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消费心理学陷阱,让你心甘情愿的踏入!

文 / 心理学了个啥
2017-06-30 09:01

俗话说的好:”买家不如卖家精“,当我们沉迷于购物时总是欣喜若狂,但是事后却后悔不已,甚至我们都无法回忆起到底那些卖家是如何心甘情愿的让我们踏入这些消费陷阱的。今天,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五个常见的消费心理学陷阱,也许你已经知道了,但是大部分人仍然无法逃脱!

这五个消费心理学陷阱,让你心甘情愿的踏入!

前日朋友说起自己将年中奖金一个小时内挥霍一空的经历,让我不禁思考,人们在购物消费时,到底有着怎样的心理过程。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于工资和奖金有着较为明显的心理区分,即工资是我辛苦赚来的,而奖金却是一笔意外之财,所以,无论是哪个国家,年终发奖金时,大部分人都会有一种不花钱心理都别扭的经历。我想这种心理定律在很多人身上都有所体会吧。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消费陷阱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呢?

陷阱1,人们对于收入来源的心理区分

上如上述所说,人们对于工资和奖金有着不同的心理区分,所以,人们对于怎样花这笔钱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商家也正是抓住了这种消费心理,所以,无论是双11还是618,除了商家们所谓的特殊日子以外,更有抓住这种心理特征的考虑!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也应当给自己的消费观念设上一层心理防御,因为无论是工资还是奖金,都是我们在工作中得之不易的。

这五个消费心理学陷阱,让你心甘情愿的踏入!

陷阱2,对比效应

很多购物网站上都会有一个功能,那就是相同品类的物品进行一些数据上的比较,虽然在选择时的确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但是有所不知的是,人们的心理过程当中也会因为过多的细节选择因素而产生忽略自我需求的现象。例如:如果一个东西并没有明确的标价时,也许导购会告诉你,这个东西原价888,现价只要288时,你可能会因为价格降幅而忘记其他细节属性。

还有就是当平时折扣和活动日折扣相差较大时(或是只是宣传上说折扣较多时),人们往往都会产生一种购物的冲动;这种冲动常常让人们忘记自己的真实需求。

陷阱3,心理惯性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一种心理现象,无论是逛商超还是网络购物,一旦你耗费时间和精力进入之后,无论怎样,你都会给自己一个合适的消费理由,也许,这个东西并不是你需要的。

很多商家,尤其是网络商家,无论你是否已经消费,它们都会推送不同的东西来诱惑你的眼睛,也许正当你想推出时,一个不经意的图片可能又会将你继续吸引进去,只要你停留的时间足够长,一定会买点什么的!

这五个消费心理学陷阱,让你心甘情愿的踏入!

陷阱4,心理沉没成本

15天免费退还,7天无理由退货,这些商家给予的保障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消费者带来好处。但是大部分人却不清楚,网络购物中,最终因为各种原因选择7天无理由退货的消费者占比只有20%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人买到了不太合适的商品时,如果价格不贵,可能都会将其闲置也懒得退货。

而这些所谓的无理由退货,却给予了消费者心理很大的保障和支撑,而这几个字却能让消费者的决策速度提高50%以上!

陷阱5,物质适应性心理

近几年十分流行断舍离的思想,也就是说让自己房间的物品减少到最少,然而,这样的看似简单的心理却是大部分人都无法做到的。我们有一个体会,新鞋子、新车、新房子,在拥有它们的前几个星期我们都会细心呵护,然而,这种新鲜感很快就会消失,人们常常以为拥有越多的物质生活就会越快乐,但实际上,人们却低估了自己对于物质条件的适应性,也可以说是喜新厌旧。

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对于花同样的钱买一部手机和看一场歌剧带来的快乐感的长短是不同的。所以,精神上的享受相比物质上的拥有能够带来更长久的正面情绪反应,如:快乐、兴奋等等。

这五个消费心理学陷阱,让你心甘情愿的踏入!

这五个消费心理陷阱几乎是每个人都在经历的,但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思考,如果我们花了很多钱买了并不能给我带来太长久快乐的物品,我们是不是应该为自己辛苦赚来的钱说一声抱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