、教师和家长对亲子沟通的方式与技巧进行了探讨,爱的智慧不断交流与碰撞。

“换位思考,用心沟通。做一个好的倾听者是做好家庭沟通的第一步。”家长代表们纷纷发言,分享亲子沟通的经验和困惑。现在,不少家庭有了两个孩子,如何同时照顾到两个孩子的感受成为了家长们探讨的热点。

杭州青春中学学生处主任徐怡有着多年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经验。她认为,构筑家庭沟通之桥的三要素是陪伴、倾听和榜样,“家长要多挤点时间陪伴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并以自身的行为影响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