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八个误区,怎样开启心理咨询的正确模式

文 / 听心小栈
2017-06-29 23:02

由于人们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缺乏相当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会把心理学迷信化或神化;会把心理咨询想象的过于神秘或偏激;为了能让大家对心理咨询有个正确的理解和认识,今天小编就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告诉大家心理咨询的正确模式。

心理咨询的八个误区,怎样开启心理咨询的正确模式

第一大误区:有心理疾病的人才会去心理咨询

其实在心理咨询的数据收集过程中,发现寻求心理咨询的人绝大部分的人基本都是心理健康的正常人。主要咨询的人是他们在生活中遇到了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学习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恋爱问题、婚姻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子女教育问题、职业选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正常人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正是他们能主动去寻找发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去纠正自己的问题;因此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他们寻求心理咨询的主要动机。

但是那些极少数的具有问题的患者如有强迫症、恐怖症、性心理障碍的患者,则需要寻求更专业的心理治疗,同时也经常不愿意去承认或向外人表露他们自身的问题;所以才需要由对心理咨询和治疗有相当研究和实践应验的专家进行治疗。因此,寻求心理咨询的人是正常人,而需要心理治疗的人才是心理有疾病或问题的人。

那么需要注意的是,那些有严重心理问题的人往往不认为自己有心理问题,并会多疑敏感也很善长包装和隐藏;而不会去也不愿意去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他们可能会认为是其他有问题如人格障碍患者,他们可能具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把幻想当成现实,把猜疑当成证据;对自己的症状缺乏自制力。更不愿意去治疗;更可怕的是精神病患者都不会认为自己有问题。

第二大误区:心理咨询就是聊天,没什么技术含量

的确,谈话交流是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之一,其使用频率相当高。但并不是一般意义的随意聊天。心理咨询的谈话方式可以分为以诊断求助者心理问题为目的摄入性谈话,和以纠正求助者错误认知观念为目的的咨询性谈话。带有相关专业术题和目的性的交流沟通;它和漫无目的的聊天有本质的不同。

除了谈话的方式以外,心理咨询还有其他方法和手段比如心理测验、视频视觉、音乐干预、绘画干预、角色扮演、团体活动、严重的还有静电治疗、外国还有一些新的方式,比如催眠或压力复核等形式。

心理咨询的八个误区,怎样开启心理咨询的正确模式

第三大误区:心理咨询就是给你提建议,是找患者的缺点

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理念是“助人自助的过程”。通过心理咨询的实施过程,来纠正求助者错误地认识观念和价值观和提高求助者的认识能力并对求助者进行相对的大脑暗示来驱动自己的潜意识源动力,透过求助者自身认识和观念的改变来协助求助者解决问题。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一个信条是“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求助者的问题只有求助者有能力、有资源来解决,而求助者的能力和资源只有求助者自己最了解,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主要靠求助者自己发现。心理医生只是起到一个协助找出问题和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的作用。

心理咨询的目标并不是给求助者只提供改善建议,而是让求助者看到并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同时也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咨询师的任务是引导求助者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才是心理咨询的真正原理。

第四大误区:心理问题通过咨询可以一次解决;并被“神”化

可事实上心理问题往往是无法通过一次心理咨询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一个周期系统规律的过程。

这是因为导致心理问题的解决有一个自然过度恢复过程。不能也不要期望一次咨询就可以解决问题,比如导致心理的错误观念的转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的消除、童年不幸经历的创伤及各种心理阴影问题都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得到解决。因此,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心是必要的。求助者在求助的时候也要做好配合治疗的心理准备。

提示:求助者在解决心理问题时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一般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求助者的配合程度,以及求助者解决问题的意愿,如果对咨询师的要求不积极配合,这就会拖延心理问题解决的周期。第二个因素是病程和泛化程度,以及心理症状的并发范围。心理问题形成的时间越长需要的时间越长,心理问题对工作、学习、生活、家庭等生活方面影响越大,解决起来需要的时间就越长。

第五大误区:阅读心理问题自助书籍可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求助者要解决心理问题首先需要正确诊断。求助者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能力,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性质、类型和病因缺乏正确判断和了解,因此往往导致求助者夸大或者错误诊断自己的心理问题,结果是自己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增加了新的烦恼和心理负担。许多求助者就是因为对症状的诊断不了解而随意给自己诊断定义为强迫症、恐怖症等带来更大的烦恼。 同时错误的自我诊断也会给自己带来新的心理问题。

再者,心理自助书籍往往对心理问题只仅仅提出一般性的解决方案和策略,这种策略对读者缺乏针对性。每个人问题的形成原因、每个人的性格和能力、每个人解决问题的导因与环境和经历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问题的解决方案往往尽可能不要照搬书上的解决方案。所以寻求心理咨询有能有助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解决,而不是去阅读心理自助书籍。书籍最好是在学习或作简单分析时进行阅读使用。

心理咨询的八个误区,怎样开启心理咨询的正确模式

第六大误区:心理问题不重要,以后再说

常规上心理问题的治疗并不如生理疾病那样迫在眉睫,心理疾病是因为环境与经历的日积月累对求助者慢慢产生的影响而造成的。生理疾病由于有比较明显的症状使得患者无法或者不愿意忍受,从而产生强烈的求治动机。心理疾病则由于没有那么明显而急迫的症状表现,往往患者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拖延治疗。还有部分心理疾病也会在人的无意识的情况下影响而产生的。

但是心理问题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家庭的影响都大大的超过生理疾病的影响,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比如一个具有抑郁个性的丈夫可能会导致夫妻关系不和睦、工作中同事关系不好、工作效率低,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可能受到他的心理问题的影响。而如果丈夫生病住院,则夫妻关系、同事关系等方面不会受到明显影响。当然这也是相对的;显而易见,心理问题比生理问题更应该受到重视。

第七大误区:搞心理咨询的人都是心理有问题的人,或是会变成有心理问题的人

从事心理咨询职业的动机比较多样。因为有的人的确因为过去曾经患过心理疾病,了解心理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深有体会,因此从而立志从事心理咨询来帮助更多的人;有的人因为给与他人帮助而感到快乐,喜欢助人的职业,选择作心理咨询师;也有的人因为看到心理咨询行业有发展前途而从事心理咨询行业。

心理咨询师也是人,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完全没有自己的心理问题,多多少少都是存在的;他们有心理问题也会寻求更高水平的心理咨询督导的指导。不管怎样,作为职业要求,心理咨询师不会因为自己的问题影响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并会不断的修正自我,改善自我。

第八大误区:没有生活经验不能做心理咨询,或不配给人提治疗建议

其实小编通过对各种资料整理和阅读理解后发现;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靠咨询师掌握的牢固的咨询理论和技术,而不少靠咨询师的生活经验。因为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不是要给求助者以具体的指导,并不像医生看病那样给人开药方,而是通过心理咨询的技术和专业工具来启发求助者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具有与求助者相同的生活经验并不是必要条件。

心理咨询的八个误区,怎样开启心理咨询的正确模式

当然,咨询师是否具有相应生活经验会对心理咨询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咨询师缺乏相应生活经验,咨询师可能会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求助更为详细的叙述来理解求助者的问题。也就是说,咨询师缺乏相应经验并不影响求助者问题的解决,但是会影响咨询的效率。

通过以上叙述,我想大家也对心理咨询有了一个大概正确的认识;如果身边有人走进了误区,记得要引导他或将该文章转发给他看看,或许能帮到他。

以上内容由听心小栈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欢迎关注和评论,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和成长的最大动力。